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4772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集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

D.共源电路E.共漏电路

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

,输出电阻Ro<100,第一级应采用,第二级应采用。

解:

(1)A,A

(2)D,A(3)B,A(4)D,B

(5)C,B

三、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

A.电阻阻值有误差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D.电源电压不稳定

(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

(3)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克服温漂B.提高输入电阻C.稳定放入倍数

(4)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

A.差B.和C.平均值

(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将使电路的。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

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

(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A.电压放大倍数大B.不失真输出电压大

C.带负载能力强

(1)C,D

(2)C(3)A(4)A,C(5)B

(6)C

四、电路如图PT3.4所示,所有晶体管均为硅管,β均为60,

=100Ω,静态时|UBEQ|≈0.7V。

试求:

(1)静态时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电流。

(2)若静态时uO>0,则应如何调节Rc2的值才能使uO=0V若静态uO=0V,则Rc2=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

图T3.4

(1)T3管的集电极电流

IC3=(UZ-UBEQ3)/Re3=0.3mA

静态时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电流

IE1=IE2=0.15mA

(2)若静态时uO>0,则应减小Rc2。

当uI=0时uO=0,T4管的集电极电流ICQ4=VEE/Rc4=0.6mA。

Rc2的电流及其阻值分别为

电压放大倍数求解过程如下:

习题

3.1判断图P3.1所示各两级放大电路中,T1和T2管分别组成哪种基本接法的放大电路。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于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P3.1

(a)共射,共基(b)共射,共射(c)共射,共射

(d)共集,共基(e)共源,共集(f)共基,共集

3.2设图P3.2所示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均合适,分别画出它们的交流等效电路,并写出

、Ri和Ro的表达式。

图P3.2

(1)图示各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如解图P3.2所示。

(2)各电路

、Ri和Ro的表达式分别为

图(a)

图(b)

图(c)

图(d)

解图P3.2

3.3基本放大电路如图P3.3(a)(b)所示,图(a)虚线框内为电路Ⅰ,图(b)虚线框内为电路Ⅱ。

由电路Ⅰ、Ⅱ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如图(c)、(d)、(e)所示,它们均正常工作。

试说明图(c)、(d)、(e)所示电路中

(1)哪些电路的输入电阻比较大;

(2)哪些电路的输出电阻比较小;

(3)哪个电路的

=

最大。

图P3.3

解:

(1)图(d)、(e)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较大。

(2)图(c)、(e)所示电路的输出电阻较小。

(3)图(e)所示电路的

3.4电路如图P3.1(a)(b)所示,晶体管的β均为50,rbe均为1.2kΩ,Q点合适。

求解

、Ri和Ro。

在图(a)所示电路中

在图(b)所示电路中

3.5电路如图P3.1(c)(e)所示,晶体管的β均为80,rbe均为1.5kΩ,场效应管的gm为3mA/V;

Q点合适。

在图(c)所示电路中

在图(e)所示电路中

3.6图P3.6所示电路参数理想对称,β1=β2=β,rbe1=rbe2=rbe。

(1)写出RW的滑动端在中点时Ad的表达式;

(2)写出RW的滑动端在最右端时Ad的表达式,比较两个结果有什么不同。

图P3.6

(1)RW的滑动端在中点时Ad的表达式为

(2)RW的滑动端在最右端时

所以Ad的表达式为

比较结果可知,两种情况下的Ad完全相等;

但第二种情况下的

3.7图P3.7所示电路参数理想对称,晶体管的β均为50,

=100Ω,UBEQ≈0.7。

试计算RW滑动端在中点时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IEQ,以及动态参数Ad和Ri。

图P3.7

RW滑动端在中点时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分析如下:

Ad和Ri分析如下:

3.8电路如图P3.8所示,T1管和T2管的β均为40,rbe均为3kΩ。

试问:

若输入直流信号uI1=20mv,uI2=10mv,则电路的共模输入电压uIC=差模输入电压uId=输出动态电压△uO=?

