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0637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文档格式.docx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分组策略文档格式.docx

每个学生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因材施教以及有针对性的辅导的机会增多了;

学生参与活动,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更为充裕了,学生的个性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与此同时,这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适时地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方式、教学策略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变与调整。

下面针对如何分组,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分组的原则

1、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分组时,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

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2、小组规模人数每组最多6人,最少4人的原则。

人少不利于很好地开展讨论和交流,不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人多难保证有充足的时间人人参与,会使有些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懒于思考,人多不利于交流和个人展示,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这样就缩小了组际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

3、先设定好小组长。

每个小组确定一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担任组长,管理本组全部事务。

给小组以独立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不是随大流,跟着走。

组长在学习小组中的作用既相当于班主任,要管理组员;

同时又相当于“小教师”,要组织组员进行学习讨论。

个别小组还可以设小组副组长。

4、给每个组员进行编号。

  

所谓组员编号,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等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内的学业水平。

要保证所有小组的相同编号的同学的成绩是有差距的,但差距又不能太大,要让他们处在同一层次,这样每组中的每一号都会代表一个层次。

5、座位的安排呈马蹄形。

课堂中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合作参与的程度,把课桌排成有利于师生、生生的讨论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中,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合作群体。

为每个学生创设了和谐、“无威胁”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相互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座位的布置与安排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有效率的小组座位是应该使小组内的所有成员紧密的坐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分享学习材料,并且小声说话,不影响其他小组。

6、小组实行动态管理。

当某一小组分定后,应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如果频繁的打乱小组,将使刚产生的凝聚力消失,才培养起来的团体意识消解,评价也不易操作。

学习一段时间后,教师观察,对确实不能合作的小组,在两三周后可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对小组作出调整时要及时了解合作不下去的原因,让学生明白了此次调整的意图。

自己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但不可把某些人随意调来调去,使小组成员混乱,导致合作无法进行下去。

二、分组的方法

1、班内学生的分法。

科学的组建学习小组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每个学习小组就是班级的缩影。

学习小组的组建并非简单的把几名学生放在一块,而是需要班主任老师全面考虑并且同任课教师商量后进行分组。

在组建时应注意将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成员的学习能力考虑进去,同时注意男女搭配,注意动静搭配。

这样按学习成绩、管理能力、性格特点、性别等产生后的每个学习小组基本上在同一层次上。

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各方面的情况;

包括其性别、民族、社交能力、性格、成绩等。

成绩上“好、中、差”搭配;

社交能力上口若悬河的和沈默寡言的学生搭配;

性格上活泼好动的与内向沈稳的学生分在同一组,这样不仅有助于小组角色分工,也可以让每一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利用互补优势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

这样组于组之间才有可比性,使合作学习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局面。

按照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家庭情况等的差异进行分组,尽量要分的客观、准确。

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组内异质能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较大可能;

而组间同质又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奠定基础。

这样分组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2、小组的规模。

我校实行的一般是6人一小组。

人数上基本一致,还要保证组与组之间的平衡,组内成员的差异互补。

分组完毕后,不再随意调换组内成员,尽量保证小组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有研究证明:

6人组成的小组最为灵活高效,它便于随时调整配对形式及人员搭配,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确定小组人数后,将班上的学生总数除以6得出班上的小组数,如果能被6整除,那么商数就是班上的六人小组数,如果用6除不尽,多余的可能是1、2、3、4、5人,如果剩5人,那么就再成立一组;

如果剩1、2、3、4人可以使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小组分别是7人。

3、小组长的设定。

每个小组确定一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担任组长,管理本组全部事务。

因此,选择组长要慎重。

组长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各组最好选1名学生任组长。

组长选拔的要求:

(1)小组长必须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意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大局观念;

(2)小组长必须由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学习成绩在组内处于中上等,并不一定要学习最好的,但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威信,他要成为本组的“学习领袖”;

