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第17课《宋词四首》学生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1571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3第17课《宋词四首》学生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3第17课《宋词四首》学生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3第17课《宋词四首》学生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3第17课《宋词四首》学生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3第17课《宋词四首》学生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3第17课《宋词四首》学生版Word格式.docx

《高中语文必修3第17课《宋词四首》学生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3第17课《宋词四首》学生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3第17课《宋词四首》学生版Word格式.docx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难点】

2.能在学习这四首词的基础上逐步掌握、总结鉴赏宋词的步骤和方法。

(理解、分析)

【课前预习积累】

(一)字音识记

骤雨()   无语凝噎()  暮霭()

羽扇纶巾()强虏()还酹()

狼居胥()  舞榭歌台() 寻觅()

(二)通假字

一尊还酹江月    通“”,

(三)古今异义

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古义:

今义:

有功绩又有文采;

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轻浮放荡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序,一个挨一个

3.一时多少豪杰

一个时期;

短时间;

临时、偶然

(四)一词多义

故垒西边()

故暮去朝来颜色故()

故国神游()

乱石穿空()

穿黄沙百战穿金甲()

百步穿杨()

出则无敌国外患()

敌怎敌他晚来风急()

敌则能战之()

(五)词类活用

1、大江东去()

2、强虏灰飞烟灭()()

3、赢得仓皇北顾()

4、都门帐饮无绪()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六)特殊句式

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多情应笑我()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第一课时《雨霖铃》

一、内容导读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外地漂泊时和心爱的人依依惜别的痛苦心情。

上阕主要是写,下阕主要是写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

全词脉络如下:

 

二、资料助读

(一)词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

等,一般分为上下两片(也称“阕”)。

词篇幅比较短小,按照字数的多少,可以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类,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宋词分为两大流派:

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主要词人有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

豪放派以等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二)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1053),原名,字,后改名永。

排行第七,又称。

宋代崇安(今福建崇安)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自许。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柳永是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代表作品有等。

经典名句有:

,。

(三)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

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当时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

《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词人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三、随堂导学探究

要点一:

鉴赏本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1、上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上片的结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

3、下片中,“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描绘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

有什么作用?

要点二:

鉴赏词作语句,理解词作主旨

4、“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蕴?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崖,故人相遇情如故。

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

愁无据。

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1、本词上片用了什么典故?

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4分)

答:

2、请结合全词谈谈对“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的理解。

第二课时《念奴娇·

赤壁怀古》

这首词描绘了,赞颂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全词脉络如下:

(一)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号,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嘉祐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贬。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诗方面,苏轼与黄庭坚并称“”;

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

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

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

开创了豪放词派。

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乌台诗案”遭受政治迫害被贬黄州后所写。

在黄州,他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到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

为排遣心中的苦闷,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古战场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

把握文中词句,领悟文章主旨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作者是怎样进行描绘的?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画面声形色兼备,历来为人称道,请简析它们并指出其作用。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千堆雪:

作用:

3、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为什么词人选取周瑜来作为主要描写对象?

赏析词作人物形象,把握词作艺术特色

4、词人是通过什么手法刻画周瑜的英雄形象的?

5、有人评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是消极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卜算子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词,谈谈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

第三课时《声声慢》

这首词由,逐渐抒写,表达女主人公孤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李清照(1084─1155),号,时期著名婉约派词人。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

早期生活优裕,家庭美满。

靖康之变,北方沦陷,李清照夫妇南迁避难。

后赵明诚病死,从此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她提出“”,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活泼清新、语言隽秀。

南渡后的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风格沉郁凄怆。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时局动乱,外患入侵。

李清照与丈夫南下避难。

建炎三年,丈夫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自此过着独居的生活。

这首词便写于词人晚年。

赏析词中语句,领悟文章主旨

1、本词的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连用十四个叠字,声情并茂,堪称创举。

试分析这十四个叠字表现感情的层次,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表达效果:

2、本词中,为了写“愁”,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是如何体现出“愁”来的?

【考点连接】

意 象

(1)意象的定义: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2)意象的作用:

意象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

(3)掌握意象的方法:

①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

②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

(4从意象入手鉴赏诗歌的方法:

①抓住意象的特点,关注意象的色彩(明艳、清丽、素雅、冷暖等),从意象的色彩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②关注意象组合的顺序,弄清意象之间的关系;

③抓住意象组合的特点,去感受作者的感情;

④抓住意象入情的方式,去感受作者的情感。

(5)解题格式: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几句主要写什么内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有人认为本词主要写“闺愁别绪”,你认为准确吗?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

读ruó

,即揉搓。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

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

请结合词句说明本词写了哪几个阶段的什么感受。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

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第四课时《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遭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所写。

整首词既有对的讽刺,又表达了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和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

辛弃疾(1140-1207),字,号,济南历城人,时期杰出爱国词人。

他从小立志建功报国、恢复失地。

21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50余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