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2438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A.标况下,11.2L氟化氢中含有的电子数5NA

B.6.0g甲醛(HCHO)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8NA

C.100mL0.1mol/L的KAl(SO4)2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总数为0.02NA

D.分别由H2O2和KMnO4制备等量的氧气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

【答案】B

【详解】A.标况下,氟化氢为液体,不可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A不正确;

B.甲醛(HCHO)和醋酸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2O,所以先计算最简式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最简式物质的量计算计算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即可,原子数为

0.8NA,故B正确;

C.因为Al3++3H2O

Al(OH)3+3H+,会让阳离子数目略有增加,所以100mL0.1mol/L的KAl(SO4)2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总数略大于0.02NA,故C不正确;

D.2H2O2

2H2O+O2,双氧水中氧元素是从负一价升高到零价,所以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2mol电子;

2KMnO4

K2MnO4+MnO2+O2,高锰酸钾中氧元素是从负二价升高到零价,所以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故D不正确;

正确答案:

B。

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苯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从石油分馏中获得

B.淀粉、菜籽油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乙醇大于溴乙烷

D.

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加聚反应,不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C

【详解】A.石油是多种烷烃和环烷烃的混合物,不含苯,所以石油的分馏不能获得苯,故A不正确;

B.菜籽油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正确;

C.乙醇中有亲水基羟基,可以任意比溶于水,而溴乙烷中没有亲水基,难溶于水,所以在水中的溶解度:

乙醇大于溴乙烷,故C正确;

D.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可加聚反应,苯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溴代反应等取代反应,故D不正确;

答案选C。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该溶液中有Fe2+,无Fe3+

B.

将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加热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的试管中

试管中的溶液紫色褪去

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气体

C.

向蔗糖与稀硫酸加热反应后的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5分钟

溶液中产生砖红色沉淀

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

D.

用坩埚钳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并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A.AB.BC.CD.D

【详解】A.实验结论错误,滴加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是亚铁离子特征反应现象,但是不能证明没有铁离子,还需要补加实验,验证铁离子存在与否,故A不正确;

B.实验操作设计有问题,乙醇易挥发进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干扰乙烯的测定,故B不正确;

C.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先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碱性,再加新制氢氧化铜,由于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故C正确;

D.实验现象错误,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金属铝,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由于外面包了一层氧化铝并不滴落下来,故D不正确;

C。

5.传统接触法制取硫酸能耗大,污染严重。

将燃料电池引入硫酸生产工艺可有效解决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供电能。

以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B.H+由a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b极移动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

D.若a电极消耗标况下2.24LSO2,理论上在c极上有6.4g铜析出

【分析】

燃料电池:

a端:

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所以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SO2+2H2O-4e-=SO42-+4H+;

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总电极反应式2SO2+O2+2H2O=2H2SO4。

电解池:

c极和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d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总电极反应式为2CuSO4+2H2O

2Cu+2H2SO4+O2↑。

【详解】A.b为正极,看到质子交换膜确定酸性环境,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故不选A;

B.原电池内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不选B;

C.由上面分析可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故不选C;

D.d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得电子,有铜析出,所以应该是若a电极消耗标况下2.24LSO2,理论上在d极上有6.4g铜析出,故选D;

D。

【点睛】根据质子交换膜确定溶液酸碱性,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反应失电子,氧气在正极反应得电子。

根据燃料电池正负极确定电解池的阴阳极、电极反应式和离子移动方向等。

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X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在常温下Ph=7,W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Y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Z的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C.原子半径大小:

W<

X<

Y<

Z

D.Y的单质易溶于水和乙醇

本题的突破点在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在常温下pH=7,溶液显中性,想到强酸强碱盐,因此确定氯化钠;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x为钠,Z为氯。

W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根据X、Z推出W为硫。

Y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根据W推出Y为氧。

结论W为氧、X为钠、Y为硫、Z为氯。

【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增强,所以应该是Y的气态氢化物(H2S)的稳定性弱于Z的气态氢化物(HCl),故A不正确;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氧化钠或者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

C.原子半径应该是:

Z<

X,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核电荷数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强,原子半径减小,故C不正确;

D.Y的单质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故D不正确;

7.室温下向10mL0.1mol/LKOH溶液中加入0.1mol/L的一元酸HX,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a>

b

B.a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

c(K+)>

c(X-)>

c(H+)>

c(HX)

C.当溶液pH=7时,c(K+)=c(X-)+c(HX)

D.b点对应的溶液中c(X-)<

c(HX)

【答案】A

室温下向10mL0.1mol/LKOH溶液中加入0.1mol/L的一元酸HX,a点酸碱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X,但溶液呈碱性,说明生成的盐是强碱弱酸盐,则HX是弱酸;

b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HX,溶液呈酸性,说明HX电离程度大于X-水解程度;

【详解】A.a点X-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时HX过量,溶液呈酸性,HX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故A正确;

B.a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pH=8.7,说明HA为弱酸,NaA溶液水解呈碱性,应为c(HA)>

c(H+),故B不正确;

C.电荷守恒式:

c(K+)+c(H+)=c(X-)+c(OH-);

pH=7,说明c(H+)=c(OH-);

得出c(K+)=c(X-),故C不正确;

D.b点HX过量一倍,溶液存在NaX和HX,溶液呈酸性,说明HX电离程度大于X-水解程度,则存在c(X-)>

c(HX),故D不正确;

A。

【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图象分析及判断能力,明确曲线上每一点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熟练掌握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

8.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密度/(g·

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与5mL浓硫酸形成混合溶液,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

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

当有蒸气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Na2Cr2O7溶液和浓硫酸添加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E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正丁醛在_______________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往Na2Cr2O7溶液中滴加浓硫酸

(2).防止暴沸(3).冷却后补加(4).冷凝管(5).锥形瓶(6).检漏(7).上(8).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9).尽量避免正丁醛被进一步氧化(1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