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5083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杂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经济计量学方法;

(4)发展经济学方法:

(5)区域论和周期论:

(6)社会学方法,(7)系统论方法。

所谈或详简,或我所不知而举疑,故日杂谈。

文献学和考据学方法

我国史学一向重视文献学的方法。

这方法的精神就是绝对尊重史料,言必有征;

用现代话说就是“论从史出”。

治史必自史料始,以占有史料为第一义,这是个好传统,初学者尤然。

文献学方法包括校勘、辨伪功夫。

又所论多宏观,故重典章制度。

同时,它包含归纳法,广征博引,力戒孤证。

在表达上,“让史料自己说话”,质朴、简洁、有力。

“多问阙疑”,史料既多,考据学随之而兴。

考据学至清代极盛。

清代考据学之大功在于它抵制了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推论,追求历史信息(文献)的本来面貌,故梁启超称其有实证主义精神;

又因清人逃避政治,能钩稽沉隐,无所避讳,即顾炎武所倡“实事求是”。

但清代学者考据的出发点不是事物,而是文字音义。

又所论多属微观,视野狭隘,流于繁琐。

或为文而文,示计实效。

盖原用于经学,治史反成缺点。

不过,文献学、考据学都是不断发展的。

至近代,受西方实证科学影响,己日益光大而重实效。

若陈寅恪,固考据学大师,其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文史考据之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

(《金明馆丛稿》)

我国历也文献至为丰富,史籍、地志之外,笔记、诗文、报刊等早已入史。

近又致力于档案、碑刻、民间文书之发掘。

历史档案浩若烟海,近年开发清刑部题本,已美不胜收,而其他尚少系统整理。

民间文书更是无穷宝藏。

若徽州档案、孔府档案、盛宣怀档案刚在利用,而散在各地的文契、租约、账册、书簿等都有待征集。

文献学、考据学内容日广,大有可为。

方法本身也将改进,资料库和电子计算机的利用即其一例。

总之,前途广阔。

单靠文献学、考据学方法亦有其弊。

正如列宁所说:

“社会生活现象极端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

”①这就不是论从史出,而是史随论走了。

因此,史料愈多,愈简要有科学的驾驭史料的方法。

这方法,首先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经济史的基本方法,其他方法之得失都要用它来衡量。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包括一系列原则和规律,不只是方法。

但是,如果我们不是写历史,而是研究历史,即研究一个未知领域或未决问题,不如把它看作方法。

这是因为,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

规律虽是客观存在,但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别的学科来说,可用作逻辑论证,如评某文学作品,可说它不符合历史规律。

但对研究历史本身来说,却不能这样。

如五种生产方式,可称为社会发展规律,但具体研究某民族历史时,缺奴隶社会者有之,缺封建社会者有之,缺资本主义社会者更有之。

这些“缺”正是研究的目的。

 

对于研究工作者来说: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足教义,而是方法”①。

“历史唯物主义从来也没有企附说明一切,而只是企求提出‘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

”②

这种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是什么呢?

我以为,其核心,也是我们在实践中用得最多的,就是历史辩证法。

辩证法思想来自人们观察自然现象的总结,即自然辩证法或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应用于研究社会川史”。

这本是恩格斯的意思,由斯大林明确说出③。

因而,钱学森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社会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相并列,这是很有见地的。

附带说,许多科学的方法部是来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

十八世纪培根、笛卡儿的实证主义和归纳逻辑,近代的计量学方法、系统论方法,都是首先应用于自然科学,然后移植于社会科学。

它们的科学地位也在这里。

辩证法也是这样,当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将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而不断发展。

但是,过去我们讲授历史唯物主义却很少讲辩证法,而把国家、阶级、阶级斗争当作主要内容。

这是因为,我们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截然分成两门课(这也作俑于斯大林),前者讲辩证法,后者就不讲了。

也因为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历史,是在民主革命战争中开始的,继之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这就很自然地突出了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这是1879年马克思发出的一个指挥革命行动的通告中说的。

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的发展,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意。

这个“本意”也招致不少误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变成“线性因果关系”,僵化了的公式。

恩格斯晚年,在1893年给弗·

梅林的信中说,马克思和他当初是着重从经济基础中“探索出”政治、法权等观念的,这样做是对的,因为当时是批判黑格尔等唯心主义。

但也因此犯了个错误,即忽视各种思想领域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并在历史上起作用。

因而他提出“归根到底是经济”的修正。

次年,在给符·

博尔乌斯的信中全面发挥了这一点:

首先,经济基础不仅是经济关系,而是包括全部技术装备和地理环境。

其次,“并不只有经济状况才足原因”,政治和意识形态都互相影响。

同时,经济并不是白发起作用,而是经过人的决策,“是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

原来,1890年他就提出历史是由人们的意志“合力”创造的理论,而人们的意志是由生活条件决定的④。

照恩格斯的说法,各领域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离经济愈远的领域,如纯思想领域,其曲线愈曲折。

但如划出各曲线的中轴线,则“研究的时期愈长,研究的范围愈广,这个轴线就愈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愈跟后者平行而进”。

这就是“归根到底”之义。

我们不妨试画如图I。

文学艺术的曲线起伏很大,几百年未必出一个诗圣。

科学发展则到卡八世纪才突飞猛进。

它们的中轴线则几乎平行了。

我想,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意。

第一,要承认各领域的相对独立性。

从这一点说,本来可以分别研究,如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等。

第二,又要有整体观、系统观。

它们是相互影响的,研究经济史也要看到政治、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更不能摆出一副“我是基础、我决定你”的架势。

