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3969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现代交换技术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NGN概述

NGN是下一代网络的简称,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对NGN的定义如下:

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

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

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

NGN使用户可以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

NGN支持通用移动性。

NGN具有以下特点:

NGN属于电信网络,支持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

支持实时/非实时的业务,同时应支持业务的个性化、业务的移动性;

分组传送;

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

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

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包括实时、流、非实时和多媒体业务);

具有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

通过开放接口与传统网络互通;

具有通用移动性;

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

支持多样标志体系,并能将其解析为IP地址以用于IP网络路由;

同一业务具有统一的业务特性;

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

业务功能独立于底层传送技术;

适应所有管理要求,如应急通信、安全性和私密性等要求。

2、NGN的主要支持技术

NGN需要得到许多新技术的支持,如:

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端到端业务的交换;

采用IP技术承载各种业务,实现三网融合;

采用IPv6技术解决地址问题,提高网络整体吞吐量;

采用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实现丨层和多种链路层协议(A

TM/FR、PPPS以太网,或SDHX光波)的结合;

采用OTN(光传输网)和光交换网络解决传输和高带宽交换问题;

采用宽带接入手段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用户接入问题。

因此实现NGN的关键技术是软交换技术、高速路由/交换技术、大容量光传送技术和宽带接入技术。

其中软交换技术是NGN的核心技术。

软交换(SO什SWitCh)又称为呼叫代S(Agent)S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

是把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分离开,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使软交换能无缝地软统一于通信数据、传真、视频等多媒体业务。

更重要的是,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其核心思想是硬件软件化,通过软件来实现原来交换机的控制接续和业务处理等功能,各实体间通过标准化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便于在NGN中更快地实现各类复杂的协议,更方便地提供业务。

二、软交换

1、软交换概述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简单地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软交换技术是NGN网络的核心技术,为下一代网络(NGN)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

软交换技术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

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1]

2、软交换的提出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ClIlMOnagerSCaIlSerVeD,实现PBX(PriVateBranChexchange,用户级交换机)功能(IPPBX)O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

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受到IP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

业界提岀了这样一种思想:

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什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3、软交换的发展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SC(Internatio∩alSO什SWitCh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S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什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什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

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

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思科系统亚太区NGN/VolP首席技术顾问殷康认为,尽管“软交换”是NGN讨论的热点,但是人们对它的概念仍然有些似是而非。

他说:

“'

软交换'

这个术语可以说是从SO什SWitCh翻译而得。

SO什SWitCh这一术语借用了传统电信领域PSTN网中的'

硬'

交换机Switch*的概念,所不同的是强调其基于分组网上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承载相分离的含义。

国一开始有人将SO什SWitCh译为'

但是'

这个翻译术语含义不够十分明晰,单从字面上看很难使人理解它究竟是设备系统概念还是体系概念。

殷康指出,我国电信业历来将名词属性的、设备概念畴的SWitCh译为“交换机”,而将动名词属性的SWitChing译为“交换”。

X25SWitCh译为X25交换机,ATMSWitCh译为ATM交换机,L2∕L3SWitCh译为二层/三层交换机。

因此他建议,为学术研讨的严肃性,应该将SO什SWitCh更为确切地译为“软交换机”。

这只是翻译概念上的问题。

不过从某一方面来说,对于软交换概念的模糊,也反映了产业界对于软交换认识上在某些方面依旧存在偏差,存在着过分强调某一方面的能力,或者是过分夸大了软交换功能的情况。

甚至可以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软交换被人为地“神话”了,它被认为是一种代表着通信行业的未来,似乎无所不能的技术。

软交换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

其核心是一个采用标准化协

议和应用编程接口(APl)的开放体系结构。

这就为第三方开发新应用和新业务敞开了大门。

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用分离(de-coupli∩gOf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4、软交换的技术定义

(1)软交换的技术定义可以描述为:

(2)它是一种提供了呼叫控制功能的软件实体

(3)它支持所有现有的功能及新型会话式多媒体业务

(4)它采用标准协议(如SIP、H.323sMGCPSMEGACO/H.248sSIGTR

AN以及各种其它的数据及ITU协议)

(5)它提供了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能力

(6)它与一种或多种组件配套使用

(7)软交换是一种针对与传统业务和新型多媒体业务相关的网络和业务问题

的解决方案。

它能够减少资本和运营支出,提高收入。

5、软交换的原理目标

软交换技术是一个分布式的软件系统,可以在基于各种不同技术、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无缝的互操作性,其基本设计原理是设法创建一个具有很好的伸缩性、接口标准性、业务开放性等特点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它独立于特定的底层硬件/操作系统,并能够很好地处理各种业务所需要的同步通信协议,在一个理想的位責上把该架构推向摩尔曲线轨道。

并且它应该有能力支持下列基本要求:

(1)独立于协议和设备的呼叫设备的呼叫处理和/同步会晤管理应用的开发。

(2)在其软交换网络中能够安全地执行多个第三方应用而不存在由恶意或错误行为的应用所引起的任何有害影响。

(3)第三方硬件销售商能增加支持新设备和协议的能力。

(4)业务和应用提供者能增加支持全系统围的策略能力而不会危害其性能和安全。

(5)有能力进行同步通信控制,以支持包括帐单、网络管理和其他运行支持系统的各种各样的后营业室系统。

(6)支持运行时间捆绑或有助于结构改善的同步通信控制网络的动态拓扑。

(7)从小到大的网络可伸缩性和支持彻底的故障恢复能力。

软交换的实现目标是在媒体设备和媒体网关的配合下,通过计算机软件编程的方式来实现对各种媒体流进行协议转换,并基于分组网络(IP/ATM)的架构实现IP网、ATM网、PSTN网等的互连,以提供和电路交换机具有相同功能并便于业务增值和灵活伸缩的设备。

6、软交换的交换协议

软交换所使用的主要协议软交换体系涉及协议非常众多,包括H.248sSCTPSISUPSTUP、INAP.H.323、RADIUSSSNMP、SIP、M3UA、MGCP、BlCCSPRkBRl等。

国际上,IETF、ITU-T、SO什SWitChOrg等组织对软交换及协议的研究工作一直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许多关键协议都已制定完成,或SS于完成。

这些协议将规整个软交换的研发工作,使产品从使用各厂家私有协议阶段进入使用业界共同标准协议阶段,各家之间产品互通成为可能,真正实现软交换产生的初衷——提供一个标准、开放的系统结构,各网络部件可独立发展。

在软交换的研究进展方面,我国处于世界同步水平。

信息产业部“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在1999年下半年就启动了软交换项目的研究,已完成了《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下面对几个主要协议做一简单介绍。

(1)248/MEGACO

H.248和MEGACO协议均称为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应用在媒体网关和H.248/MEGACO与软交换设备之间。

两个协议的容基本相同,只是H.248是由ITU提出来的,而MEGACO是由IEFT提出来的,且是双方共同推荐的协议。

它们引入TTerminatiOn(终端)和Context(关联)两个抽象概念。

在TerminQtion(终端)中,封装了媒体流的参数、MODEM和承载能力参数,而COntext(关联)则表明了在一些TerminatiOn(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