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小学德育教育策略论文通用版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小学德育教育策略论文通用版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小学德育教育策略论文通用版文档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学校德育及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对以普遍性道德为特征的学校德育相关问题的探讨,来达到对当前学校德育改革有所助益的目的。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一、目前小学的德育教育概况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
《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能够而且必须探讨教育在当前世界中的深刻意义,并且重新估计教育对于那些要为明日世界作好准备的新生一代所应负的责任。
我们必须探讨教育的力量和理想,它的前景和目的。
”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古往今来,德为人之本。
我国素有重视德育的传统,中国古代的德育主要是伦理教育。
而现代,不同的著作对德育的定义各不相同,如: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地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上述几种德育的表述,虽然在文字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德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活动,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几方面。
现在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
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在教育指导思想上,一直都比较重视学校的德育,只是在不同的年代,强调的是德育不同的功能与价值。
建国初期,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化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从实质上看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基本上是战争时期政治教育的延伸。
1956-1965年,学校德育工作根据当时现实斗争的需要,强调对学生进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教育。
“文革”十年是中国教育严重倒退的时期,是社会道德被严重扭曲的时期。
这十年小学校德育就是搞“阶级斗争”,学校变成了思想斗争、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场所。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建国前30年的学校德育工作是以突出政治为中心的,“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政治工作或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就是以政治为主要任务,政治可以决定一切、冲击一切、代替一切”。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学校德育工作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这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纲要和实施意见,如:
1988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革和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1994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2019年中共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司法部飞教育部分别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
这一系列的通知、纲要和实施意见,使学校德育有章可循,加快了德育朝专门化、全面化、开放化、规律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是有成效的,但我们在肯定学校德育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德育仍然缺乏相对稳定的价值系统,内容陈旧、僵化,不适应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我个人认为,目前学校对德育的重视,仅仅是因为政治或某方面的需要,那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就提出加强那一方面的教育,德育的政治化色彩仍然很浓,道德作为德育的基本价值体系还是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
“因而如何解决学校德育同现代化的冲突,同时完成自身的现代化建设便成为世纪之交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小学德育存教育中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
随着我国恢复WTO组织的成功,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德育对学生收效甚微,德育一体化的大教育思路,不能与学生的行为产生共振。
笔者认为,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
1、德育工作内容陈旧、僵化
脱离少年儿童的实际,缺乏一套大多数人承认的、相对稳定的基本价值观体系作为德育的一贯内容。
德育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及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使社会道德的规范变成行为准则,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可遵守性、可实践性。
目前,我们的德育内容,基本上不具备操作性、可遵守性,更谈不上实践性。
道德教育更是与少年儿童人格和心理塑造处在分离状态。
2、德育目标的层次不适合,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征
德育目标层次上的不适合,是指德育的理论运离了少年儿童的实际生活,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特点错位。
“知、情、意、行是构成学生品德的有机整体,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品德的形成。
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目标,只关注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忽视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更谈不上让学生感受生活。
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师一方面高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视分数如命。
就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道德教育来说,“它的目的也不在关注少年儿童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的精神发展,而更多地受外在的功利的制约,其活动亦越来越带功利的色彩。
极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变为盲目的对规范与守则的遵从与机械的行为操练。
学生中出现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与大量道德行为上的两面性不能不说与此有关”。
从心理学来说,人的道德品质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道德意识的发展;
二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
前者指人掌握的道德原则或信念,后者指把道德原则、信念付诸行动的能力。
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
但我们的德育却是从最高级的共产主义教育开始,以最低级的搞好环境卫生教育结束。
这不符合人的道德品质心理发展规律,不符合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3、德育教育的内化过程不够,脱离了少年儿童的主体
德育过程实质上是规范的内化过程。
当代的学校德育,强调表面上的东西太多,学校实施的教育行为与其向学生进行的教育往往不一致。
目前学校德育的核心仍是传统规范的一记忆、模仿和训练,强调的是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着重他律,“运动式”的德育让人无所适从。
应该说,对小学生采用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这对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确有很大作用,但学校的教育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使之内化,学生的认识和操行仅仅是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则难以培养其自律的品质,这使得德育与目前少年儿童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
4、德育教育的方法、手段呆板单一
学校德育途径单调,多以灌输、说教为主。
人们以为把如何做人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成为那样的人,以往常常提倡把一个高、大、全的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就是灌输的体现。
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欢创新,老一套的方法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其作用自然十分有限,实效性必然不高。
“德育(礼教)的过程,与其说是德育(说礼)的,不如说应是诗化的;
与其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如让学生更多地从情感上去体验。
情感的体验是源于生命本体的内在深层的东西,它能从根本杜绝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而目前学校欠缺的恰恰是这一点。
5、在观念上,道德教育在学生中还未成为调节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大德育中零散的道德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们主体意识的觉醒,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呼唤着一种以独立人格、公正、平等、自山等为内容的多元道德观,来调节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经济的市场化,使人们的道德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
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增强的同时,加大了自己与他人、集体的对立;
在注重人际关系、机会和技巧的同时,产生了将投机钻营、溜须拍马作为获得权力和金钱的捷径的倾向;
在追求财富和富裕生活的同时,易放纵自我和追逐物质享受,理想信念淡漠。
如果我们不建立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那么,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