“归根到底”是经济,但在一事一物上却未必。

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是这样,相互作用是辩证法的裴本原理,“反作用”其实就是作用。

象生产和交换也“都有多半是它自己的特殊规律”,又都互相制约和影响①。

重农轻商思想不能进入史学界。

总之,史学界头脑中经常保持辩证法,或可无虞。

经济计量学方法

经济计量学源于数理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已有百年历史,经济计量学也有数十年历史,我国现已用于计划和管理。

但经济计量学用于历史研究,还是六十年代以来的事。

它兴于美国,目前也以美国为独盛,在欧洲和日本史学界并非主流。

经济计量学用于历史研究有很大局限性。

原来计量学用于现实经济,目的在设定最佳模式,选出最佳方案。

用于历史则不行。

历史不能选择,也不能假设。

美国曾有人用反拟法(Contrafactureapproach)研究美国早期历史,结果不住。

又因历史不能用实验或模拟办法取得所需数据,只能用已有统计和估计,不仅研究的时间多限于近代,范围也受限制。

目前所用,大多只是回归分析(Regressionanalysis)和相关分析(Correlationanalysis)二法,回归分析又多限于单元线性。

线性回归是用一直线来表达两组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其原理见图Ⅱ。

该图录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实即原来统计学中的宣线趋势方法。

图中曲线是1895-1913年新设厂矿历年投资的指数(X为时间,Y为投资指数),AB线则为历年投资变化(在此为增长)的趋势。

在计量学中,AB线的含义已不尽为趋势,它称为回归线,即变化的理论值。

其方程是:

Y=a+bx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b是回归系数,即回归线的斜率;

a是常数,即X=0时Y的值。

有若干(最好20个以上)X和Y的经验数据,即可用段小平方法(公式略》求出a和b的值。

而在经济史中,时间常为重要因素,故可将上式改为时间方程,即(Y=a+bt)t为时间(如年),b则变成速率(如年率)。

美国学者赵冈从孔府档案中得出1736--1775年议上县梅花庄麦、豆、高架、杂粮的历年产盘,用上式(他还加上一个平均为0的分布变量e)算出这期间亩产量Y的平均变化率b:

麦、豆、高梁的b均为-0.04强,即平均每年下降4%,杂粮的b达-0.09。

其他用法,如LorenBrandt计算上海粮价Ps与国际市场粮价Pi变化的关系,方程为Ps=a+blP1+b2R+e其中R是汇率(因国内粮价用银,国际市场用金),c是平均为0的分布变量。

他用1876--1930年逐年Ps、Pi、R的数值(实际计算时用对数1n),得出b1=1.10;

b2=-0.98。

即上海粮价受国际粮价升降的作用和受汇率变动的作用(银价降粮价升,故为负数)都很大,以此论证上海粮价“整体化”于国际市场。

线性回归方法,计算并不困难,但其适宜性在于对资料的理解、运用,这仍有赖于定性分析。

如上述新设厂矿之例,因每年之新投资并非当年消耗掉(与产量、交易量性质不同),若用资本存鼓(前期的资本+当年投资-当年折旧)或资本集成(Capitalformation,即当年投资-当年折旧)为Y,则b值要低得多。

后例国内外粮价,因未计入粮食进口量,结论尚感不足。

青年学者吴柏均,同样用回归分析,发现国内外粮价与实际进口之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口岸、不同粮种(米或麦及面粉)都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从进口数量、倾销政策、市场的垄断性等方面来解释。

再如我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价格剪刀差(国外称Termsoftrade),不乏有人研究。

但同是用1866――1936年南开指数,美国学者侯继明的计算是Y=76+0.44X,速率为每十年4%强;

而RalphHuenemann之计算是Y=58.32+0.94X,速率为每十年9%强。

我对这问题是分阶段观察:

剪刀差扩大时期中国吃亏,逆剪刀差时中国受益,两相比较才有意义。

又如工业发展速度,是研究较多的问题。

美国学者章长基估计1912――1936年工矿业产值的年增长率为9.4%;

ThomasRawski估计同期制造业的年增长率为12.7%;

因所用代表产品不同。

我以为,既无全面材料,还不如分行业考察为妥。

总之,计量学虽定量,却未定死,要根据条件运用,才能有用二,现在谈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是找出两系列变景之间相互关联的密切程度,其原理见图Ⅲ。

该图取自RobertHartwell对明代里甲制的研究。

每里户数并非按规定的110户,因非农业人口不入里。

图Ⅲ是许州7个县的里数X与户数Y的相关图;

从7个点的位置可见里数与户数关系颇为密切。

X与Y的密切程度即相关系数,通常用r(或r2)表示。

若r=1,则各点在一直线上,毋需论证。

若r=0,则两者无关系。

若r为负数,则为负相关《如价格愈高销量愈小之类》。

上述7县里数与户数之相关系数经计算(公式略)r=0.99,即密切度达99%。

而广东13个县,其r=0.96;

陕西23个县,r=0.94。

相关分析的应用拖围很广。

一般说,凡作回归分析,同时即可得出相关系数,不能作回归分析者,亦常可作相关分析。

问题是要有大量的连续性数据。

因而目前所见,以用于人口、外贸、物价之研究者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