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1章汉语拼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31796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1章汉语拼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1章汉语拼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1章汉语拼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1章汉语拼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1章汉语拼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1章汉语拼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1章汉语拼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1章汉语拼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第1章汉语拼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在23个声母中,读音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zhchshr”和“zcs”。

由于发声母zh、ch、sh的时候,舌尖上翘,所以又叫翘舌音,发声母z、c、s的时候,舌尖平伸,所以又叫平舌音。

另外,个别学生易受地方语音影响,将“r”的发音和“y”的发音混淆,例如:

“肉”字在发音时将“rò

u”错发成“yò

u”或“lò

u”。

 

23个声母要求学生能够按照顺序背诵和默写。

普通话声母总表

发音部位

塞 

塞擦音

擦 

鼻音

边音

清 

清音

浊音

不送气

送气

双唇音

b

p

m

唇齿音

f

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中音

d

t

n

l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面音

j

q

x

舌根音

g

k

h

此表仅用于教师参考,具体名称不要求学生掌握。

第二节韵母

(一)韵母(24个)

1.韵母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种。

韵母发音时要清楚响亮。

单韵母ɑoe 

iuü

复韵母ɑieiui 

ɑoouiu 

ieü

eer

鼻韵母ɑneninunü

ɑnɡenɡinɡonɡ

3.在复韵母中,字形最容易混淆的是“ie”“ei”、“ui”“iu”这两组。

正确的识别方法还是要从发音入手,例如:

“ei”的发音要从“e”滑到“i”,而“ie”的发音则要从“i”滑到“e”。

第三节声调

声调是汉字读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

声调是普通话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区别字的意义的作用。

例如“huá

nɡhuā”这个音节是表示“黄花”还是表示“谎话”,如果没有声调,就不能够确定了。

1.普通话语音有四种声调,简称四声。

名称 

调号

阴平(一声) 

-

阳平(二声) 

ˊ

上声(三声) 

ˇ

去声(四声) 

ˋ

2.声调的标法

(1)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元音上,即ɑoeiuü

(2)标调规则:

先标ɑ、o、e,再标i、u、ü

如遇iu或ui,声调标在最后一个元音上。

(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调。

(3)为了帮助学生记住这些标调规则,可以把下面的顺口溜教给他们:

声调符号像帽子,有ɑ给ɑ戴,没ɑ找oe,i上戴帽把点去,i、u并列讲礼貌,谁在后面给谁戴。

第四节音节 

音节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人们可以自然地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汉语的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1.音节的组成

(1)音节大多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的,例如:

lià

n。

(2)有些音节的开头没有声母,如:

ɑ、o、e、ɑi、ei、ɑn、en、ɑnɡ、ɑo、ou,但它们也能独立成音节,因此叫零声母音节。

例如:

jià

o’à

n,这一音节词中“à

n”即为零声母音节。

(3)还有的音节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记认,不采取拼读的方法,我们叫它们是整体认读音节。

整体认读音节要整体识记,整体发音。

整体认读音节共16个,它们是:

zhichishiri 

zicisi

yiwuyu 

yeyueyinyinɡ yun yuɑn

熟记整体认读音节,除记住平舌音、翘舌音和“ri”外,记住如下口诀,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因一夜雨,无月圆云影”。

2.拼音的方法

(1)两拼法:

指的是把声母和带调韵母直接相拼读出音节的方法。

如:

拼读mǎ(马),把声母m和韵母ǎ快速连读,拼成一个音节mǎ(马)。

两拼法的拼音要领是: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三拼法:

对于有声母、介母和韵母的音节,常采用三拼法。

三拼法的拼音要领是:

“声短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h-u-à

→huà

(话),ɡ-u-ānɡ→ɡuānɡ(光),要将声母读得轻短,介母读得快,只做过渡,最后的韵母要读得响。

(3)直呼法:

就是看到一个音节,不再进行拼读,直接读出字音的方法。

拼读的过程在心中或头脑中进行,不表现出发音。

直呼法是一种较高的拼音要求,要在两拼法和三拼法学好的基础上再学习。

小学阶段的汉语拼音学习要求学生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所以在教学开始,不必要求每名学生都掌握直呼音节的方法,随着学习的深入再逐渐提高要求。

