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068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docx

《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docx

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

“对赌协议〞——八大失败经典案例解析

民营企业是否应该引入风投?

引进风投终究是“引狼入室〞还是找到了好帮手?

风投是否应该投资企业?

投资企业终究是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还是作了“接盘侠〞?

企业与风投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与风险,永远都不会消亡;企业在实体经营过程中所面对的市场风险与未知因素,也不会因一纸“对赌〞协议而化解。

本文通过对企业风投融资“对赌〞失败的案例分析,提醒包括法律风险在的融资对赌风险,以飨读者。

一、晓与摩根士丹利及鼎辉对赌输掉永乐电器

2004年家电连锁市场“市场份额第一位、盈利能力第二位〞的竞争格局下,跑马圈地的能力取决于各自的财力。

相比而言,国美与宁先后在港股及A股实现上市,打通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因而有力支持了各自的市场扩。

而未实现上市的永乐电器在资金供应上那么困难多了,为了配合自己的市场扩,晓转而开场寻求私募股权基金(PE)的支持。

经过大半年的洽谈,永乐电器最终于2005年1月获得摩根士丹利及鼎晖的5000万美元联合投资。

其中,摩根士丹利投资4300万美元,占股23.53%;鼎晖投资700万美元,占股3.83%。

正是这次融资,让晓与包括摩根士丹利及鼎晖在的资本方签下了一纸“对赌协议〞,规定了永乐电器2007年净利润的实现目标,晓方面那么需要根据实现情况向资本方出让股权或者获得股权。

晓要想在这场赌局中不赔股权,意味着他2007年至少要完成6.75亿元的净利润指标。

问题是,摩根士丹利设立的利润指标是否合理?

永乐电器2002年至200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820万元、1.48亿元和2.12亿元,显然这个盈利水平与6.75亿元的目标还差得太远。

而摩根士丹利的理由是,永乐电器过去几年的净利润增长一直保持在50%以上的速度,按照这样的速度计算,2007年实现6.75亿元的目标不存在太大的困难。

获得融资之后的晓,明显加快了在全国扩的步伐。

一方面强势扩自营连锁店,另一方面大肆收购同行。

2005年5月至7月之间,永乐迅速收购了通利、灿坤、思文等地域性家电连锁品牌。

2005年10月14日,永乐电器登陆联交所完成IPO,融资超过10亿港元。

但是,在企业上市的外表光鲜背后,晓开场明显感觉到经营寒流的到来,其跨地域扩的困局开场初现端倪。

上市一个月之后,永乐电器无奈对外成认“外地开展不顺〞的事实。

其2005年全年净利虽然由2004年的2.12亿元大幅增加至3.21亿元,但是其单位面积销售额却下降了2.8%、毛利率下降了0.6%。

2006年4月24日,永乐公告披露“预计上半年的利润低于去年同期〞。

此消息发布之后,永乐电器的股价毫无悬念地连续下挫。

永乐的投资人摩根士丹利,也在此期间立刻减持了手中50%的永乐股票。

此时牵动晓神经的,或许已不再是股价的下挫以及摩根士丹利的套现,而是一年前签下的那纸对赌协议。

按照永乐电器披露的业绩预警,2006年的全年业绩很可能低于2005年的3.21亿元,那么2007年要实现6.75亿元净利润的希望就会变得非常渺茫,这就意味着晓要赔3%~6%的企业股权给摩根士丹利。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增加企业的盈利?

这个问题,晓从2006年年初开场就一直在琢磨。

2006年7月25日,国美与永乐正式对外公布了两家合并的方案:

国美电器通过“现金+股票〞的方式,以52.68亿港元的代价全资收购永乐电器,收购完成之后,原永乐的股东全部转变成国美的股东,而永乐那么成为国美的全资子公司并从联交所退市。

2006年8月14日,永乐电器公布了该年的半年报,上半年永乐最终获利1501.8万元,相比2005年同期净利润1.4亿元,跌幅高达89%。

随着永乐90%以上的股东承受国美的要约收购,永乐电器退市已成定局,永乐方面承诺的以永乐电器(HK0503)股票与大中进展资本层面股权置换已无法兑现,永乐承受国美要约收购直接构成对大中的违约,最终导致双方合作中止。

