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骨科手术常识Word文件下载.docx
《临床医学骨科手术常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骨科手术常识Word文件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致残手术之前,向病人讲清术后假肢的安装使用与功能及生活能力的程度,介绍有关效果理想的病例,增强自信心。
4、
对无法根治的姑息手术,其预后情况只能向家属说清楚,以取得理解。
【术前指导】
饮食:
(1)
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粗纤维、维生素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多饮水,以保证营养供给,并保持大便通畅。
(2)
一般手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以防止在麻醉手术过程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
活动与休息:
卧硬板床,以预防骨折后骨折端刺伤血管、神经肌肉而加重损伤。
脊柱结核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以预防病变组织压迫脊髓而致瘫痪或病情加重。
特殊检查指导:
磁共震检查常用于检查脊髓和软组织损伤及病变情况。
检查前,应除身上的金属物如项链、手表、骨牵引针等,以免相互干扰。
特殊治疗指导:
高压氧治疗常用于外伤后肢体血运不良或神经营养障碍之病人。
进入氧舱前,应穿纯棉制品,拿掉身上所有易燃易爆用物(如打火机),以免产生火花或引起火灾。
5、
胃肠道准备:
术前3日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防术后不习惯卧床排便而致便秘和尿潴留。
连续3日无大便者,需告诉护士使用药物通便。
(3)
术前日需排除肠道淤积大便,以减轻术后腹胀,并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还可预防麻醉后因肛门括约肌松弛而在术中排便造成污染。
6、
进行手术后适应性锻炼,让病人了解咳嗽咳痰是为了预防附积性肺炎,教会深呼吸及咳嗽咳痰方法,对全麻手术及老年病人(尤其是吸烟者)术前日应指导排痰。
7、
个人卫生指导:
皮肤准备:
目的是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手术后伤口感染率。
骨科手术皮肤准备需超关节范围,而且3天前即应开始准备,这是因为其无菌要求比其它手术更严,以防伤口感染。
具体方法如下:
手术前3天开始清洗切口局部及其周围,连续2天,术前日剃除手术区毛发后再次清洗。
洗澡、洗头、更衣,剪指(趾)甲。
若有手、足癣或皮肤溃烂时尽早报告医护人员。
8、
术晨做如下事情:
取下非固定性义齿,以免术中脱落或咽下。
去除身上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或护士长、责任护士清点后代为保管。
去手术室前排空膀胱,留置尿管者需用夹子因定于裤腿旁,以防脱落。
【术后指导】
全麻及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进流质,慢慢过渡到半流或普食,臂丛麻醉术后4小时进食。
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糖、富含胶原、微量元素(铜、锌、铁、钙)及维生素A、C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猪皮、肝、蛋黄、豆制品、胡萝卜、新鲜蔬菜和等,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及机体恢复。
体位:
全麻术后在未清醒前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而引起误吸。
四肢手术后,用枕头、支架等抬高患肢使高于心脏水平,远侧端高于近侧,以利于血液回流,消除水肿。
对石膏外固定术后的病人也应抬高患肢,,应以舒适、有利静脉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则。
石膏未前,避免移动肢体,且勿用手指托起石膏,以免由于石膏引起局部皮肤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
(4)
大手术后及双下肢不能活动的病人卧气垫床,术后4小时开始翻身与按摩,其肢体摆放以后每2—3小时重复1次,以预防压疮。
护理:
出现下述情况表明肢体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处理:
肢体剧痛、由痛转为无痛、苍白、失去知觉、发凉、肿胀、麻木等。
有伤口引流装置者,防扭曲、松动,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并保持伤口敷料周围皮肤清洁。
并发症的处理:
骨科手术切口均有不同程度的渗血。
若出现大出血,切勿惊慌失措,立即用手指出血部位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或用床旁备用的压脉带或空气止血带缚扎,然后告诉医护人员进一步处理。
疼痛,一般术后24小时内最为剧烈,以后慢慢缓解,酌情告诉医护人员适当应用止痛剂。
尿潴留:
术后6-8小时不能排尿时,多与麻醉及术中牵拉神经组织有关。
用听流水声、并按摩膀胱区、开塞露塞入肛门等办法诱导排尿,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若不能排尿是由于体位不适,可征得医护人员许可坐起或站起排尿,小儿则由家长抱起排尿。
[功能锻炼]目的是恢复局部肢体功能和全身健康,预防并发症,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原则如下:
1.全身和局部兼顾。
术后早期以休养为主,活动为次;
待全身和局部情况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减少休息。
除患肢局部活动外,还要注意全身性的锻炼,如深呼吸,肛门括约肌收缩,健康肢体活动等。
2.以恢复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
①上肢锻炼以恢复手指的抓、捏、握等功能为忠心,同时注意肩、肘、腕关节的屈伸旋转功能锻炼。
②下肢锻炼应以围绕负重、站立、行走为中心。
3.功能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
①主动的肌肉收缩和活动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腱及关节囊的粘连和挛缩,软化疤痕,恢复关节和肢体功能。
②肢体在牵引和外固定时,固定范围内的肌肉要静态收缩,要在保护下及治疗允许范围内充分活动。
③未被固定的关节要尽量活动,并逐渐达到正常的活动度,可用简单的器械或支具辅助锻炼。
4.辅以必要的被动活动;
①对于术后病人因疼痛或畏痛而对患肢活动产生恐惧感的病人,应向病人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并辅助其进行被动活动,使之树立信心,再逐渐进行主动锻炼。
②大型手术后、老年体弱、肢体瘫痪者教会家属掌握为病人进行全身及肢体的被动活动的方法,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关节活动,预防并发症。
5.锻炼活动应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度。
[出院指导]
1.继续坚持功能锻炼。
2.经过照片证实骨折愈合后才能去除外固定,一般小儿1个月,成人2∽3个月。
3.某些内固定物在骨折愈合后还需行取出术。
牵引一般知识宣教
牵引是应用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使骨折或脱位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
牵引在骨科应用
骨科学基础知识1
—、骨科学基础
(一)
骨的结构、生理化学
1.骨的细胞各有何结构特点?