3.拼写规则。

汉语拼音的拼写,有它自己的拼写规则。

(1)ü

和jqxy相拼时,上面两点要省略,就是我们通常说的“ü

碰jqx和y,两点坐飞机”。

这一拼写规则很重要,教学中,有条件的话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制作“小ü

有礼貌,见到jqx就脱帽”的动画,也可以组织学生对这一过程进行表演(ü

作为帽子戴在学生头上,让它和jqx相遇后,主动把帽子上的两点摘掉)。

(2)拼音大写规则

①句子开头的字母和诗歌每行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我是小学生。

Wǒshì

xiǎoxué

shēnɡ.

②汉语人名的姓和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李小芳—LiXiǎofānɡ

③专有名词和专用词组中每个词开头的字母要大写。

北京—Běijīnɡ

中华人民共和国—Zhōnɡhuá

nmí

nGò

nɡhé

ɡuó

④文章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美观,可以省略声调符号。

汉语拼音—Hà

nyǔPīnyīn

小学作文—XIAOXUEZUOWEN

(3)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它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ǎo(皮袄)。

4.音变

每一个汉字都有它固定的读音,但在实际应用当中,汉字并不是单个出现的,要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词语或句子。

这样,连在一起的字在声、韵、调等方面会互相影响,使一些字的读音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叫音变。

(1)轻声

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

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

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

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如兄弟xiōngdi(指弟弟)

兄弟xiōngdì

(指哥哥和弟弟)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对头duì

tou(仇敌、对手,名词)对头duì

u(正确、合适,形容词)

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

神气、商量、丈夫。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

①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

行啊、好吧、去吗。

  ②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读轻声。

大的、写了、买得起。

  ③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

桌子、罐头、老头儿。

  ④方位词读轻声,如:

天上、家里。

  ⑤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

过来、过去、干起来。

  ⑥叠字名词读轻声,如:

哥哥、娃娃、猩猩。

  ⑦趋向动词读轻声。

轻声音节的音色变化是不稳定的。

语音训练中应该掌握已经固定下来的轻声现象,即字典、词典已经收入的。

(2)变调

Ⅰ.语气助词“啊”的音变有几种情况:

“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ɑ;

用于句尾时,作为助词,由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

变化的规律如下:

①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ɑ、o、e、i、ü

时,啊的读音变为yɑ,汉字写作“啊”或“呀”。

  例如:

  是他啊!

要注意节约啊!

  

好大的雨啊!

  ②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含ɑo、iɑo)时,读音变为wɑ,汉字写作“啊”或“哇”。

  在哪儿住啊?

大家跳啊!

  ③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时,读音变为na,汉字写作“啊”或“哪”。

  怎么办啊?

加油干啊!

要小心啊!

  ④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ɡ时,读音变为nɡa,汉字仍写作“啊”。

  大家唱啊!

往上冲啊!

  ⑤前面一个音节韵母是舌尖元音-i时,读ra,汉字仍写作“啊”。

  这是一件大事啊!

快吃啊!

  Ⅱ.“一”的变调。

①“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阴平声。

(第一)

②“一”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

(一道一次一定)

③“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

在阴平前:

一般一端一天一边

  在阳平前:

一时一群一条一团

  在上声前:

一举一早一手一体

④“一”夹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轻读。

(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

Ⅲ.“不”的变调。

①“不”在单念或在句末时念原调去声。

(我去行吗?

不行。

②“不”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

(不但不论不必不变) 

③“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补语之间轻读。

(好不好行不行看不清打不开)

5.儿话音

(1)普通话中,卷舌元音er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叫儿话。

(2)拼写儿化音节,就是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表示。

带儿化韵母的音节,用两个汉字来表示。

běnr—běner。

(3)儿化后的词在词义、词性、感情色彩上都有变化。

①区别词义

头(脑袋) 

头儿(领头的)

眼(眼睛) 

眼儿(小孔)

②区别词性

破烂(形容词)—破烂儿(名词)

塞(动词)—塞儿(名词)

③表示细小、亲切、喜爱的感情。

男孩儿宝贝儿毛驴儿

第五节字母表

Aɑ 

Bb 

Cc 

Dd 

Ee 

Ff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V只用来拼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