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管理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322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判管理工作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审判管理工作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审判管理工作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审判管理工作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审判管理工作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判管理工作汇报.docx

《审判管理工作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判管理工作汇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判管理工作汇报.docx

审判管理工作汇报

审判管理工作汇报

  篇一:

关于审判管理工作情况汇报7月13日

  金安区法院关于审判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7月13日)

  今年以来,我院以“审判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审判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成立组织机构,搭建审判管理平台;完善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管理科技化,有效地促进了审判工作全面发展。

1至6月,共受理各类案件1955件,去年同期受理案件1457件,同比上升%;审结1566件,去年同期审结884件,同比上升%。

  一、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机构,搭建审判管理平台

  我院以取得管理实效为重点,理顺组织机构,整合管理职能,规范管理形式,积极构建符合我院实际的审判管理组织体系。

  在管理机构上力求“顺”。

年初成立了审判管理领导小组,杨理院长为组长,三位副院长为副组长,班子成员全部参加领导小组。

同时,院里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与审监庭合署办公。

配强、配齐审管人员,抽调7名业务骨干,其中党组成员1名,审委会委员1名、法官5名,并配备书记员4名,组织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审判管理队伍。

我们还积极争取,向区编委申报成立审判委员会办公室和审判管理办公室。

  在管理职能上体现“全”。

把司法统计、审判质效态势分析、案件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法官业绩考评等职能统一归口审管办。

同时,将诉讼服务纳入审判管理,设立诉讼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并安排机关中层副职以上干部轮流值班,为群众和诉讼参与人提供转递材料、判后答疑、法律咨询等服务事项。

  在管理形式上紧扣“实”。

以业务部门办案人员为基础、审管办为中间平台、院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为中流砥柱、审委会为龙头,构建了多层级审判管理网络。

  

(二)完善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

  紧紧围绕审判工作,建立完善了10多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推进了市中院16项指标体系的贯彻落实。

  健全案件流程管理机制。

制定了《目标责任管理考核办法》,明确以立案庭为主体,审管办协调配合,落实案件流程管理。

一是严格立案审查制度,明确立案法官的工作职责,要求在立案工作中严把管辖关、证据关、收费关、转办关,确保立案质量和效率。

二是全面贯彻随机分案制度,促进又好又快结案。

全面落实随机分案制度,由电脑随机将案件分配给办案速度快、结存案件少的法官,推进均衡结案。

三是实行审限跟踪管理,杜绝“隐性”超限办案。

对所有案件的审限实行全程跟踪监督,

  明确院、庭长对变更审限的审批权,并纳入部门和法官业绩考核范围。

每月将各部门及办案人员的办案情况进行通报,着力解决月度结案不均、部门结案不均、审判人员结案不均的问题,促进收结案良性循环。

  推行案件质量评查机制。

一是坚持全面评查,成立案件质量评查领导小组,落实专兼职评查员交叉评查,对案件逐案评查。

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点评,并督促业务部门或承办法官及时进行整改,提升整体案件质量。

二是强化专项评查。

先后对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案件进行了专项评查或抽查,对诉讼费收取情况、涉案标的款物处理情况、诉讼保全情况等进行了专项检查。

三是深化重点评查。

对被发回重审、改判、涉诉信访及当事人投诉的案件进行重点评查,着重分析原因,查找瑕疵,提出措施,整改落实。

第四是通报评查结果。

案件质量评查后,以评查通报的形式,将评查结果全院下发。

  强化审判运行态势分析机制。

一是态势分析引导质效指标提升。

通过质效指标每月统计分析,剖析落后指标、非正常下滑指标,加强调度,落实措施,促进落后指标提升。

注重审判态势运行分析,按季度、半年、全年对审判态势进行评估分析,推动审判工作良好运行。

二是动态研析增强审判决策力。

加强人案比动态研析、及时分流案件,调整审判力量,解决“案多人少”矛盾,在动态中优化审判资源配置。

加强审判信息动态

  研析,将审判管理前移到新类型案件、群体性纠纷案件及社会关注的重大敏感性案件的受理审查阶段,提出诉前调解矛盾纠纷、人民陪审员参与诉讼调解和执前协调等解决对策,提高审委会决策部署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三是开展专项活动助推全程管理增效,先后组织了业务交流会、裁判文书评比、学术论文评选等专项评活动,强化审判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

