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208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学校

芋则湾小学

主备人

张巧莲

课题

认识图形

(二)——认识平面图形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习

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学习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学习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知识链接

教具学具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情景导入】

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

生: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2.师:

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些图形。

【新课讲授】

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1)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小组汇报。

师:

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物体上找到了这些图形?

生1:

我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

生2:

......

小结:

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2)描一描,画一画。

师:

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

(沿着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

那你们说这四个你刚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立体图形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生:

立体图形不只一个面,这些图形只是一个面。

生2:

立体图形能站立,平面图形不能站立。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只是一个薄薄的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面图形。

(板书:

平面图形)

2.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1)认识长方形。

师:

我们先来认识长方形,请你从学具袋中找出长方形。

请你看一看、数一数、折一折,组内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生:

有四条边,四个角,两条对边相等,其中两条边较长,两条边较短。

(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长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师:

请大家认一认它还是不是长方形?

生:

是。

师:

这说明无论把长方形怎么放都是长方形。

师: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吗?

生1:

黑板是长方形。

生2:

……

看生活中的长方形,课件演示。

师:

请你用6根小棒搭一个长方形。

学生展示。

(2)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正方形。

师:

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然后说一说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生:

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都相等。

(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正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师:

你知道生活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

(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正方形,课件演示。

请你随意用几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

(3)认识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三角形。

师:

请你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生:

有三条边,三个角。

(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老师改变手中三角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三角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三角形。

师: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吗?

(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三角形,课件演示。

(4)认识圆形。

出示圆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圆形。

师: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吗?

(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圆形,课件演示。

出示一个球,这个是不是圆呢?

这是一个球,它跟我们今天学的圆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

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

请来认一认、指一指。

 

师:

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好不好?

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

各组合作操作。

师:

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人画一个图形。

画完后,请你把它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改变手中长方形的位置。

 

老师改变手中正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正方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正方形。

 

(摸摸:

圆是平平的,球是鼓鼓的;球还可以拍,圆不能拍。

达标检测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看到的平面图形,老师适当点评。

2.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

(1)同桌互相合作,利用手中的各种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各种图形,使他们组合成一幅漂亮的图画。

比一比,哪一组的画最漂亮。

(2)统计图形个数。

将每个小组的作品分别展示出来,并统计每幅图中图形的个数。

(3)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图形。

3.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

(1)学生按要求涂色。

(2)展示、交流。

4.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2、3题。

(1)让学生先认一认,再数一数,在括号里填上图形的个数。

(2)交流自己是怎样数的,怎样认的。

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1认识平面图形

(二)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学校

芋则湾小学

主备人

张巧莲

课题

认识图形

(二)——图形的拼组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习

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点

体会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体会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知识链接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两个长方形,多个三角形,七巧板学具等。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情景导入】

1.出示汽车图。

生1:

是汽车。

生2:

它是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组成的。

师:

你们想玩拼图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拼组吧。

(出示课题:

拼一拼)

【新课讲授】

1.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图。

(1)出示两个相同的长方形。

(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

(3)汇报展示。

生1:

生2:

板书:

生3:

生4:

生5:

提供同样的两个长方形,学生实践得出:

只有特殊的两个长方形才可以拼成正方形。

2.用三角形拼图。

(1)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图。

出示两个同样的三角形。

先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分组操作、交流。

展示、汇报。

生1:

生2:

生3:

(2)用4个相同的三角形拼图。

(全体学生动手拼图,教师巡视)汇报交流。

师:

用4个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图形?

(把拼法不同的图案展示出来,并加以表扬肯定)原来图形之间有这么多小秘密。

(3)仿拼图案。

师:

最近在我市举办了一次大型中小学生图案设计大赛,聪聪和明明获得了一等奖。

(出示图案)

看,漂亮吗?

选你喜欢的一种图案试着拼一拼。

3.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1)学生自由拼图,教师巡视。

(2)学生大胆创造,设计不同图案。

(3)作品展示交流。

4.认识七巧板

(1)认识七巧板。

生1:

被称为是“东方魔板”。

生2:

这七块可神奇了,能拼出许多不同而又美丽的图案,它能拼300多种图案呢!

师:

七巧板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七巧板也叫“七巧图”,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它起源于唐朝,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演变,形成现在的七巧板。

它是中国著名的拼图玩具,后来传到国外,风行世界,号称“唐图”,也就是“中国的板图”。

被称为是“东方魔板”。

它不仅具有千变万化的魔力,而且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因此现在人们已把它作为一项热门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

(2)了解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师:

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

生1:

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

生2:

大小不同。

(3)说一说。

请同桌的两人互相说一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有关七巧板的知识?

5.尝试操作,动手拼三角形。

师:

请大家用你们的七巧板拼出一个三角形,你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学生动手拼三角形,老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拼的三角形。

6.欣赏七巧板拼图。

师:

这是什么?

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师:

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一拼,你能拼出什么图形?

请先试一试,拼一拼,再在小组交流。

 

师:

两个长方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吗?

 

师:

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能拼出什么图形呢?

 

师:

用4个三角形,拼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

 

师:

你还能用这些三角形拼出什么图形或图案?

一面想一面动手拼,并给它起个名字。

 

师:

关于七巧板你都知道些什么?

知道七巧板的来历吗?

 

师:

仔细观察七巧板,这些图形有何不同?

师:

哪些图形最大?

两块最大的有何特点?

如何验证?

达标检测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1)先让学生照样子用4个和4个拼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再让学生自由拼一拼,看还能拼出什么图形。

2.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1)用七巧板拼不同的长方形。

(2)汇报、展示。

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小结: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图形的拼组,发现图形之间有很多的关系,用图形拼出了很多好看、有趣的图案,我们成了小小设计师、发明家,高兴吗?

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去获取更多知识吧。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1认识图形

(二)

秀延学区教学设计

学校

芋则湾小学

主备人

张巧莲

课题

认识图形

(二)——立体图形的面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习

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点

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特征。

知识链接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活动

学法指导

备注

【复习导入】

师: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

生: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出示下图:

生1:

1号是圆柱。

生2:

2号和6号是长方体。

生3:

3号是球。

生4:

4号和5号是正方体。

生5:

7号叫三棱柱。

(出示课题:

立体图形的面)

【新课讲授】

1.观察图形,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出示下列图形:

(2)引导发现。

师:

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

(3)课件演示——面在体上。

2.自主探索。

(1)从立体图形中找平面图形。

师:

你能独立想方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结:

画、印、描、折。

小结:

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的还要多,真棒!

(2)动手操作(画一画)。

①提要求。

②小组合作。

③全班交流。

④小结。

师:

说一说,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

请把它圈起来。

师:

能画几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圈)

3.教学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第7题。

(1)了解长方体各个面之间的关系。

出示一个长方体盒子。

师:

小组讨论一下,再汇报。

汇报、交流。

师:

下面就请各组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剪一剪,画一画,比一比,验证一下。

学生分组操作。

汇报、交流。

生:

通过试验,我们发现上面的面和下面的面相等,右面的面和左面的面相等,前面的面和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