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种植方法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7680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草的种植方法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草的种植方法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草的种植方法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甘草的种植方法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甘草的种植方法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草的种植方法doc文档格式.docx

《甘草的种植方法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草的种植方法doc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草的种植方法doc文档格式.docx

地道药材genuinemedicinalmaterials

有历史记载,具有特定的种质的传统中药材,在特定的产区,用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生产的中药材。

3.2 

中药材生产基地productionbasefor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指具有一定规模、按一定程序进行药材栽培、药材初加工、包装、储存等生产过程的单位。

3.3 

芦头rhizoma

甘草种苗上着生顶芽的根头部分。

4 立地条件

4.1 土壤条件

甘草是钙质土的指示植物。

甘草适种土壤为风沙土、灌淤土、灰钙土、灰漠土、黄绵土、红粘土、黑垆土、轻盐渍土等。

甘草不宜在土质粘重、重度盐碱地及排水不良的土壤中种植。

4.2 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规定。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1992中的二级标准规定。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l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规定

4.3 种植基地

应远离工矿厂区和城镇,周围500m以内没有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3km之内没有污染源。

5 种子质量

5.1 种质

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Fisch.)为唯一使用种。

5.2 采种区域

应是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Fisch.)的道地产区,即以盐池、灵武、红寺堡为中心分布区的宁夏中部干旱、半干旱草原原生植被区,及周边的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等乌拉尔甘草产区。

异地调种,应进行检疫。

5.3 种子采集

8月中旬至9月下旬,果荚黄褐色时为适宜采种期。

取无病、无虫蛀、成熟的荚果,并充分晾晒。

5.4 种子脱粒

晾晒好的甘草荚果,碾压脱粒,去杂精选。

5.5 种子晾晒

选好的种子充分晾晒。

5.6 种子分装

晾晒合格后的甘草种子,定量分装入通透性较好的无毒无污染的种子专用包装袋。

5.7 种子分级

种子分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乌拉尔甘草种子分级标准

等级

纯度

(%)

千粒重

(g)

种子净度

发芽率(处理后)

一级

≥99.5

≥11.5

≥98.0

≥80.0

二级

≥99.0

≥11.0

≥95.0

≥70.0

三级

≥98.5

≥10.0

≥90.0

≥60.0

5.8 贮藏种子标准

种子质量标准应达到三级标准(含三级)以上,种子含水率≤8.0%。

5.9 种子贮藏

种子应干燥贮藏,并保持室内通风。

种子标签上应标明中文名、学名、净度、千粒重、纯度、产地、采集时间、生产单位以及库存编号。

5.10 种子害虫防治

甘草种子害虫防治措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Fisch.)种子害虫防治措施

甘草种子害虫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甘草种子小蜂

(Bruchophagusgtycelizae)

5月下旬甘草开花幼荚形成时,成虫出现,7月至8月种子成熟时,成虫从羽化孔钻出,转移到生育期较晚的豆荚上产卵,1年发生1.5代。

播种前做好种子筛选工作。

除去有虫的种子,减少小蜂的传播。

甘草制种田在盛花期或种子乳熟期用敌百虫或敌敌畏800倍~1000倍液喷施。

甘草豆象

(Bruchidiusptilinoides)

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甘草种籽内越冬,5月上旬成虫羽化,取食贮藏期的甘草种子,成虫也可取食甘草叶,当年未处理种子,越冬后虫蛀率达35%以上,贮藏二年高达77.4%。

防治重点在甘草种籽收获脱粒后入仓贮藏期,应定期用敌敌畏熏蒸剂熏蒸,特别是在4月至5月份仓贮种子成虫羽化期进行重点防治。

6 育苗

6.1 选地

育苗地宜选择有多年耕种史,无病虫或严重草害史,熟化土层厚,土壤肥力较好的沙壤或壤土地,且处于种植区或靠近种植区,交通方便,有防风林网的区域。

6.2 整地施肥

机械深翻20cm~30cm,精细耙耱。

同时结合整地均施腐熟农家肥3m3/667m2~5m3/667m2,磷酸二铵或复合肥30kg/667m2~50kg/667m2

6.3 种子处理

6.3.1 破种皮

甘草种子表皮为坚硬的蜡质层,须经破皮处理后才能吸水萌发。

通常用谷物碾米机处理法:

即调整机器磨片到合适间隙,碾磨2~3遍,以划破种皮且不碾碎种子为宜。

6.3.2 浸种

水地或墒情较好的育苗地,播前10h左右,用60℃~70℃左右热水倒入种子内,边倒边搅拌至常温,再浸泡2h~3h,控干水分,放置8h左右即可播种。

旱地或土壤墒情较差的育苗地,宜干籽播种,以避免因不能及时出苗致使浸过的种子“吊死”。

6.4 播种

6.4.1 播种时间

育苗最适宜时间为5月中、下旬。

6月上旬至8月上旬亦可播种,但当年不能出圃移植,宜翌年出圃。

6.4.2 播量

育苗播量为8kg/667m2~10kg/667m2。

6.4.3 播深

正常播深为2cm~4cm。

但土壤墒情较差时宜干籽浅播,以防雨后板结。

6.4.4 播种方法

6.4.4.1 宽幅撒播法

铲出深浅一致,宽20cm~25cm的水平沟,种子均匀撒入,然后间隔5cm~7cm开下一沟,开沟的同时将铲出的土撒覆盖于上一沟种子之上,依次开沟、撒种、覆土。

6.4.4.2 机械播种法

选择8行~12行的谷物播种机,播深3cm,行距8cm~10cm。

6.4.4.3 覆膜方法

覆膜方式适用于5月上旬播种。

其具体方法为:

苗床宽80cm~90cm,膜宽110cm,平铺,膜的两侧埋入土中,踩实。

同时应在膜面上每隔2m~3m,拦腰覆土,为防止大风揭膜。

出苗后及时放风练苗,以避免放风不及时或放风过急而造成生理性死苗。

6.5 苗地管理

6.5.1 灌水

6.5.1.1 苗床灌水

苗床灌水应视土壤墒情相应的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a)易造成板结的粘重土壤宜采用灌水后播种。

b)易干旱的沙质轻壤土宜采用播后灌水。

c)前期灌水不及时的地块宜直接干籽播。

6.5.1.2 苗圃(地)灌水

苗出齐后灌第2水,苗高10cm灌第3水,后期若干旱灌第4水,每次灌水定额为60m3/667m2~80m3/667m2。

同时应注意:

a)漏水漏肥的沙地应视干旱情况适时增加灌水次数。

b)灌水与降雨结合,控制灌水次数、灌水量。

c)渍水时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甘草苗因土壤含水率过高诱发病害。

d)年内没有起苗,可灌足冬水。

6.5.2 追肥

6.5.2.1 化肥

结合灌水每次追尿素10kg/667m2~15kg/667m2,全年2次~3次。

6.5.2.2 叶面肥

叶面肥宜选择磷酸二氢钾型叶面肥;

喷施时期以苗高10cm以上和幼苗分枝期为宜,全年2次~3次;

喷施浓度为20g~25g原药兑水15kg。

6.5.3 中耕

幼苗生长高度达10cm时,中耕,疏松土壤,深5cm;

生长期间每月1次。

6.5.4 除草

6.5.4.1 人工除草

人工除草应结合中耕进行,出苗期不宜除草,以免拔除杂草时,将甘草幼苗带出。

苗地杂草不宜超过10cm。

拔除的杂草应及时清理出苗地。

6.5.4.2 药剂除草

甘草药剂除草应符合附录A之规定。

6.5.5 苗期病虫害防治

6.5.5.1 甘草苗期病害

甘草苗期病害防治措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甘草苗期病害防治措施

病害名称

发生症状

生理性病害

田间为表现甘草苗成片死亡,部分子叶发白,呈灼伤状,根系完整,根部及根茎部未腐烂,拔苗时地上部与地下部不分离,根部表皮色泽同土壤色泽,无坏死状,死苗未有任何气味。

常发于雨后高温、气温陡降等气温变化异常天气,幼苗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上升或下降,根部吸水供应不上,导致幼苗失水,并产生生理性死苗。

选择熟化土壤,适期播种,加强出苗期田间管理。

立枯病

(RhizoctoniasolaniKuhn)

主要表现为幼苗根茎基部变褐色,根茎收缩细缢,直立枯死。

幼苗出土后即可受害。

多为种子受侵染出现种腐或幼苗枯死。

用恶霉灵或移栽灵防治,药量参考使用说明,间隔期3d-5d。

猝倒病

(PythiumultimumTrow)

主要表现为幼苗根茎基部水浸状,局部收缩细缢,猝倒死亡。

高温高湿造成幼苗根部发病。

防治方法同上。

6.5.5.2 甘草蚜虫(AphiscraccivoraUsana)

a)发生规律:

蚜虫多附着于叶片背面及嫩茎处,淡绿、褐绿或黑绿色。

5月~8月是发生期,局部地甘草植株受害较重。

b)防治时期:

根据田间局部蚜虫发生与监测情况进行防治。

c)防治措施:

吡虫啉1500倍液或20%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千虫克800倍液喷洒。

7 移栽

7.1 移栽时间

春季移栽的适宜时间为土壤解冻至5月上旬。

春移栽后缓苗时间较长,当年生长发育时间短。

秋季移栽的适宜时间为种苗完全停止生长至土壤完全封冻之前。

秋移栽后翌年春季缓苗早,生长期长,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7.2 种苗

7.2.1 苗龄和规格

种苗质量应为苗龄达到1年以上,生长量达到三级以上标准方可采挖移植。

移栽苗的分级标准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移栽苗的分级标准

标 准

规  格

长度(cm)

横径(cm)

一  级

>40

>1.0

二  级

35~40

0.7~1.0

三级

30~35

0.5~0.7

种苗根茎长度<30cm,横径<0.5cm为不合格苗。

7.2.2 起苗方法

7.2.2.1 起苗条件

起苗前1d~2d对土壤干旱硬实的苗地灌水,使土壤潮湿,种苗根茎吸足水分。

7.2.2.2 起苗方式

采用机械或人工起苗。

7.2.2.3 起苗要求

先贴苗开深沟,挖到甘草苗根下端,顺垄逐行采挖,不应拨苗,宜全苗、不断根。

7.2.3 分级打捆

起出地里的甘草苗,按标准分级打捆,根头朝一个方向每100株打一捆。

7.2.4 运输与假植

长途运输中应遮盖篷布,防止风干失水,同时还应注意通风,以防止种苗发热烂根。

种苗来不及运输或移栽时,不要长时间露天放置,应及时假植以防风干。

假植方法为潮湿土覆盖,不露出芦头及根部,若干土覆盖应立即适量浇水。

7.2.5 种苗检疫与药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