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于同申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5591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于同申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于同申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于同申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于同申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于同申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于同申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于同申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于同申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经济学复习要点于同申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降低儿童死亡率5改善母亲健康6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8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

第二章

一、早期经济发展思想

(一)亚当•斯密的经济发展思想

1.国民财富增长的来源:

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两个条件:

专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口和资本的增加引起从事劳动的人数增加

2.强调资本积累的作用3.对外贸易有利于经济增长

4.经济政策与发展进程:

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是自由放任

(二)李嘉图的发展思想

1.国民财富增加的方式:

①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这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数量,还可以增加其价值。

②不增加任何劳动数量,而使等量劳动的生产效率增大——这会增加产品的数量,但不会增加其价值。

2.报酬递减对经济增长的约束:

①由于土地数量的有限、质量的差异,农业生产的报酬是递减的;

②就农业而言,技术的进步只能是短期地、间歇地提高生产,从长期上讲是不能扭转报酬递减的趋势。

③生产发展的长期趋势是:

工业生产的报酬渐增,农业生产的报酬递减

3.资本积累扩大是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

4.实行自由经济和贸易政策

5.经济增长的前景令人忧郁:

李嘉图将报酬递减规律视为约束经济增长的自然法则,从而得出利润率必然下降,经济增长必然停滞、社会静止状态必然出现,经济增长的前景是悲观的、令人忧郁的

(三)马尔萨斯的经济发展思想

①他分析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②提出了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生活资料以算术比率增加(按照马歇尔的解释其真意就是农业生产的报酬递减现象)和消费,不足引起经济停滞的思想。

(四)穆勒的经济发展思想

①他将经济规律分为两类:

生产规律,它是自然的、永恒不变的;

分配规律,受人类意志支配,因而是人为的、可以改变的。

②他集中分析了经济增长对投入要素价格的影响。

二、发展经济学的演变(20C40-50;

1943年-1960年,结构主义学派是主流)

(一)早期发展阶段:

①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论形成了早期发展经济学基础理论;

这一阶段影响较大的经济发展学说主要有: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

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②特点:

具有明显的反单一经济倾向;

认为其经济发展理论连同以此为根据的政策建议,可以适用于一切发展中国家;

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国家对外贸易保护的政策。

(二)第二发展阶段(20C60-70,激进主义,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三分天下)

特点:

Ø

强调经济发展目标的多维性;

重新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提倡外向型发展战略,强调外贸、外资的作用;

激进主义和依附理论兴起。

(三)第三阶段(20C70末至今,新古典主义一统天下,发展经济学死而不僵)

①比较有影响的理论和模型主要有: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国际贸易理论;

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经济发展中的寻租理论;

金融抑制理论;

资本倒流问题

②特点:

◆理论不断出现创新,使经济发展理论进一步深入发展,作为一门学科正走向成熟;

◆发展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联系更加紧密,趋向相互影响、交融发展;

◆自身发展细分化倾向,在发展经济学下出现若干相互独立的子学科;

三、发展经济学的流派

(一)结构主义学派

1.代表人物:

罗森斯坦一罗丹、纳克斯、普列维什、辛格、缪尔达尔。

活跃在50年代和60年代。

2.基本观点:

①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是只适合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不适合商品经济落后,市场化程度低下的发展中国家。

②理由: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不是一个自动均衡的体系,是具有刚性的不均衡结构

3.结构主义的基本模型

①二元经济模型(刘易斯):

建立在需求互补性概念基础上的平衡增长模型,考查了发展中国家内部结构缺陷。

②中心—外围理论(普拉维什):

考查外部结构缺陷对发展中国家的巨大负面影响

(二)新古典学派

鲍尔、瓦伊纳、哈伯勒、舒尔茨、迈因特、乔根森、巴拉萨、纽金特等

①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就象自然界没有飞跃一样,社会经济界也没有飞跃;

②劳动与资本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③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从而也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机制;

④国际自由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三)激进主义学派

阿明、弗兰克、伊曼纽尔(A.Emmanuel)等;

2.基本观点: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是状态是由不公正的世界秩序造成的

四.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课本P34)

 

第三章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1季度、1年、3年、5年、10年)内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或按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