  完善法官审判业绩考评机制。

一是发挥标杆作用。

制定了《岗位责任管理办法》、《评先评优办法》,开展“办案能手”、“服务标兵”评比活动,激励干警创先争优。

二是合理评价法官业绩。

以市中院的16项审判质效评估指标为基础,制定了我院的审判绩效考评制度,突出绩效量化的评价作用和绩效考评的导向激励作用,达到行为激励的效果。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管理科技化

  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利用审判信息管理、庭审监控平台,提高管理科技化水平,助推审判质效提高。

  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建立标准化机房,做到线路、机柜布局合理,消防设施、不间断电源、杀毒软件、管理制度齐全。

加大网络建设,初步具备了审判信息、庭审办公监控、视频会议等功能。

我院内外网站正在测试中,拟近期开通。

  加强信息录入工作。

我院安排专人从事审判、执行信息录入工作,同时各庭落实兼职信息录入员,确保信息录入从立案、

  审判、执行、报结的全流程化,做到信息填写完整规范,案件及时接收、移送。

  提高运用管理审判水平。

充分运用信息平台管理审判工作,运用审判管理软件,加强立案、审理、结案、归档、司法统计等环节的管理,做到庭审数字化,提高了审判质效。

运用监控系统,加强庭审作风纪律监督管理,促进审判公开、公正。

  二、主要成效

  

(一)审判质效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审判管理,上半年的审判公正、效率、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呈现“四提高四降低”的特点。

“四提高”即,人均办案数较高,我院实际在编在岗人员93人,其中法官70名。

法院年人均结案数件,法官年人均结案数件,许多法官办案数超百件。

一审服判息诉率较高,上半年所结的诉讼案件1364件中上诉163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

调解率较高,各类案件调解、协调、和解结案835件,调解率达%。

执行标的到位率较高,在实际执行的案件中,执行标的到位率达100%。

“四降低”即,生效案件改判、发回率低,上半年生效的判决中,没有改判、发回,生效案件的既判力得到维护。

再审审查率较低,在生效的调解、判决案件中,进入再审审查程序仅15件判决案件,再审审查率为%。

信访投诉率较低,上半年生效案件来信来访仅5件,信访投诉

  篇二:

2014年审判管理办公室工作总结

  2014年审判管理办公室工作总结

  每月进行审判质效通报,每个季度进行审判态势运行分析做好信息宣传工作,审管办宣传20篇,

  篇三:

审判流程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审判流程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根据工作安排,现在由我代表澄迈法院向调研组汇报我院审判流程管理工作情况的情况。

  一、审判流程管理部门及管理队伍建设情况

  

(一)审判流程管理机构的名称、人员配置及工作职责

  我院负责审判流程管理的部门是审判事务管理办公室(简称审管办),办公室现有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和内勤一人,共三个人。

审管办的工作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协助院领导对审判工作进行量化管理和协调本院审判工作。

2、负责审判委员会会议准备记录和决定事项的督办。

3、评查监督案件是否超审限。

4、审查监督法律文书的质量。

5、管理、监督、推进网上办案系统。

6、负责网上公布裁判文书的组织协调工作。

7、组织协调“法律六进”法官进乡村工作的实施方案。

  

(二)关于建设合格的审判流程管理人员的建议我院目前从事审判管理的人员基本上是法官和书记员,他们在知识结构、专业背景方面与法院其他工作人员并没有什么区别。

审判管理是一项不同于审判工作的专门工作,它需要法律知识之外的专门化知识涵养,如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等。