(3)小组长还要有较强的自制力,能率先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影响本组的合作;

4)小组长最好采取个人申请或老师推荐,并由本组成员认可的方式产生,这样小组长在本组才有号召力。

(5)小组长可以实行任期制,聘期通常为一学期,进行合理的流动。

期满后实行组内民主选举,可以连任,这样对小组长是一种鞭策,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机会。

4、给组内学生的编号。

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业综合水平测试,但要多考虑几次,至少是连续两次的综合测试,还要看学生的最近课堂表现。

老师在小组活动中,只需要点学生的编号——例如每个小组的1号站起来回答问题或是代表小组发言,那么老师就能知道所有层次的学生对该问题的掌握程度。

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我就向全班声明:

请每一组的某号代表本组发言,请大家同心协力帮助他,为他的发言做准备。

例如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时,我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叫每一组的某一号,根据这位同学解答问题的情况给小组加分或减分。

每每此时,组内的其他成员都为他加油助威,被叫的同学惟恐为小组抹黑而全力以赴,班内气氛相当热烈。

在小集体的支持及压力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

而公平竞赛又能够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5、马蹄形座位的排法。

我校课桌椅的摆放一般是小组围坐式,小组内成员座位按A1B2、C1C2、B1A2对面而坐,即C类中间对坐,2个优生和2个中生呈对角线坐。

这样做,一给2个差生有同类感,亲近感,而减少距离感、层次感和自卑感。

二给差生以包围式温暖,四周式帮扶。

三给优、中学生以合作提高的机会。

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环境,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这与以前“秧田式”座位形式截然不同,当然座位形式的变化,是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学习条件,现在我们还在实验初期,座位形式是固定的,我想条件成熟后,在合作学习具体实施时,也可以不刻意或过分专注于座位的形式。

到底该怎样排列座位,应以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为原则,在这种原则下,完全可以探索其他的形式。

如凸字形、丁字形、T字型等。

6、对小组动态管理的做法。

我们学校当某一小组分定后,至少在一周时间内绝对稳定,在一个月内相对稳定。

如果频繁的打乱小组,将使刚产生的凝聚力消失,才培养起来的团体意识消解,评价也不易操作。

学习一段时间后,经教师观察,对确实不能合作的小组,在两周后可进行适当的调整。

但是如一成不变,学生渐渐地会缺乏参与活动的兴趣。

所以中间也有动态分组来调节和补充。

一是随意分组。

如抽签、按学号等来分组。

随意分组,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调节学习情绪,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按见解的不同分成正、反两组进行争辩。

在争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弄清问题本质。

如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让学生猜想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个猜想产生后反方马上进行验证反驳,推翻结论。

直到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这样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

三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把学生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分成一组学生在不同的小组里学习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而且小组随时可以按内容或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学生不感到有压力,反而为自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愉快地学习。

以上三种动态分组只是作为“葱花”来调剂,绝大多数的课堂上还是以原分好的组为主。

三、两点补充。

1、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在分组学习中既要防止个别优等生“惟我独尊”,不给其他同学发言的机会,也耍防止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趁机偷懒,做“自由乘客”或“搭便车”。

—方面,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分组学习的特点和优越性,认识到沟通、交流对提高自己的重要性,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另—方面,要教育学生学会互相尊重,让学生认识到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但同时也有倾听别人观点的义务。

还要有意识地提醒限制优秀学生发言的次数,并同时激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2、要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组内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体,要注重培养组内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工一定要明确。

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成员的合作学习。

如由谁发言,以哪种方式发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由谁记录,同学记录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等等,总之,要求小组各成员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自己现在该做什么。

只有细致明确的分工,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学习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为使全体成员都有得到锻炼的机会,同时建立组内成员的平等关系,组内各角色实行轮换制,还要注意各角色的培训工作。

要秉着“人人参与,共同研究与提高”的原则,争取人人发言,都能提出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