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标准卫生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标准卫生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标准卫生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星级
饭馆(餐厅)
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
游艺厅、舞厅
酒吧、茶座、咖啡厅
10
体育馆
商场(店)、书店
旅客列车车厢、轮船客舱
飞机客舱
25
4.3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应符合表2的要求。
项目要求
PM10
细菌总数真菌总数
3
<
0.08mg/m
500cfu/m3
500cfu/m
-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不得检出
表2
送风卫生要求
4.4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应符合表
3的要求。
表3风管内表面卫生要求
积尘量
致病微生物
细菌总数
20g/m2
不得检出
2
100cfu/cm
真菌总数<
4.5空气净化消毒装置4.5.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原则上本身不得释
放有毒有害物质,其卫生安全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卫生安
全性要求
项目
允许增加量
臭氧
0.10mg/m
紫外线
5w/cm
(装置周边30cm处)
TVOC
0.06mg/m
0.02mg/m3
4.5.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
求。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的卫
生要求
5卫生检验5.1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送风及风管采用抽样法检验,
5.2
抽样数量根据系统设置、运行或风管清洗情况确定。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验方法见附录
A。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卫生安全性检验
5.6.1卫生安全性检验指标根据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安装位置确定。
562臭氧浓度的检验采用GB/T15438规定的紫外光度法或GB/T18204
规定的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法。
5.7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性能检验
5.8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消毒剂的评价采用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
规定的方法。
H。
5.9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的检验方法见附录5.10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微生物的检验方法见附录6本规范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附录A
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冷凝水及其形成的沉积物、软泥等样品中嗜肺军团菌的检验方法。
A1原理
待测水样经过滤膜或离心浓缩后,一部分样品经酸处理与热处理,
以减少杂菌生长,一部分样品不作处理。
将上述处理与未处理样品分别接种BCYE琼脂平板并进行培养,生成典型菌落并经生化培养和血清学实验鉴定确认则判定为嗜肺车团困。
A2主要仪器设备
A2.1平皿:
90mm
A2.10水浴箱
A3采样
A3.1采样容器:
可选择玻璃瓶或聚乙烯瓶,沉积物与软泥需用广口瓶,
容器均需螺口或磨口,用前灭菌。
A3.2采样量:
每个采样点依无菌操作取水样(或沉积物、软泥等样品)
约200ml。
A3.3中和:
经氯或臭氧等消毒的样品,采样容器灭菌前加入硫代硫酸
钠溶液以中和样品中的氧化物。
A3.4样品运输与贮存:
样品最好2天内送达实验室,不必冷冻,但要
避光和防止受热,室温下贮存不得超过15天。
A4方法与步骤
A4.1样品处理
A4.1.1沉淀或离心:
如有杂质可静置沉淀或1000r/min离心1min去除。
A4.1.2过滤:
将经沉淀或离心的样品通过孔径0.22〜0.45un滤膜过滤,
取下滤膜置于15ml灭菌水中,充分洗脱,备用。
A4.1.3热处理:
取1ml洗脱样品置50r水浴加热30min。
A4.1.4酸处理:
取5ml洗脱样品,调pH至2.2,轻轻摇匀,放置5min。
A4.2接种与培养:
取A4.1.2洗脱样品、A4.1.3热处理样品及A4.1.4
酸处理样品各0.1ml,分别接种GVP(平板。
将接种平板静置于CO培养箱中,温度为35~37C,CO浓度为2.5%。
无CO培养箱可采用烛缸培养
观察到有培养物生成时,反转平板,孵育10天,注意保湿。
A4.3观察结果:
军团菌生长缓慢,易被其它菌掩盖,需每天在体式镜
上观察。
军团菌的菌落颜色多样,通常呈白色、灰色、蓝色或紫色,也
在紫外灯下,有荧光。
板上生长而在L-半光氨酸缺失的BCYE®
脂平板不生长的则为军团菌
菌落。
A4.5嗜肺军团菌型别的确定:
应进行生化培养与血清学实验确定嗜肺
军团菌。
生化培养:
氧化酶(—/弱+),硝酸盐还原—,尿素酶—,明
胶液化+,水解马尿酸。
血清学实验:
用嗜肺军团菌诊断血清进行分型。
附录B
新风量检测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的检测方法一一风管法,即直接在新风管
上测定新风量。
B1原理
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处于正常运行或规定的工况条件下,通过测量新风管某一断
面的面积及该断面的平均风速,计算出该断面的新风量。
如果一套系统有多个新
风管,每个新风管均要测定风量,全部新风管风量之和即为该套系统的总新风量
(立方米/小时),根据系统服务区域内的人数,便可得出新风量结果(立方米
人?
