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全套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084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96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全套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全套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全套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全套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全套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全套资料.docx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全套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全套资料.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全套资料.docx

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全套资料

 

湖南中盾防雷检测

 

二0一六年三月二十日

 

第一章质量管理方针

实施防雷检测是防灾减灾重要性举措,目的是为了减免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其检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遭遇雷害时,高质量的防雷装置能有效地抵御雷电灾害;而质量低劣的防雷装置,非但不能取到防雷的作用,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由此可见,实施防雷检测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确保防雷工程的高质量。

本公司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针,对影响防雷检测质量的诸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包括:

1.湖南中盾防雷检测组织机构如图3。

1。

在机构上,设置防雷检测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

2.考核工作人员业绩时,坚持质量一票否决权,凡因质量酿成事故者,不得评优、晋级和增薪;

3.制定与防雷检测有关的各岗位的管理制度;

4.在防雷检测的全过程中的各阶段、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第二章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4《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SH3083—-97

5《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6《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T5098--2001

7《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2021—-93

8《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第三章质量保证体系

3.1组织机构框图

 

第四章质量控制措施

4.1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4。

1。

1公司经理职责

4.1。

1.1负责公司全面工作,办公室主管兼管财务。

4。

1.1。

2协调公司各方面工作,对检测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及检测工作的质量负责;

4.1。

1。

3督促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工作执行情况,对负责人进行考察、考核,奖惩提出具体意见;

4检查质量手册执行情况、主持质量手册的制订、批准和修改工作;

4。

1.1.5任命公司技术负责人和公司质量负责人,并根据中公司质量负责人的建议,任命各检测小组负责人、内审员、质量/安全监督员、文件/档案管理员、仪器设备管理员和业务接待/签约管理员;

4。

1。

1.6负责仪器设备购置计划、人员培训计划、标准规范的购买、检测文书的印制的审批

公司技术负责人职责

1在经理领导下,全面负责本公司检测业务技术工作,对技术问题负有领导责任;

4。

1。

2。

2负责组织制定检测项目的建立、更新、改造计划,负责组织制定新项目开展计划和检测设备的购置、更新、改造计划,审批仪器设备的维修,报废和停用申请;

4。

1.2。

3下达全公司年度业务工作计划,检查业务和技术工作日常管理情况,主持年度业务工作总结,并定期报告全公司业务工作情况;

4.1。

2.4负责对检测活动开展过程进行控制,协调检测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评审并签批重要技术服务合同,组织对重大检测事故的调查;

4.1。

2。

5负责组织编制、修订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并批准执行,审批各种质量计划,参加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6负责检测报告书、合格证的批准签发。

质量负责人职责

4。

1。

3.1审批与检测活动有关的人员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2在经理领导下,负责本公司质量体系的建立有效运行。

组织编写质量体系文件并贯彻实施,对质量活动负有领导责任;

4。

1.3。

3负责处理用户申诉,组织对检测质量事故的调查,对偏离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监督有关部门实施;

4。

1.3。

4技术负责人不在时,代履行报告书和合格证的批准签发.

4。

1。

4检测组负责人职责

1领导本部门认真履行《质量手册》规定的部门职责,履行涉及本部门质量活动要素管理工作;

4。

1。

4.2负责制定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1。

4.3确定本部门工作人员的权责分工,并督导完成其本职工作;

4管理、参与与专业技术部门相关的质量活动。

4。

1。

5防雷公司授权签字人职责

4。

1.5。

1依据《质量手册》和相关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对权限范围内的每份证书或报告的准确、真实、合法和适用性负全面责任;

4。

1。

5.2在校核人员审核签名后,负责证书报告审定、签发;

4。

1。

5.3有权检查并制止不符合要求的证书、报告的发送。

4。

1.5。

4授权签字人识别。

质量/安全监督员职责

4。

1。

6。

1负责对检测人员是否执行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标准或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实施监督;

4。

1.6。

2负责对检测工作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

1.6.3负责对检测结果进行检查,保证其准确无误;

.4有权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检,或要求有关人员重新检测;

.5负责对检测工作中,是否执行相应的安全工作管理规定实施监督;

4。

1。

6。

6有权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求检测组暂停工作,检查排除隐患后,恢复检测;

4.1。

6.7有权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向技术质量主管报告,并追踪整改情况。

4.1。

7防雷检测人员职责

4。

1.7。

1严格依照《质量手册》和相关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认真执行有关部门下达的检测任务;

4。

1。

7.2正确使用、维护和保管本岗位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性能和现时有效的受控状况;

4.1。

7.3保证检测原始记录的信息完整和相关技术资料齐全;

4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正确性和证书、报告所给出信息的完整性负责。

4。

1.8校核人员职责

4.1。

8.1依据《质量手册》和相关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对每份证书、报告内容的规范性和检测结果(结论)的正确性、完整性,向技术质量主管负责;

4。

1。

8.2在检测人员签字后,负责核对原始记录所含信息的准确、正确性和证书、报告所含信息与原记录的一致性;

4.1。

8.3校核无误后,在校核栏内签名,若有误,有权抵制在证书、报告上签名.

4。

2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4。

2。

1检测环境条件保障的规定

检测环境与设施的合理配置是保证检测工作有效开展,数据准确、可靠、科学、公正的基本条件。

由于本公司开展的检测工作主要在室外操作,且场所非固定.检测环境和设施的要求应严格规定。

4。

2。

1.1目的

检测环境条件,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保障检测环境条件符合检测要求.

