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培训教材——《基础理论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9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7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建筑培训教材——《基础理论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绿色建筑培训教材——《基础理论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绿色建筑培训教材——《基础理论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绿色建筑培训教材——《基础理论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绿色建筑培训教材——《基础理论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建筑培训教材——《基础理论知识》.docx

《绿色建筑培训教材——《基础理论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培训教材——《基础理论知识》.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建筑培训教材——《基础理论知识》.docx

基础理论知识

绿色建筑工程师执业岗位技术能力培训教程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目 录

基础理论知识 I

绿色建筑工程师执业岗位技术能力培训教程 I

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论 1

第一节绿色建筑的定义 1

一、绿色建筑概述 1

二、绿色建筑的定义 1

三、绿色建筑的内涵 3

四、发展绿色建筑是历史的必然 4

第二节绿色建筑溯源 6

一、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 6

二、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 9

第三节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 15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 15

二、绿色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 17

三、发展绿色建筑的途径 17

第四节绿色建筑管理的内涵 19

一、技术管理 20

二、设计管理 21

三、施工管理 22

四、运营管理 23

第五节绿色建筑应遵循的原则 24

参考文献 1

第二章绿色建筑费用效益分析 1

第一节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含义 1

第二节绿色建筑增量费用 2

一、绿色建筑增量费用的概念 2

第三章绿色建筑技术集成 6

第一节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体系 6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第一章绿色建筑概论

第一节绿色建筑的定义

一、绿色建筑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居民的收入逐年增加。

人们最关注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之后,便开始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环境却遭受到严峻的考验。

长期以来,社会的发展都遵循着“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最终使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逐步恶化,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泛滥等环境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社会要发展,时代要进步。

环境问题的恶化迫使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好好考虑一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问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能够给居民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居住条件,绿色建筑便应运而生。

有些人认为绿色建筑应该是那些高投入、高智能化等堆积起来的以科技发展为基础的生活建筑;也有些人认为绿色建筑应该是那种根植于大自然,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的,在充满混凝土的城市里是很难见到的建筑;也有人认为绿色建筑无非就是室外多建些草坪、多种些树而已。

其实不然,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

绿色建筑只是一种对这种环境友好型建筑体系的称谓。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

征。

所谓绿色建筑不仅要能够提供舒适而安全的室内环境,同时应具有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良好的建筑外部环境,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二、绿色建筑的定义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以及人均资源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绿色建筑还没有一个共同的表述。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简称EPA或USEPA)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

“Greenbuilding(alsoknownasgreenconstructionorsustainablebuilding)isthepracticeofcreatingstructuresandusingprocessesthatareenvironmentallyresponsibleandresource—efficientthroughoutabuilding,slife—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cycle:

fromsittingtodesign,construction,operation,maintenance,renovation,anddeconstruction.Thispracticeexpandsandcomplementstheclassicalbuildingdesignconcernsofeconomy,utility,durability,andcomfort.”即在整个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建筑材料的开采、加工、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的过程)中,从选址、设计、建造、运行、维修及拆除等方面都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对环境负责。

此定义

从全寿命周期出发来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环境的友好相处。

而英国研究建筑生态的BSRIA中心把绿色建筑界定为:

“Thecreationandresponsiblemanagementofahealthybuiltenvironmentbasedonresourceefficientandecologicalprinciples.”即一个健康的建筑环境的建立和管理应基于高效的资源利用和生态效益原则。

此定义则是从建筑的建设以及管理角度来界定,强调了资源效益和生态原则以及健康环境的要求。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建筑节能研究所(BEER)对绿色建筑有如下定义:

“Agreenapproachtothebuiltenvironmentinvolvesaholisticapproachtothedesignofbuildings.Alltheresourcesthatgointoabuilding,betheymaterials,fuelsorthecontributionoftheusersneedtobeconsideredifasustainablearchitectureistobeproduced.Producinggreenbuildingsinvolvesresolvingmanyconflictingissuesandrequirements.Eachdesigndecisionhasenvironmentalimplications.”。

绿色建筑环境

的设计是一个建筑物的整体设计。

可持续建筑要综合考虑到所有资源,无论是材

料、燃料或使用者本身。

绿色建筑涉及到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设计的每一环节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且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6年6月1日颁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该定义强调了绿色建筑的

“绿色”应该贯穿于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从原料的开采到建筑物的拆除的程)。

各国对于绿色建筑的阐述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基本上认同了绿色建筑的三个主题,即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这三个基本主题也为世界各国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了一个标准。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三、绿色建筑的内涵

从绿色建筑的定义上看,绿色建筑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四点,一是节约资源, 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众所周知,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而资源的储量却是有限的,所以就要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据统计,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 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所以保护环境也就成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 三就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一切的建筑设施都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生活,绿色建筑同样也不例外。

可以说,这三个词就是绿色建筑概念的缩影:

“健康”代表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节约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适用”则代表节约资源,不奢侈浪费,提倡一个适度原则;“高效”则代表着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这就要求实现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提高 绿色建筑的技术含量;四是与自然和谐共生。

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也是绿色建筑的价值理念。

绿色建筑在规划、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在建筑物建造和使用 过程中,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节能型的材料、器具、产品和技术,在保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幅度减小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供暖、制冷、照明等能耗问题;在满足人们对建筑物舒适性需求(冬季室温在18度以上,夏季室温在26度以下)的前提下,达到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能源利用率得以提高的目的;在拆除后也能使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因此,绿色建筑也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采用相关的绿色建筑技术,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

与绿色建筑相近的几个概念,包括“节能建筑”、“智能建筑”、“低碳建筑”

、“生态建筑”和“可持续性建筑”等等。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

绿色建筑的内涵包括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而节能建筑只强调节约能源的概念。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

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 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重要的实施手段和方法。

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也是全面实现绿色建筑的必由之路。

绿色建筑强调的是结果,智能建筑强调的是手段。

在信息与网络时代,迅速发展的智能化技术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尽可能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生活空间,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低碳建筑侧重于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强调采取一切可能的技术、方法和行为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 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 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 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因此,它是以生态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为价值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生态工程和建筑形式。

可持续性建筑关注对全球生态环境、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影响;关注建筑本身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即从材料开采、加工运输、建造、使用维修、

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各个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对外部的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