图P3.8

电路的共模输入电压uIC、差模输入电压uId、差模放大倍数Ad和动态电压△uO分别为

由于电路的共模放大倍数为零,故△uO仅由差模输入电压和差模放大倍数决定。

3.9电路如图P3.9所示,晶体管的β=50,

=100Ω。

(1)计算静态时T1管和T2管的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电位;

(2)用直流表测得uO=2V,uI=若uI=10mv,则uO=

图P3.9

(1)用戴维宁定理计算出左边电路的等效电阻和电源为

静态时T1管和T2管的集电极电流和集电极电位分别为

(2)先求出输出电压变化量,再求解差模放大倍数,最后求出输入电压,如下:

△uO=uO-UCQ1≈-1.23V

若uI=10mv,则

3.10试写出图P3.10所示电路Ad和Ri的近似表达式。

设T1和T2的电流放大系数分别为β1和β2,b-e间动态电阻分别为rbe1和rbe2。

图P3.10

Ad和Ri的近似表达式分别为

3.11电路如图P3.11所示,T1和T2的低频跨导gm均为2mA/V。

试求解差模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

图P3.11

差模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分别为

Ad=-gmRD=-40

Ri=∞

3.12试求出图P3.12所示电路的Ad。

设T1与T3的低频跨导gm均为2mA/V,T2和T4的电流放大系数β均为80。

图P3.12

首先求出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变化量,然后求解差模放大倍数。

,若rbe=1kΩ,则Ad=-540。

3.13电路如图P3.13所示,T1~T5的电流放大系数分别为β1~β5,b-e间动态电阻分别为rbe1~rbe5,写出

图P3.13

、Ri和Ro的表达式分析如下:

3.14电路如图3.14所示。

已知电压放大倍数为-100,输入电压uI为正弦波,T2和T3管的饱和压降|UCES|=1V。

(1)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输入电压最大有效值Uimax为多少伏?

(2)若Ui=10mv(有效值),则Uo=?

若此时R3开路,则Uo=若R3短路,则Uo=

P3.14

(1)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为

故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输入电压最大有效值Uimax

(2)若Ui=10mV,则Uo=1V(有效值)。

若R3开路,则T1和T3组成复合管,等效β≈β1β3,T3可能饱和,使得uO≈-11V(直流)。

若R3短路,则uO≈11.3V(直流)。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一、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A.可获得很大的放大倍数B.可使温漂小

C.集成工艺难于制造大容量电容

(2)通用型集成运放适用于放大。

A.高频信号B.低频信号

C.任何频率信号

(3)集成运放制造工艺使得同类半导体管的。

A.指标参数准确B.参数不受温度影响

C.参数一致性好

(4)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

A.减小温漂B.增大放大倍数

C.提高输入电阻

(5)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

A.共射放大电路B.共集放大电路

C.共基放大电路

(1)C

(2)B(3)C(4)A(5)A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

”表示判断结果填入括号内。

(1)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UIO是两输入端电位之差。

(2)运放的输入失调电流IIO是两端电流之差。

(3)运放的共模抑制比

()

(4)有源负载可以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

(5)在输入信号作用时,偏置电路改变了各放大管的动态电流。

(2)√(3)√(4)√(5)×

三、电路如图T4.3所示,已知β1=β2=β3=100。

各管的UBE均为0.7V,试求IC2的值。

图T4.3

分析估算如下:

μA

四、电路如图T4.4所示。

图T4.4

(1)说明电路是几级放大电路,各级分别是哪种形式的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差放……);

(2)分别说明各级采用了哪些措施来改善其性能指标(如增大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1)三级放大电路,第一级为共集-共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第二级是共射放大电路,第三级是互补输出级。

(2)第一级采用共集-共基形式,增大输入电阻,改善高频特性;

利用有源负载(T5、T6)增大差模放大倍数,使单端输出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近似等于双端输出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同时减小共模放大倍数。

第二级为共射放大电路,以T7、T8构成的复合管为放大管、以恒流源作集电极负载,增大放大倍数。

第三级为互补输出级,加了偏置电路,利用D1、D2的导通压降使T9和T10在静态时处于临界导通状态,从而消除交越失真。

五、根据下列要求,将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