4.2。

1。

2适用范围

检测机构的检测活动.

4。

2.1。

3职责

4。

2。

1。

3。

1按规定购进仪器,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

4。

2.1。

3.2检测员进行防雷检测时,必须保证环境条件符合检测要求,方允许检测.

4。

2。

1。

4检测环境条件保障程序

4.2。

1.4。

1设备条件保障程序

4。

2.1设备的购进。

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按规定购进,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4.2.1。

4。

1.2设备的签收。

技术负责人在审验所购仪器设备,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签收。

否则予以退换;

4。

2。

1.4。

1.3设备的计量。

仪器设备应予以计量检定,检定达标的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4.2.1入库管理。

a。

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对入、出库的所有设备予以检查。

b。

新购进设备,计量合格的方可入库签收。

c。

仪器出库前应检查其是否在使用期限内,超期未计量的设备不得出库,送检并作好记录。

d.仪器出库前还应检查其整体状况是否良好,发现问题的应及时予以修复,并作好记录。

e.使用完仪器入库时,也应检查其状况,并做好记录;

4。

2.1。

4.1。

5测试.防雷测试时,应由防雷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要求,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不得由非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4.2。

1。

4.2自然环境保障程序

4.2.1.4。

2.1下雨天,严禁开展防雷检测工作;

4.2.1.4。

2。

2当湿度超过规定要求时,严禁开展防雷检测;

4.2.1.4。

2.3检测现场,没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其他自然条件时不得开展防雷检测.

4。

2。

2现场检测作业安全规定

检测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工作纪律,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工作.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依照技术质量负责人的要求检测,不得随意简化操作流程。

4。

2。

2。

1高空检测安全制度

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有时需在高层建(构)筑物(如行车、烟囱、水塔等)顶上检测,在检测前应首先了解周围有无高压线架设,检查梯子等工具是否牢固可靠,高空检测应使用安全带.检测时严禁向下抛掷检测工具和其它物品,杜绝因触电、跌落引起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发生。

4。

2.2.2易燃易爆场所检测安全制度

在易燃爆场所进行检测,不准带火种、不准吸烟、不准着尼龙化纤类衣物、不准穿带铁钉铁掌的鞋、不准使用黑色工具碰撞敲打金属物和挫光金属物表面,遵守各易燃易爆场所的其它安全规定,杜绝因静电火花引起的爆炸等安全事故发生。

3有毒场所检测安全制度

在毒品仓库检测时,一次不要在库内耽搁太久,以免中毒;有规定的,还应使用防毒保护用具。

4。

2.2.4其它场所检测安全制度

2。

4。

1测试电器设备接地装置时,严禁带电作业;

2.4.2测试静电接地时,要检查地线是否带电,以防漏电造成意外事故;

2。

4。

3雨天或测点上空有雷雨云时,禁止测试.遇中到大雨天气,应在雨停二天后恢复检测,遇小雨和阵雨天气,应在雨停一天后恢复检测。

4。

2。

3现场检测设施与环境控制的规定

4。

2.3.1质量主管全面负责现场检测设施与环境要求落实实施情况,深入各检测组了解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监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4.2。

3。

2检测组长,具体负责各小组现场检测设施与环境要求的贯彻落实,并就落实情况(重点是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向质量主管写出书面报告;

4.2。

3。

3受质量主管的委托,各检测组质量/安全监督员,负责各自所在检测组在检测工作中贯彻落实现场检测设施与环境要求情况的监督,有权制止或向质量主管报告违规行为。

4。

3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4.3.1事故种类分析

就种类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仪器、设备事故,安全事故,交通事故三大类。

4。

3.1.1仪器、设备事故。

此类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为的仪器、设备损环、或不按技术要领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另一种是非人为因素的仪器、设备自然事故。

4。

3。

1。

2安全事故.这类事故有人为和非人为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不按操作程序操作仪器、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或是不遵守安全制度、违章作业造成的安全事故.二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

4。

3.1。

3交通事故.可分两种情况考虑,即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事故。

主观责任事故主要是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事故,客观事故是他人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事故.

4.3。

2事故报告处理程序

4.3.2。

1事故报告。

事故一旦发生,有关责任人或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技术质量负责人或公司负责人汇报情况。

4。

3.2。

2现场调查。

技术、质量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调查情况,分析事故原因;现场解决问题并做记录。

4.3。

2.3定性分析。

公司负责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召开事故分析会,听取现场调查人员的汇报,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

4。

3.3事故处理

4。

3。

3.1非人为因素或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故,要认真查找原因,昼避免以后发生类似事故.如非人为原因造成的仪器、设备事故,或非主观原因造成的安全、交通事故。

4。

3.3.2如因不按操作技术要领、不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工作粗心大意造成的人为主观责任事故,要从重处罚.一是通报批评,二是行政处分(警告、记过、吊销上岗证),三是根据事故造成损失的大小,由直接责任人担负50%~100%的经济损失。

4。

3。

3。

3事故处理的全套资料,由相关技术、质量负责人整理,处理意见形成和事故善后工作完成后,由公司负责人签字,交档案室存档复查。

对造成事故的主要责任者,要将事故处理结果纳入其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