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
3
大课间
音乐
4
美术
英语
品社
5
科学
体育
6
综合
信息
7
地方
篮球
自习
8
校本
班会
9
教学笔记检查记录
日期
检查
课数
缺写
检查意见与建议
检查者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
2018年2月23日
学期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能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知道三角形内角和180°
,并能根据已知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能根据提供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其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辨认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小数乘法的意义;
会用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和混合运算,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估算并运用估算解决一些问题;
能根据乘法、加法等运算律,对一些小数混合运算进行简算。
4.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并能还原立体图形。
5.会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常用的运算定律、公式;
能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能根据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能运用等式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会解简单的方程,会利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能进行数据整理,并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
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预测等;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材
分析
(一)数与代数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2.小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
4.认识方程。
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
初步了解方程;
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1.认识图形。
通过分类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
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
2.观察物体。
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画面不同;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进行数据整理,并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
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预测等;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等。
学生
班级共41人,1人在籍,40人借读。
经过上学期的教学,90%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尤其在课后练习方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但是,学生缺乏检查的习惯,审题不准等不好的习惯,这学期学习还需要教师找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和审题的方法。
教师
本人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热爱工作,热爱学生。
但是,对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已经隔了很多年了,对知识点的把握怕不够准确,可是,我相信自己会认真钻研教材的。
同时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人人清。
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面批面改,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资源
丰富的网络资源,网络上有同学可以预习的课件,视频,有能力的可以进行自主的预习。
班级建立了微信群,有30多名家长长期在线,可以随时的进行沟通网络更是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给了学生更便捷的获取知识的途径。
班级里的多媒体也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图文并茂、多姿多彩的数学课堂。
这些优越的教学资源对于我们的数学教学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提高
质量
具体
措施
1.树立勤于钻研、求实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扩展自身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开展数学课堂讲起来,充分落实教科研专题,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切实运用好教材提供的情境,并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学生乐于交流,善于表达,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4.积极开展组内教研活动,像其他同学学习。
5.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使教育教学面向全体,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备
注
单元教学笔记
教学内容
一、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时间
3.1-3.20
主要目标
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体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互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
2.正确读写小数,比较大小,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及混合运算。
3.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及小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关键
结合具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
设想
1.按照主动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关于小数的知识。
2.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引导学生从已经学习的知识入手,学习有关小数的计算,注意联系整数的计算方法,从而降低难度。
4.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反思
优点:
1.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整数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等;
2.教师能够结合每课内容进行及时的练习,指导学生掌握每课的学习内容。
不足:
1.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讲的过多,没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2.对单位换算方面的知识,教师方法指导不够,学生掌握不好,错误率较高。
改进:
1.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和探究,不要牵引的过多;
2.教师要注意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光教方法不行,还要注意运用。
二、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3.21-4.3
1.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2.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各种三角形;
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3.四边形的分类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实践活动
教学
1.按照主动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关于图形知识。
2.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特征。
3.引导学生从已经学习的知识入手,学习有关图形。
1、教师能够充分备课,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学具,在课堂上进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图形特点;
2、教师能够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多种题型巩固知识点。
1、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不够,例如,三角形分类的学习时,对等腰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是钝角三角形、还可以是直角三角形。
这一点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概括。
2、在分类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没有进行指导和关注,学生口语表达不好。
1、教师要注意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要有一定的渗透和指导。
2、教师要注重学生每一个细节的指导。
三、小数乘法
4.4-4.20
1.结合具体的情境,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位数间的关系。
3.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掌握方法
1.通过“文具店”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借助直观模型,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小数点搬家”,引导学生观察三次不同的标价,它们都有数字“4”,但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就不同。
借助元、角、分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在推想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
3.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1、教师能够充分备课,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认知进行上课;
2、教师能够在学生会做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理解算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1、教师对练习的变式练习不够,变式的形式比较单一。
2、计算缺乏准确性,错误率较高。
1、教师要注意对变式练习的设计和合理的运用,让学生掌握理解运用所学知识。
2、教师要注重学生计算准确率的训练和养成。
四、观察物体
4.28-5.7
1.正确辨认从正确、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能根据提供的一组照片或画面,辨别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范围或形状。
空间想象
1.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想象、推理、判断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2.用一些物品设置虚拟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发展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然后再来解决从画面间接观察物体的问题。
3.要在观察、想象、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在重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还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
1、教师课堂准备充分,能借学具,让学生进行学习;
2、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动手摆来进行知识点的理解。
1、在练习的时候,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做题方法的指导但是在总结的时候,学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