2006年11月,晓低调出任国美电器总裁。

虽然他在国美拥有少量股权(缺乏4%),但显然已经不再是当年永乐时代一言九鼎的大股东了,而更像是黄光裕所聘请的职业经理人。

二、太子奶途纯对赌英联、摩根士丹利、高盛输掉太子奶

太子奶曾于1997年底以88888888元夺得中央电视台日用消费品的标王。

据传言,该公司董事长途钝在夺得标王时,身上所剩无几。

无疑,太子奶曾经想通过一举夺得标王大赚一笔。

但事与愿违,在奶制品同行业来比拟的话,在价格、质量、性能各方面指标并不输阵、付出巨额广告费用的太子奶只能在市场中分得极小的一块蛋糕。

太子奶为实现上市方案,于2006年引入英联、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三大投行“对赌〞,借款7300万美元给途纯,之后又介绍花旗集团、新加坡星展银行等6家国际银行,为太子奶提供了5亿元人民币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3年期信用贷款。

根据这份对赌协议,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彼时太子奶实现连续10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00%,给了途纯很大的底气。

借助这些资金,途纯开场疯狂扩。

2021年,由于高速扩,太子奶被曝资金链断裂。

2021年8月,太子奶集团开场陆续被曝资金链断裂,随后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三大投行以再注资4.5亿元的承诺让途纯交出所持的61.6%股权。

2021年1月株洲政府注资1亿元,由高科奶业托管太子奶,并从三大投行手中要回61.6%股权,交回途纯,并抵押给高科奶业代为行权。

然而,这些举措并未救活负债累累的太子奶。

根据审计的结果显示,集团负债高达26亿元左右。

在资金链趋于断裂,销售业绩急剧下降的双重压力下,途纯签订的那份“对赌协议〞被迫提前履行,他不得不将自己持有的股权全部出让。

三、兰对赌鼎辉输掉俏江南

2000年,拥有10年餐饮经历与资金积累的“海归〞兰,在国贸开办了第一家俏江南餐厅,从此迎来了属于她和俏江南的一个时代。

从2000年到2021年,10年间,俏江过不断创新的菜品和高端餐饮的定位,在中国餐饮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其业务也逐步向多元化开展,衍生出包括兰会所在的多个业态。

公开资料显示,俏江南在2000年创立之初即已实现盈利,连续8年盈利之后,2007年,其销售额达10亿元左右。

2021年,兰首次荣登胡润餐饮富豪榜第三名,财富估值为25亿元。

2021年9月30日,俏江南与鼎晖创投签署增资协议,鼎晖创投注资约合2亿元人民币,占有俏江南10.526%的股权。

而俏江南与鼎晖创投签署的投资条款也有所谓的“对赌协议〞:

如果非鼎晖方面原因,造成俏江南无法在2021年底上市,那么鼎晖有权以回购方式退出俏江南。

2021年底是当初双方约定上市的最后期限。

也有说法称,俏江南如果无法在2021年年底上市,另一种结果是兰将面临失去控制权的风险。

2021年3月,俏江南向证监会发行部提交了上市申请,但在随后的数月,俏江南未能收到相关政府部门的书面反应意见。

在2021年中国传统春节即将到来之时,证监会披露IPO申请终止审查,俏江南赫然在列。

至此,俏江南的A股上市之路中止。

兰被迫转战港股。

2006年,商务部、证监会、外管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企业的规定?

(简称“10号文〞),其中第11条规定:

“境公司、企业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合法设立或控制的公司名义并购与其有关的境公司,应报商务部审批。

当事人不得以外商投资企业境投资或其它方式,躲避前述要求。

从2021年年初开场,俏江南的经营状况陷入泥潭,多家门店由几年前的常年盈利转变为月月亏损。

对于俏江南未能在港IPO,外界有推测称,当时俏江南已经身陷财务泥潭,难以自拔。

2021年4月,CVC宣布正式入主俏江南,成为最大股东。

CVC并未披露收购价格和股比,不过外界传其持有俏江南82.7%的股权,其中兰出售的69%股权,作价3亿美元。

2021年7月14日,一那么关于兰被“踢出〞俏江南董事会的消息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随后俏江南发布声明,称“保华(保华)代表已于2021年6月被委任成为俏江南集团董事会成员。

