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第9章.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59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6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第9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经济法第9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经济法第9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经济法第9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经济法第9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法第9章.ppt

《经济法第9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第9章.ppt(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法第9章.ppt

2,第九章税收法律制度,本章要点税收的概念、特征税法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原则我国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等主要税种的具体规定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引例案例参见教材P242(资料来源:

张怡,何志明主编.税法案例教程.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第58、63页),3,第一节税收法律制度概述,一、税收的一般理论

(一)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和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按照税收法律的规定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二)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3)固定性(三)税收的职能

(1)财政职能

(2)经济职能(3)监督职能,4,第一节税收法律制度概述,二、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及特征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税法除具有一般法律规范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区别于其他法律规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参见教材P224

(二)税法的构成要素税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纳税主体、征税客体、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和违章处理(三)税法的基本原则

(1)税收法定原则

(2)税收公平原则(3)税收效率原则(4)实质课税原则,5,第二节流转税法律制度,一、增值税法律制度

(一)增值税的纳税人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二)增值税的税率和征收率参见教材P226(三)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和计征办法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额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四)增值税的免税参见教材P227,6,第二节流转税法律制度,二、消费税法律制度

(一)消费税的纳税人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二)消费税的税率消费税的税率,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比例税率;另一种是定额税率,即单位税额(三)消费税的计征办法(四)消费税的免税纳税人出口应税消费品,免征消费税;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7,第二节流转税法律制度,三、营业税法律制度

(一)营业税的纳税人营业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二)营业税的税率营业税的税率都采用比例税率(三)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和计征办法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四、关税法律制度

(一)关税的税率关税税率分为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参见教材P229

(二)关税的计征办法从价计征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完税价格关税税率从量计征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货物数量单位税额,8,第三节所得税法律制度,一、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三)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四)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法律规定关于税收优惠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9,第三节所得税法律制度,二、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三)税率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有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四)应纳税额的计算参见教材P232(五)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参见教材P232,10,第四节财产、行为、资源税法律制度,一、财产税法律制度

(一)房产税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

(1)纳税人

(2)征税范围(3)税率(4)应纳税额

(二)契税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1)纳税人

(2)征税范围(3)税率(4)计税依据(5)应纳税额,11,第四节财产、行为、资源税法律制度,二、行为税法律制度

(一)印花税1.印花税的纳税人2.征税范围3.税率4.计税依据5.应纳税额

(二)车船税

(1)车船税的纳税人

(2)车船税的征税范围(3)税率(4)应纳税额(三)车辆购置税

(1)纳税人

(2)征收范围(3)税率(4)应纳税额,12,第四节财产、行为、资源税法律制度,三、资源税法律制度

(一)纳税人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应税资源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

(二)征税范围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等7类(三)税率资源税采用差别定额税率(四)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代扣代缴应纳税额=收购未税矿产品的数量适用的单位税额,13,第五节税收征收管理法,一、税收征管法的法律适用

(一)客体适用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

(二)主体适用1.税务行政主体税务机关2.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3.有关单位和部门,14,第五节税收征收管理法,二、税务管理

(一)税务登记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它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是征纳双方法律关系成立的依据和证明,也是纳税人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

(二)账簿、凭证管理(三)纳税申报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为了履行纳税义务,就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出书面申报的一种法定手续,15,第五节税收征收管理法,三、税款征收

(一)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制度参见教材P240

(二)税收滞纳金征收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三)税收保全制度参见教材P241(四)税收强制执行制度参见教材P2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