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要整理Word下载.doc
《疾病概要整理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概要整理Word下载.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慢性阻塞性肺病
1.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典型症状加上一定时间(≥3月/年×
2年);
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
2.发病有关的最常见的细菌: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葡萄球菌。
3.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型:
单纯型和喘息型。
4.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
控制感染。
5.COPD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肺功能检查呈气流受限且不完全可逆可诊断为COPD。
6.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7.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痰液变为粘液脓性,咳嗽和痰量亦随之增加。
8.评价COPD最重要的指标:
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
9.COPD病程分期:
急性加重期(诱因如感染或气胸)和稳定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肺动脉高压标准:
静息时肺A平均压≥20mmHg,为显性肺A高压;
静息时肺A平均压<20mmHg,运动后>
30mmHg为隐性肺动脉高压。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实验室心电图检查最典型变化:
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肺型P波。
3.呼吸衰竭分类:
按动脉血气分类:
Ⅰ型:
PaO2<
60mmHg
Ⅱ型:
60mmHg+PaCO2>
50mmHg
按发病缓急分类:
急性、慢性;
按病变部位分类:
中枢性、周围性
4.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
呼吸困难。
5.诊断呼吸衰竭的主要依据:
动脉血气分析。
6.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O2<
60mmHg,或伴有PaCO2>
50mmHg。
支气管哮喘
1.根据过敏原吸入后哮喘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速发型哮喘反应(IAR)、迟发型哮喘反应(LAR)、双相型哮喘反应(DAR)。
2.外源性哮喘属Ⅰ型变态反应,表现为IAR;
内源性哮喘属Ⅲ型反应,表现为LAR。
肺炎球菌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
2.肺炎球菌肺炎病因(致病力):
多糖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3.肺炎球菌肺炎痰液颜色:
铁锈色痰。
4.确诊肺炎球菌肺炎的主要依据是:
病原菌检测。
5.治疗肺炎球菌肺炎的首选药为:
青霉素G。
抗菌药物标准疗程通常为14天,或热退后三天。
葡萄球菌肺炎
1.葡萄球菌肺炎致病物质主要是毒素和血浆凝固酶。
致病力可用血液凝固酶来检测。
2.葡萄球菌肺炎突出表现:
寒战、高热、谵妄等败血症症状。
3.早期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是治疗葡萄球菌肺炎的关键。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1.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致病机制:
细菌在肺泡内生长繁殖,引起组织坏死、液化,形成单个或多发性脓肿。
2.典型呈暗红色胶冻状稠痰。
3.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X线及CT检查特点:
其多呈大叶实变,好发于右上叶及双肺下叶。
4.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抗感染治疗:
首选静脉用头孢三代和氟喹诺酮类。
军团菌肺炎
1.军团菌肺炎特征性表现为肺外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军团菌肺炎最广泛的诊断方法: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3.军团菌肺炎抗感染治疗: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疗程10-14天。
厌氧菌肺炎
1.厌氧菌肺炎痰液奇臭,似臭鸡蛋味。
2.慢性厌氧菌肺炎感染者可见杵状指。
3.诊断厌氧菌肺炎的可靠依据是厌氧菌培养。
病毒性肺炎
1.病毒性肺炎病因:
成人-甲、乙流感病毒、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
支气管扩张
1.支气管扩张病因:
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2.支气管扩张典型症状:
咳嗽、咳大量脓痰、或伴反复咯血。
3.支气管扩张痰液静置后分层:
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粘液,中为混浊粘液,底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
4.支气管扩张X线胸片典型表现:
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有时可见“轨道征”。
肺栓塞
1.肺栓塞病因:
下肢和盆腔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首要原因。
2.临床表现:
肺梗死三联征(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3.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变化:
部分病例可出现SⅠQⅢTⅢ征(Ⅰ导联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q波及T波倒置);
其他心电图包括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
4.肺动脉造影为PTE诊断的金标准。
循环系统
1.心源性呼吸困难分类:
劳力性呼吸困难(劳累或活动时呼吸困难加重,休息时减轻);
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发生在夜间)。
2.一般认为心脏停止供血5秒就可以出现昏厥。
高血压(徐)
1.高血压的标准: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高血压心脏病:
左心室肥厚扩大,心衰。
3.小动脉病变是高血压病最重要的病理改变。
4.高血压诊断:
在不同时间测3次血压,取其平均值,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5.原发性高血压的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轻型高血压)
2级(中型高血压)
3级(重型高血压)
无其他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危险因素
极高危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
有并发症
6.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原则:
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使疗效增加而不增加不良反应。
心力衰竭(徐)
1.左心衰竭较早出现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
2.左心衰竭心脏体征:
基础心脏病体征、心脏扩大、舒张期奔马律(S3奔马律);
P2亢进;
相对性二闭(收缩期杂音);
交替脉和/或电交替。