CVC的委派代表和兰不再担任俏江南董事会成员,且不再处理或参与俏江南的任何事务〞。

7月17日,兰委托律师发表声明,全面否认“出局〞说法。

声明称,商务部反垄断局于2021年11月批准隶属于CVC的甜蜜生活集团与俏江南收购案,收购完成之后,CVC取得了俏江南82.7%的股权。

而兰已于2021年底辞去了俏江南相关公司的董事和法人等职务,因此,不存在兰2021年7月14日退出俏江南董事会的情况。

兰最终失去俏江南控制权。

四、吴长江引入软银赛富和施耐德后被逼出雷士照明

1998年底,吴长江出资45万元,他的另外两位同学杜刚与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以100万元的注册资本在创立了雷士照明。

从股权构造看,吴长江是占比45%的单一大股东,而相对两位同学的合计持股,他又是小股东。

随着企业的做大,自2002年起“事情正在起变化〞,股东之间的分歧开场悄然孕育,裂痕随即产生。

2005年,随着雷士的销售渠道改革,三位股东的矛盾全面爆发,其他两位股东剧烈反对吴长江的改革方案。

结果是吴长江支付给两位股东个八千万,两位股东退出雷士照明。

但是雷士账上并没有足够支付股东款的现金。

最终达成的折中方案是,两位股东先各拿5000万,剩余款项半年付清。

在兑现了一个亿的股东款之后,雷士账上几乎变成“空壳〞,雷士照明极度缺钱。

2006年8月,在毛区健丽的牵线搭桥下,软银赛富正式决定投资雷士。

8月14日,软银赛富投入的2200万美元到账,占雷士股权比例35.71%。

两年之后的2021年8月,雷士照明为了增强其制造节能灯的能力,以现金+股票的方式收购了世通投资(其旗下的三友、江山菲普斯及漳浦菲普斯专事节能灯灯管及相关产品的制造),其中现金局部须支付4900余万美元。

当时雷士并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这笔收购款,账上现金及存款仅有3000万美元。

为了完成此次收购,雷士照明不得不再次寻求私募融资。

在该次融资中,高盛与软银赛富联合向雷士照明投入4656万美元,其中高盛出资3656万美元、软银赛富出资1000万美元。

此次融资,吴长江的持股比例因稀释而失去了第一大股东地位,持股34.4%;而赛富那么因先后两次投资,持股比例超越吴长江到达36.05%,成为第一大股东;高盛以11.02%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三大股东。

2021年5月20日,雷士照明登陆港交所,发行6.94亿股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3.85%),发行价2.1港元/股,募资14.57亿港元。

2021年7月21日,雷士引进法国施耐德电气作为策略性股东,由软银赛富、高盛联合吴长江等六大股东,以4.42港元/股(较当日收盘价溢价11.9%)的价格,共同向施耐德转让2.88亿股股票。

施耐德耗资12.75亿港元,股份占比9.22%,因此而成为雷士照明第三大股东。

从雷士照明的股权构造来看,创始人吴长江早已失去第一大股东地位,而软银赛富在雷士上市以前就俨然已是相对控股的第一大股东。

而失去第一大股东地位的吴长江,并未意识到自己面临局势的危险性。

吴长江非但不担忧自己的控制权旁落,反而在上市以后还大幅减持股票,直到转让局部股权给施耐德之后,吴长江(包括其个人及通过全资公司NVC合计)的持股比例下降到了17.15%的最低点。

而赛富那么还拥有18.48%的持股比例。

当财务投资人股东引荐大鳄型的产业投资人进入企业时,其中暗含的含义已经相当清晰了。

以黑石、凯雷、KKR等为代表的PE机构,专门猎食性地入股一些价值被低估或者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经过一番整合之后再将企业打包或者分拆出售给产业大鳄,而PE投资人那么借此一进一出获得超额暴利。

华尔街著名的记实商战图书?

门口的野蛮人?

,已经将此种情形描述得精彩纷呈。

2021年5月25日,吴长江被毫无征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