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443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docx

《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docx

语法练习题思考和练习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你打算怎样

 

第五章语法练习题

思考和练习一

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你打算怎样学好语法?

二、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把下面四个不同平面的语法单位重新加以排列(只写序号):

1、人民2、视3、团结起来4、来!

排列顺序

三、举例说明语序和虚词是汉语词语组合中的两个主要的语法手段。

四、现代汉语语法特点有哪些?

五、什么是语法体系?

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六、语法的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研究这些性质有什么意义?

不同语言的语法规律有没有共同性(即有没有普遍语法)?

表现在什么地方?

思考和练习二

一、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

在这个问题上,汉语语法学界有过哪些不同的主张?

二、在现代汉语中,划分实词和虚词的标准是什么?

三、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

试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四、词的语法功能与词的意义有没有联系?

五、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动词可以作谓语,形容词可以作定语,副词可以作状语。

能否因此断言:

可以作主语、宾语的词就是名词,可以作谓语的词就是动词,可以作定语的词就是形容词,可以作状语的词就是副词?

为什么?

六、怎样认识动词和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

七、根据语法功能,说明下列词分别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区别词:

进步()进行()进展()

放心()放映()放假()

充裕()充满()充斥()

充实()同意()同感()

同样()明朗()明了()

明确()初级()神气()

八、根据法语功能,把下边这些词分成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组。

见效效能效法希望愿望耐心恒心

拘谨疑问疑难怀疑绿化绿色拘泥

九、把下面句子里的实词划分开,并注明每一个实词的词性(用小竖线分词,在实词下面注明词性):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

十、“了解、繁华、繁荣”都能受“不”和“很”修饰。

能否归入同一个词类?

为什么?

十一、在下面数词和名词之间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炊烟一热流一新月一墨一草药

一灯火一军舰一棉被一纸张一缝纫机

十二、说明下列各组代词的区别

他——它那——哪你——您我们——咱们

十三、下列各词哪些是名词?

哪些是副词?

早晨()平时()向来()

时常()马上()现在()

目前()当时()即时()

最近()立刻()刚刚()

刚才()暂时()将来()

十四、根据下面代词的用法,说明表示周遍性任指的疑问代词在句中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1.什么时候都得讲个先来后到

2.谁也没有给

3.哪儿也不去

4.怎么劝也不行

5.他什么书都看

6.干什么事都得认真

7.到哪儿也要讲道理

十五、关于方位名词的问答

1.“黑板上面”有哪两个语义解释?

不同的语义解释用什么手段加以区别?

2.“坐上了卧铺”和“坐在卧铺上”中的“上”词性是否相同?

请分别作出解释。

十六、A、B、C三人争论“努力”的词性。

A认为“努力”是动词,因为有“这个人一向很努力”的说法。

B认为“努力”是形容词,因为有“很努力的人”的说法。

C不同意或不完全同意A、B二人的分析。

请你把C的意思表述清楚。

十七、有些动词能重叠,有的不能重叠。

试分别举一些例子,想一想能重叠与不能重叠的动词有些什么区别。

十八、带后缀“儿”和“子”的词是否都是名词?

十九、跟“野生”词性相同的是(    )。

  ①女式  ②男士  ③出生  ④野游

二十、改正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

1、他手里拿着一把不太规格的锤子。

2、古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发达起来的。

3、思维这个词,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

4、一会儿,孩子高高兴兴地奔过来了,因为跑得急,涨红了脸,显得挺健康美。

5、我们语文教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的同类教材几乎少好几

倍。

6、电影界老前辈夏衍同志一直主张电影剧本不要写得太长,一般以三万字为宜。

而现在有些剧本的篇幅,竟长达一倍,甚至还有超过七万字的。

7、这几个刚从技工学校毕业的青年很快就熟悉了车床的性能,熟练了操作的

技术。

8、汉武帝不仅在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而且在经济上采取了

许多有利于发展生产的革新。

9、通过四水村由穷变富的变化,清楚地表明了当前在农村中建立各种类型的

生产责任制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10、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我国古生物研究获得的成果,为祖国社会主义建

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思考和练习三

一.选出下列各题中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

1、A、鲁迅是很讲究精练的,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罗嗦”。

B、通过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城建工作。

C、基础教育必须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D、大家讨论和通过了各位代表递交的25个提案。

2、A、他多次向党提出了申请,要求入党。

B、我们强调人的价值主要体现了社会的贡献,并非意味着忽视或否认人对物质的享用和社会对人的尊重和关心。

C、倘是为富不仁,违反社会“游戏规则”所治富,那成就感就不稳定,身价也

可疑。

D、拍卖行开业仅一个月,就拍卖出了近百件物品。

3、A、飞机的轰鸣声传到了几十里开外。

B、发展中国家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对这个问题,我们也有深刻的体会。

C、尽管日本飞机经常光顾重庆,造成上课时断时续,但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并未中断。