3.右心衰竭的早期征象:
肝颈静脉逆流征阳性。
4.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
5.呼吸道感染是心力衰竭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6.心力衰竭的NYHA分级。
(见简答)
心律失常(臧)
心脏瓣膜病
1.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表现:
抬举性心尖搏动。
冠心病(臧)
心绞痛(臧)
1.心绞痛疼痛特点:
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
2.心绞痛部位:
胸骨后或心前区。
3.心绞痛发生时间:
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
4.心绞痛缓解方式:
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5.心绞痛诱发因素:
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寒冷。
6.心绞痛前驱和发作时症状:
便意、恶心、呕吐、乏力。
7.心绞痛简单分型:
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
8.变异性心绞痛发作年龄较轻,常在安静时发生,与劳动情绪无关,发作时ST段暂时性抬高,T波高耸,偶见T波倒置。
9.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消化系统
胃炎
1.胃炎根据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2.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3.确诊慢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
胃镜及活组织检查。
4.Hp检测:
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测Hp的金标准。
5.慢性胃炎按病理划分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6.胃壁细胞主要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消化性溃疡
1.部位:
胃和十二指肠。
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
2.溃疡黏膜损害超过黏膜肌层。
3.胃溃疡好发于青壮年,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年龄较迟。
4.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Hp感染。
5.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
6.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的特点是: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
7.GU是餐后疼痛。
8.DU是饥饿痛、夜间痛、空腹痛。
9.消化性溃疡并发症:
(最常见)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
10.幽门螺杆菌检测(hp检测):
分为侵入性试验(首选快速尿素酶试验)与非侵入性试验(复查首选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
11.消化性溃疡实验室检查中X线钡餐检查中对诊断有确诊意义的是:
龛影系直接征象。
12.消化性溃疡实验室检查首选最佳的方法是胃镜检查,有确诊价值。
13.不可以做钡餐检查的情况有:
穿孔、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1.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消化性溃疡(最常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损害、胃癌等。
2.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呕血与黑便。
3.上消化道出血者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
4.呕血与黑便的颜色:
出血量大、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呕血呈鲜红色或为血块;
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经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素,呕血呈咖啡色;
血红蛋白中铁与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大便呈柏油样;
出血量大、速度快,血液在肠内推进较快,大便可呈暗红甚至鲜红色。
5.消化性溃疡并发症中会引起呕吐宿食的是幽门梗阻。
6.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的估计:
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每日出血量50—100ml,可出现黑便;
胃内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
一次出血量<
400ml,可不引起全身症状;
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心、血管反应);
短期内出血量超过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7.急性大量失血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
8.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遇到休克,昏迷、血压下降等症状应立即补充血容量,总之,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应放在一切医疗措施的首位。
9.积极补充血容量的紧急输血指征是:
患者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
收缩压低于90mmHg;
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血细胞比容低于25%。
10.判断上消化道出血时是否停止呕血:
血压、血象、黑便等,不能从血氧饱和度判断。
细菌性痢疾
1.细菌性痢疾的致病菌为:
志贺菌属,是革兰阴性杆菌。
2.细菌性痢疾发生部位:
结肠。
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
3.临床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排脓血便。
4.痢疾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可引起感染性休克。
5.大便细菌培养是确诊慢性菌痢的手段。
6.急性菌痢的抗菌治疗首选喹诺酮类药。
伤寒
1.伤寒致病菌:
伤寒沙门菌,革兰染色阴性。
2.伤寒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3.伤寒重要的致病因素:
内毒素。
4.伤寒常见的并发症是肠出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
5.伤寒的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
6.伤寒实验室检查:
嗜酸粒细胞减少对诊断及对病情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免疫学检查:
肥大效应,O≥1:
80,H≥1:
160时有诊断价值。
8.伤寒的诊断:
检测伤寒沙门菌抗原、抗体。
9.伤寒确诊的方法:
培养检出伤寒沙门菌。
急性胆囊炎
1.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有关,胆红素结石与细菌感染有关。
2.诊断胆道疾病的首选方法:
B超检查。
3.各项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高度怀疑胆道疾病时,考虑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