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体育场馆运营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目前我国体育场馆运营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前我国体育场馆运营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随着国家和各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对体育事业更加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公共体育设施的体育场馆投入不断加大。
从我们所调研的省市来看,各省市近年来都对大型的体育中心进行了更新换代,从国家到地方近几年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资金、建设数量都是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
这有力地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力度的增大改善提高了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数量还是建设投资规模,政府仍是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主体。
(二)、社会投资逐渐增加,推动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
目前,社会各界投资体育场馆热情高涨。
在一些地方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成为了体育场馆建设的新渠道,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以江苏省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为例,该会展中心由民营企业独立投资11.54亿元人民币建设,建成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全国范围讲,民营资本投资建设体育场馆成为了政府投资建设的有益补充,对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62个高尔夫球场中,有130个由民营或外资企业投资建设;
另外健身房、游泳馆、网球场、保龄球馆等体育场馆也成为民营或外资企业热衷的投资项目。
此外,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代表的,以大型国资企业作为场馆投资建设主体的模式成为我国场馆建设投资的新形式。
奥运场馆投资巨大,国家为了减轻投资管理的财政负担,尝试由大型国资企业中信集团等四个公司组成投资管理股份公司,对“鸟巢”、“水立方”等场馆进行投资管理,国家给予30年经营权。
在场馆建设初期投资方便提出“后奥运的场馆经营管理”课题,有效促进了场馆投资与赛后开发利用相互结合。
(三)、规划和建设理念不断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建体育场馆的数量逐年增加,国家和地方更加重视体育场馆规划和建设,新理念不断出现,各地逐步做到了五个结合:
一是体育场馆的规划和建设与当地
(2)税收和能源费用问题
虽然体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已经非常明确,但是由于体育场馆在服务竞赛、健身和开展多种经营时有收费行为,各地财税部门便将体育场馆作为商业企业而收取多种税费。
经我们调查,税费种类计有:
营业税、房产税、原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城建费、教育附加费、文化事业建设费等十种左右。
许多地方对体育场馆的能源使用费也完全按商业标准收取。
体育场馆的开放运营需要人力、水电和维护等各种成本支出。
为保障场馆的公益性质,场馆常常采取低收入措施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但是目前的税收和能源费用已成为场馆公益性运营的沉重负担,甚至导致场馆无法正常开放,有的只能“关门了之”。
(3)缺乏促进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政策
利用体育场馆的附属资源开展多种经营,以达到“以商养体,良性循环”的目的应是值得倡导和鼓励的。
目前世界体育场馆建设发展已经进入第五代体育场馆的时代。
即公共部门接受靠体育场馆本身很少盈利这一事实,以体育场馆的竞赛、健身功能为主、向观光旅游、餐饮娱乐、购物休闲、会议展览等全方位商业服务发展。
但是在我国很多地方“以商养体”的经营模式却还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
目前,各级政府对体育工作的要求与期望很高。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得不到对体育场馆公益事业的政策支持,使体育场馆难以生存发展。
其后果是背离了城市建设体育场馆的目的、弱化了体育场馆为群众健身的社会功能、缩短了体育场馆的使用生命周期、制约了体育场馆的可持续性发展。
2、人才问题——缺乏场馆建设和运营专业人才
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中需要既懂体育运动规律又懂场馆建设和运营规律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这类人才缺乏,人才队伍不稳定,直接影响了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的质量。
(1)体育工艺技术人才
体育场馆是建筑专业与体育专业完美结合的产物。
但是在场馆建设中却经常发生建筑人才不懂体育,体育人才不懂建筑的尴尬局面。
目前正式批准的体育运动项目为99项,各项目之间对竞赛场地和建筑的功能要求差异极大,在建筑实践中,需要一批既懂建筑又能熟练掌握这些体育功能要求的人才。
该类人才我们称之为体育工艺技术人才。
体育工艺技术是融合了建筑和体育两个专业的边缘学科,体育工艺技术是体育建筑的核心技术,达不到技术要求的体育场馆即使投资再大也不能称其为合格的体育建筑。
例如:
有的地方建设场馆由于不重视体育工艺技术,建成后不能用于正规竞赛,也有的造成多次返工,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
因此在体育场馆建设中,培养体育工艺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
(2)体育场地施工技术工人
体育场地的施工是一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专业,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运动场地的功能质量,但是我国不但没有对其进行职业鉴定,也没有培训技术工人的任何机构。
建设部颁发的《体育场地建筑承包企业资质标准》中也没有制定对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
因此竞赛场地存在施工质量的问题较为普遍。
如:
塑胶跑道属高档运动场地,但是跑道的裂缝、起鼓和脱层等质量问题非常普遍。
更严重的是某大学新建的塑胶跑道只使用四个月便由于全部鼓起而报废,成为使用寿命最短的塑胶跑道。
不但造成巨大浪费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3)场馆运营管理经理人
体育场馆经理人需要具备策划、组织、管理等综合素质,首先能够根据当地群众的年龄、性别、爱好策划服务项,以保证场馆正常运营的经济效益;
同时又要满足大多数群众的健身需求以体现场馆的公益性性质;
另外还需维持场馆的安全使用寿命。
目前我国这方面专业经理人才非常缺乏,这也是影响体育场馆运营效益的重要因素。
(4)场馆维护技术工人
该项人才的职业鉴定工作已经由总局人力资源中心完成,并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目前正在进行培训试点工作。