D、每逢双休日,他往往总是带孩子去爬山,郊区的山没有他没爬过的。

4、A、人们对于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性已不再争议,但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放弃这一可能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百分之五以上作用的机会。

B、不论中西,传统的教育方式都以成人为中心,父母是陶匠,孩子是陶土,父母依照自己的期望与方法来把孩子雕塑成为心目中理想的样子。

C、陶慧敏塑造了数十个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但小白菜那清秀柔婉,美丽动人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了观众的心中,甚至于“小白菜”竟成了她的特指代称。

D、每天晚上8点,校园里都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

5、A、关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进行研究分析,批判地继承。

B、我们对于公共财产,无论大小,都应该十分爱惜。

C、关于产品的市场销路问题,不仅工厂领导非常重视,全体职工也都很关心。

D、对于信息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某些教育行政官员的重视。

6、A、与其随随便便下结论,宁可再仔细研究一下。

B、这样极其珍贵的作品,虽只剩下很不完整的一段,但是很可惜的。

C、目前上海市场销售的口服液中唯一合格的产品只有圣达牌中华鳖精。

D、所谓材料,就是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收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的事实和论据。

二、说明下列句子里加点词的词性:

1.了1了2一件事了3。

(了1:

了2:

了3:

2.百万雄师过大江。

()

日子过得真快。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去过上海。

()

你爬过山吗?

()

3.他睡着了。

()

床上睡着一个人。

()

这一着真厉害。

()

着人前来领取。

()

4.给他一本书。

()

送给他一本书。

()

给他送一本书。

()

给我滚!

()

这本书给他撕坏了。

()

这本书被他给撕坏了。

()

5.我叫冬冬,今年11岁。

()

我叫冬冬,他不答应我。

()

我叫冬冬给打了。

()

谁叫1你叫2我的?

(叫1:

叫2:

6.这两家门对门。

()

酒里对水。

()

对他有点看法。

()

这话很对。

()

天生的一对,地作的一双。

()

7.我和你无冤无仇。

()

我和你打电话:

()

我和你都是大学生。

()

8.跟上队伍。

()

跟他闹别扭。

()

老师跟学生都参加。

()

9.把着门,不让进。

()

把他得罪了。

()

一把米。

()

拉他一把。

()

10.得了个一等奖。

()

不得超过30人。

()

完成这项任务得一年时间。

()

你得好好干哪!

()

写得不错!

()

三、把下列词进行归类:

嘿()安定()安分()

首要()惨重()陈规()

陈腐()陈列()沉着()

沉浸()通知()差劲()

成败()成熟()成立()

按照()再三()在()

啊(轻声)()啊(非轻声)()

四、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

1、小王曾经跟老张到过俄罗斯。

()

2、小王跟老张都到过俄罗斯。

()

3、小王跟着老张到过俄罗斯。

()

4、他的思想跟不上形势。

()

五、用连词“和”“并”“而”“又”“与”“既……又”“或者”各造出一个并列短语。

六、下面各组句子里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的?

为什么?

甲①这个人不会过日子。

②我去过上海。

乙③情况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④他是一个修房子的。

丙⑤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

⑥不必客气,我的确吃过了。

七、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1问题彻底__解决了。

2彻底__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3问题解决__不彻底。

4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__解决。

5他认为应当认真__研究。

八、下面两组中结构相似的句子意思是否相同?

 

甲①我在北京住了三年。

 

②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乙 ③我只同他说过这个问题。

 

④我同他只说过这个问题。

 

九、“我跟他去过”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请分别加上适当的词把不同的意思都固定下来,并说明各个意思中“跟”的词性。

 

十、改正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 

1、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超过去年的12.5%。

2、这个山区的变化,对于我们都是非常了解的。

3、在改善学生生活上,我们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

4、窗前有一个小菜园,种有苋菜、豆角、黄瓜和许多种蔬菜。

 

5、本校职工或学生出入校门要凭工作证和学生证。

 

6、我代表学校向新同学致以亲切地慰问。

 

7、他深知过华人进入美国一旦触犯美国法规、除文化背景语言不通外,再加上财力不足,打起官司来必败无疑。

 

8、即使做超级明星的目标达不到,高级的业余爱好,也可比一般人拥有了较充实的人生。

 

十一、为什么会有词的兼类现象?

词的兼类与具有不同功能的同音词以及词的临时活用有什么不同?

请举例说明。

十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是不是兼类词?

为什么?

1、公共汽车到站了,他还站在那里。

2、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3、这一点是很明确的,必须明确我们的学习目的,否则在学习上就要走弯路。

 

思考和练习四

一、举例说明短语在汉语语法结构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二、试举例说明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

 

三、现代汉语的构词法和造句法基本上采用同一套规则,请举例加以说明。

四、指出《不老歌》中三字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

 

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

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

五、说明下列短语的结构关系和功能类型:

江苏南京()江苏安徽()

懂不懂()来了没有()

办不到()牺牲精神()

调查清楚()调查情况()

真善美()进来()

工作认真()昨天晚上()

这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