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NI)及其人均数值来表示

2.经济发展,除了增长外,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变革。

经济发展要表现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的下降,制造业、公用事业、贸易金融、建筑和政府管理机构的比重相应增加,伴随着结构的变化,必须带来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教育程度、素质水平的提高,职业类型及其地理分布的变化。

(二)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1.增长是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增长又包含质量变化的概念,突出体现在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2.增长不是发展的充分条件

(三)经济增长理论

1哈罗德—多马模型

①这一模式认为,要使经济得到增长,必须有增加的投资(抵补前一阶段损耗的余额)(体现为资本品的增加)。

总资本存量的多少和GDP的大小之间存在着由技术水平决定的某种直接经济关系,这一关系被称为资本—产出比例(capital-outputratio),它表示1货币单位的产出需要增加多少货币单位资本的投入。

②基本假设:

a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用于消费又可以用于生产;

b.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两者比例固定不变(即两种要素之间不能相互替代);

c.规模报酬不变(或称为规模收益不变);

d.不存在技术进步。

③内容哈多模型的表达:

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储蓄倾向及资本—产出比所决定,即:

g=

g表示经济增长率,是国民收入增量与国民收入之比;

s表示储蓄倾向,表明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

K表示资本—产出比率,即投资系数或加速系数,它是指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量

④结论:

GNP的增长率是由国民储蓄和国民资本—产出比例共同决定的。

GNP的增长与储蓄率成正比,一定水平的GNP中储蓄率越高,GNP的增长率就越大。

GNP的增长率与资本—产出比例成反比,资本—产出比例越高,GNP的增长率就越低。

(注意:

上述因果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各年的供求均衡)

⑤哈多模型的意义:

a模型发展了凯恩斯理论;

b模型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用;

c模型为强调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d模型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

⑥局限性:

a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设是不合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之间可以替代的这一客观现实;

b模型过分强调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相对忽视了技术进步、知识与教育、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

c技术进步的中性的假设也被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所批评;

d强调持久的政府干预的结论带有浓厚的凯恩斯经济学的色彩,忽视了生产要素的可调整性,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2索洛—斯旺模型

①索斯模型的假设:

a资本与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产出比可以改变;

b规模收益不变,并且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c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价格机制起着主要调节作用;

d技术进步是中性的,不改变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即产出的规模不变。

②索斯模型的内容

(1)对于储蓄资源的分配

Sf(k)=

s=储蓄率,n=人口增长率,δ是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k=K/L=人均(劳均)资本量,△k=K的增加量,f(k)=Y/L=y=人均(劳均)产量

(2)人均储蓄的去向:

1.人均资本k的增加,每个人所配备的资本设备更多,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Capital-Deepening)

2.每一增加的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和用于弥补固定资产损耗的资本(n+δ)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Capital-Widening)

(3)经济增长的稳态:

要实现经济的稳态增长,即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

在稳态中,总产出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即经济增长率g=n。

如果△k=0,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

所以稳态条件是:

如图3~1所示,sf(k)与f(k)的形状相似,但是在其下方资本广化直线(n+δ)k通过原点,斜率为(n+δ)sf(k)与(n+δ)k的交点所对应的人均资本k1,人均产量y1

③索斯模型的意义:

a假定生产要素(资本与劳动)具有相互替代性;

b.强调市场机制(价格)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

c.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趋势;

d.突破了经济增长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唯资本论”的观点,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最重要的贡献”的观点。

④索斯模型的缺陷:

a模型中假定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可以任意替代,以便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实现均衡增长,是不切实际的。

b.模型中自由市场能够完全自动实现均衡的假定,多数早已为凯恩斯所否定,并且也与现实情况不符。

(四)新经济增长理论:

①基本思想:

a不应仅考虑未来几十年的增长,而且更应该揭示经济长期增长的机制和源泉;

b不应仅揭示某一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应研究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c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

d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的引入,其结果是资本收益率可以不变或递增,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率在长期可能单调递增。

e新经济增长理论重新阐明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的跨国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②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

a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局限。

b强调劳动分工制度的作用。

c对技术(或知识)内生化的论述将经济科学和信息时代结合起来。

d对国际经济问题重新认识,解释了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资本反向流动”的现象

③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

◆仍无法解决总量生产函数的问题。

◆并没有在生产理论上取得突破。

◆强调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的同时,忽视制度要素。

◆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