3.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优化
很多公共体育场馆属于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集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于一体,存在职责不分、管办不分的现象。
经营机制尚未根本转换,经营者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
管理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
现代化服务意识尚未建立,发展后劲不足。
因此,我们要巩固和扩大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积极成果,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继续改革和完善体育场馆的现代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三、对场馆建设与运营问题的初步建议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时期,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新的动力。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奥运建设工地时,也对场馆的赛后运营问题极为关注。
统筹促进体育场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体育场馆在服务于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服务于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于国民素质提高中的独特作用,是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的关键所在。
因此,根据我们的调研,对如何抓住机遇促进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公共体育场馆定位,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1、明确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定位
根据国家颁布的《体育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
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的体育馆、场地和设备是公共文化设施。
公共体育场馆属于公益性设施,体育场馆的经营是为了维护场馆可持续性发展的成本,其经营收入主要用于体育场馆的再发展。
因此,对体育场馆的经营是为促进体育场馆功能的发挥、实现其社会效益、促进体育场馆可持续性发展的公益性事业。
2、制定对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配套的扶持政策
限于目前体育健身和竞赛表演市场不成熟,体育场馆经营不能维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建设、维护好公共体育场馆是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建议政府制定对公共体育场馆公益事业相配套的扶持政策:
促进体育场馆建设的投融资优惠政策,保障体育场馆维护保养的资金保障政策,以及降低运营成本的税收和能源费用政策等等。
3、建立“公共体育场馆发展基金”
建立由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力量资助的“公共体育场馆发展基金”,使国外保障公共体育场馆维护发展的成功经验。
参照国外成功的经验,我们号召各级政府建立“公共体育场馆发展基金”。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该基金由以下五部分资金组成:
列入计划的政府财政拨款、场馆缴纳的税费(通过先征后返的形式投入基金)、一定比例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以及社会赞助费和捐赠。
维修基金与体育彩票公益金一样,由政府财政部门掌控,专款专用,以确保体育场馆建设与维修的良性发展。
(二)科学统筹体育场馆布局,合理规划体育场馆规模
1、合理规划不同规模体育场馆建设布局
发达国家一百多年体育场馆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表明,体育场馆的建设必须遵循体育场馆建设的规律,量力而行,适度建设。
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要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
二是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是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要与全民健身体系的建设相适应。
目前对体育场馆的科学布局可以从全国层面上根据我国经济带发展格局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将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布局在人口密集、信息发达的大型核心城市,以保证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益。
2、重点发展社区体育中心建设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基本完成了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具备了承接高水平比赛的能力,因此体育部门应立足于对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的维护与利用。
据测算到2008年我国每万人体育场地7.9个的拥有量距美、日等发达国家每万人200个数量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建议国家制定相关标准,适度规划各级城市体育场馆的建设规模,加强大型体育场馆工程的论证,鼓励建设多功能、经济、适用的社区型体育中心,真正做到为全民健身服务。
3、建立《城市体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要改变场馆规划、建设中的问题,政府的责任是不能替代的。
因此我们建议制定《城市体育场馆综合效益指标体系》,将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数量、新建场馆的体育功能质量、保证体育良性发展的管理政策和为群众健身服务水平等内容作为评价各级政府体育部门主要内容,以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
(三)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和促进体育场馆行业科学发展。
1、传达场馆呼声,做好政府助手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各类行业协会在这一时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了大批体育场馆,在经济社会的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场馆建设与运营中暴露出了很多共性问题,这迫切需要一个民间行业协会进行协调。
中国体育场馆协会应需而成立,积极发挥协会的作用可以搭建好政府与场馆之间的桥梁,既可以传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