各完成哪些功能?
骨组织中含有三种细胞,即骨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是骨形成、骨骼发育与成长的重要细胞。
光镜下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胞浆丰富,呈强嗜碱性。
核大呈圆形常偏于一侧,核仁清晰可见。
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
电镜下可见胞浆内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
细胞表面有少量微绒毛,当其转变为骨细胞时,微绒毛变粗变长。
成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胶原纤维、粘多糖和糖蛋白等,在细胞外形成骨的有机质,称为类骨质。
随着类骨质增多、钙化,成骨细胞转化为骨细胞。
此外,成骨细胞还能分泌基质小泡,促进类骨质的钙化。
骨细胞来源于成骨细胞,可以分为幼稚、成熟及老化三个阶段。
幼稚型骨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一些结构形态,仍能产生骨基质。
骨细胞突起伸长并通过骨小管形成细胞间交通,细胞位于骨陷窝内。
随着骨细胞的成熟,脑浆内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数量减少,胞体变小。
老化的骨细胞则胞体进一步变小,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深染,胞浆内细胞器少,骨陷窝较大。
老化的骨细胞在降钙素的作用下,仍可转化为成熟的骨细胞。
骨细胞在甲状旁腺素作用下可以使骨溶解,称为骨细胞性骨溶解;
而在较高水平降钙素作用下又可成骨,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骨细胞性溶骨和成骨处于动态平衡。
破骨细胞胞体积较大,直径可达30~100μm,胞浆内有大量短棒状的小线粒体。
内质网较多,但散在,可见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电镜下可见质膜折叠形成的皱折缘和相邻的清亮区,二者构成破骨细胞的重吸收装置,可以提供一个局部酸环境,使骨质溶解并被吸收。
破骨细胞的另一结构特点是含有多量细胞核,平均20个左右,多者可达—上百个。
破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骨,一个破骨细胞可以吸收100个成骨细胞所形成的骨质。
2.骨基质主要包括哪些成分?
有何作用?
骨基质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两类。
有机质中90%为I型胶原蛋白,其余为无定形的均质状物质,如:
蛋白多糖、糖蛋白、唾液蛋白及少量脂质等。
胶原是骨的结构基础,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而非胶原性有机质则参与胶原的矿化过程。
无机质在儿童骨干重量中占50%,而在成人则占65%以上。
无机质主要包括羟磷灰石和胶体磷酸钙,以结晶状态沉积于胶原上,这种结晶呈针状或柱状,长约20~40μm,宽约3~6μm,在胶原中衔接成链,并沿其长轴呈平行方向排列。
无机质与胶原相结合,使骨骼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3.编织骨和板层骨各有何结构特点?
编织骨主要存在于未成熟骨中,其骨细胞不成熟,体积大,数量多,排列不规则,缺乏骨小管系统,胶原纤维粗大,排列多无序,呈编织状,仅有少数呈束状平行排列。
板层骨则存在于成熟的密质骨和松质骨中。
骨细胞成熟,体积小,数量少,散在而有规律地分布于胶原纤维中,有完整的骨小管系统。
胶原纤维排列成板层状,板层的厚度在3~7μm左右。
4.骨的血液供应有何特点?
有何临床意义?
不同种类的骨血管分布不同。
长骨的动脉供应包括滋养动脉、干骺端动脉、骺动脉及骨膜动脉,其中滋养动脉大约提供50%~70%的供血量。
滋养动脉穿入髓腔后向两侧骨端分支,与骨骺动脉及干骺端动脉的分支形成吻合,同时在骨髓腔内形成内骨膜网,再发出穿支进人骨皮质,与骨膜动脉的分支或毛细动脉形成吻合。
而长骨的静脉则首先回流到骨髓的中央静脉窦,然后再经与滋养动脉、骺动脉和干骺端动脉伴行的静脉出骨。
不规则骨、扁骨和短骨的动脉则来自骨膜动脉或/和滋养动脉。
在临床上遇到长骨干骨折需手术治疗时,应注意保护滋养动脉和骨膜,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5.骨骼有神经支配吗?
骨骼与机体其它任何组织相同,也是有神经支配的。
骨的神经纤维有两类,一是内脏传出纤维,多伴滋养血管进入骨内分布于血管周围,调节血管功能,刺激及调节骨髓造血。
另一是躯体传入纤维,主要分布于骨膜、骨内膜、骨小梁及关节软骨深面,对牵张刺激最敏感,如骨膜的神经分布丰富,当产生骨脓肿、骨肿瘤或骨折时常引起剧烈疼痛。
6.钙、磷在体内是如何代谢的?
钙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是骨盐的主要成份。
人体含钙量约l.0千克左右,其中99%存在于骨中,加强骨的强度,被称为稳定钙,而另一部分为不稳定钙,在细胞内发挥第二信使作用,参与多种酶活性的调节,有细胞膜稳定性作用,是参与凝血系统,保持神经—肌肉兴奋性,调节电解质平衡等不可缺少的物质。
钙主要从小肠吸收,食物中的钙经过消化后变成游离钙才能被吸收。
钙的吸收包括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