审判管理人员不仅要懂法律,而且要懂其他方面知识。

1、要具备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具备良好的全局意识和协调能力,能在全局的角度协调、处理好审判流程管理的各方面关系;2、要经过法律专业相

  关知识的学习,有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审判经验,熟悉各庭室的审判流程,还要有一定的统计知识基础。

  (三)关于加强审判流程管理队伍建设的建议

  1、强化各审判业务庭的内勤的审判流程管理职能,负责各庭的案件登记、结案、上诉案件移送等工作,夯实流程管理的基础。

  2、加强审判流程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集中学习流程管理有关方面的知识。

各级法院针对审判流程管理先后制定了不少文件,但仍有一些审判流程管理人员对相关内容了解不够。

客观上,他们中的有些人至今还不能熟练地使用电脑,不知道各个程序中应当输入什么信息;主观上,他们缺少学习和了解相关规定的动力,对新的管理政策不作认真的研究,对审判流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四)法院人员结构情况

  目前我院在编人员共80人,聘用人员共21人,法官31人,一线办案法官25人。

法官中,审判员26人,代理审判员5人。

一线法官中,审判员22人,代理审判员3人。

我院干警平均年龄为40岁,法官平均年龄为45岁。

30岁以下25人,其中法官人数占12%。

31岁至35岁7人,其中法官人数为0人。

36岁至40岁6人,其中法官人数占%。

41岁至45岁11人,其中法官人数占%。

46岁至50岁10人,其中法官人数占60%。

51岁以上21人,其中法官人数占%。

  我院干警中,大专学历人数比例占全院人数的%,本科学历人数比例占全院人数的60%,硕士以上学历人数比例占全院人数的%。

法官中大专学历人数比例为%,

  本科学历人数为%,硕士以上学历人数比为%。

我院工作人员中法律专业毕业人员的比例为%,法官中法律专业毕业人员比例为%,一线法官中法律专业毕业人员的比例为76%。

法官男女性别比例为2

  6:

5。

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配置比例为31:

22。

  二、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一)制定的制度

  我院制定了《澄迈县人民法院案件审判流程管理规定》,各业务庭室这个规定进行审判流程管理。

审判流程节点按照收案、立案、分案、排期、开庭、送达、上诉、退卷、归档等环节设置。

每个节点之间、各业务庭室之间的案件流转均由各个业务庭的内勤负责。

  

(二)推动和落实审判流程管理的具体措施

  我院推动和落实审判流程管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是:

进行审限预警、通报制度。

对审限届满前15日尚未办理结案手续的案件,立案庭应向有关责任业务庭进行审限警并发出《督办令》,由立案庭进行通报并抄送纪检监察室备查。

对审限届满但未办理结案手续的案件,未按规定办理审限扣除、延长审限的,一律按超审限处理。

对超审限办案的有关责任人,纪检监察室要及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案件审限管理的执行情况,纳入法官、审判庭的岗位目标管理考核。

案件审限的延长,由院长审批。

  (三)裁判文书的签发流程

  裁判文书一般由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的审判长或独任审理案件的独任审判员签发,由承办案件的审判庭庭长审

  核。

疑难、复杂、重大、发回重审、再审以及上级督办的案件,由分管院长审核后由审判长并签发。

  (四)案件审判流程

  我院立案庭共4名法官及2名书记员,4名法官分别负责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案件的立案审查工作。

刑事、民事、行政、赔偿案件及其他类型的案件工作模式及审判流程都是由立案庭立案后,统一进行案号编排,并排定案件承办法官、合议庭成员以及书记员。

诉讼文书在不同阶段分别由法警、书记员送达。

立案环节完成后,由内勤将案件移送其他业务庭内勤。

再由业务庭的内勤统一登记后,将卷宗移送给承办人。

案件审结后,由书记员将裁判文书交给内勤报结案,各业务庭内勤在每月22日前向研究室上报结案情况。

案件生效后,书记员将卷宗装订完整再移送档案室保存,各庭室移送案件给档案室均有移送清单和专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