小时)。
B2主要仪器
B2.1皮托管法
B2.2风速计法
B2.2.2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
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Co
B3检测断面和测点
B3.1检测断面应选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避开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B3.2测点位置和数量
测点选在各环
B3.2.1圆形风管:
将风管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
面积中心线与垂直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同心环数及测点数的确定见表B1。
直径小于0.3米、流速分布比较均匀的风管,可取风管中心一点作为测点。
气流分布对称和比较均匀的风管,可只取一个方向的测点进行检测。
表B1圆形风管的环数及测点数
B3.2.2矩形风管:
将风管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小块,各块中心
即为测点。
等面积小块的数量和测点数的确定见表B2。
表B2矩形风管的分块及测点数
B4检测步骤
B4.1风管截面面积测量
测定风管检测断面面积(F),分环或分块确定检测点。
B4.2皮托管法测定风速与风量
B4.2.1准备工作:
检查微压计显示是否正常,微压计与皮托管连接是
否漏气。
B4.2.2动压(Pd)的测量:
将皮托管全压出口与微压计正压端连接,静
压管出口与微压计负压端连接。
将皮托管插入风管内,在各测点上使皮托管的全压测孔正对着气流方向,偏差不得超过10°
测出各点动压。
重复测量一次,取平均值。
B423新风温度(t)的测量:
一般情况下可在风管中心的一点测量。
将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插入风管中心测点处,封闭测孔,待温
度稳定后读数。
B424新风量(Q的计算:
新风管某一断面的新风量按下式计算。
B4.3风速计法测定风速与风量
当风管内的动压值小于4Pa时,可用热电风速仪测量风速。
B4.3.1准备工作:
调节风速仪的零点与满度。
B4.3.2风管内平均风速()的测定:
将风速仪放入风管内,测定各测
点风速,以全部测点风速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B4.3.3新风量(Q的计算:
式中:
Q—新风量(m3/h)
F—风管截面面积(m2)
—风管中空气的平均风速(m/s)
附录C
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浓度的检测方法。
C1仪器
C1.1PM10检测仪器为便携式直读仪器。
C1.1.1检测仪器颗粒物捕集特性应满足Da50=100.5mg=1.50.1的
要求。
Da50—仪器捕集效率为
50%寸所对应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
g—仪器捕集效率的
几何标准差
C1.1.2检测仪器测定的重现性误差:
平均相对标准差小于7%
C1.1.3检测仪器与称重法比较,总不确定度(ROU不应大于25%
ROU=IbI+2IMVC
b—重量法与仪器法配对测定PM1C结果相对
误差的算术平均值
MVC—仪器法测定
PM10结果之间相对误差的几何平均值
C1.1.4仪器测定范围0.01~10mg/m。
C1.1.5检测仪器示值不是质量浓度的,须给出符合要求的质量浓度转
换系数(K)值。
C1.2仪器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检验与标定。
C2检测点布置
C2.1检测点在送风口散流器下风方向15~20cm处,根据检测点数量采
用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置。
C2.2送风口面积小于0.1m2的设置3个检测点,送风口面积在0.1m2以
上的设置5个检测点。
C3检测时间与频次
每个数据测定时间根据送风中PM1(浓度、仪器灵敏度、仪器测定
范围确定。
C4检测数据处理
C4.1对于非质量浓度示值的测定值,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将每次检测示
值转换为质量浓度。
C—质量浓度,mg/m
除本底值、基底值等后的示值)
R—仪器有效示值(扣
转换系数
C4.2送风口送风中PM1(浓度的计算
K—仪器的质量浓度
Cj-第j个测点、第i次检测值;
n-测点个数。
C4.3送风中PM1(浓度的计算
一个系统(a)的送风中PM1(浓度(Ca)按该系统全部
检测的送风口PM1(浓度(Cak)的算术平均值给出。
附录D
送风中微生物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
总数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方法。
D1送风中细菌总数
D1.1原理
用仪器法采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的细菌,计数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经35~37C、48小时培养所形成的菌落数,以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cfu/m3)报告。
D1.2方法与要求
D1.2.1采样点:
一般设在距送风口下风方向15~20cm处。
D1.2.2采样环境条件:
采样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转条件
下,并关闭门窗1小时以上,尽量减少人员活动幅度与频率,记录室内人员数量、温湿度与天气状况等。
D1.2.3采样方法
28.3L/min,在采样点采集5-15min。
D1.3培养
10g
氯化
5g
20g
蒸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