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225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docx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docx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

★本章要点概览

1.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经营存款、贷款转账结算和汇兑为主要业务,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是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信用创造、金融服务等职能。

3.商业银行经营要坚持的“三性”原则是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盈利性原则。

4.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有单一银行制、分支银行制和集团银行制等;其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包括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及监督系统。

5.商业银行的业务要健康发展,不仅要进行内部控制,而且还要加强外部监管。

本章主要介绍:

商业银行的形成与发展;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经营模式;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形成与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

1.商业银行原意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专门融通短期性商业资金的信用机构。

2.综上所述,虽然表述上不尽相同,但其内涵基本一致,即:

第一,商业银行是一个信用授受的金融中介机构,其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第二,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提供“银行货币”的金融组织,它具有其它金融机构不具有的存款货币的吸收和创造能力。

第三,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的企业。

因此,商业银行可定义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经营存款、贷款转账结算和汇兑为主要业务,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讲义P2)

二、商业银行的形成

商业银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现代商业银行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1.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的。

早期的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很高,不能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信贷的需要。

到了17—18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与封建的高利贷者作斗争,抵制高利贷者对信用的垄断,于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以股份制的形式建立起了一些新型的资本主义银行。

这种股份制的银行由于其资本雄厚、规模大、利率低,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信用的要求,因而逐渐成为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

例如1694年英国创办的英格兰银行就是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

2.由早期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为适应资本主义的要求而演变的。

股份制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大大降低了银行业贷款的利率,使得高利贷性质的银行在信用领域里的垄断地位逐步发生了动摇,因而也不得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向商业银行演变。

当然这个演变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讲义P3)

三、我国的商业银行

旧中国由于民族资本工业发展迟缓,产业资本薄弱,所以新式的资本主义银行产生于帝国主义银行霸占了我国的金融市场之后。

在此之前,虽然我国也有“钱庄”、“票号”,但都是属于高利贷性质的银行。

1.1845年英国人我国广州设立了第一家新式的银行——英国东方银行。

2.1897年中国民族资本家在上海设立第一家资本主义性质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3.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成立第一家政府银行——户部银行。

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

清朝覆灭,1912年改为中国银行。

4.国民党统治时期形成了“四行、两局、一库”,由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控制。

四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两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一库(中央合作金库)。

5.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的基础上,在石家庄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各解放区统一流通的货币——人民币,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诞生。

6.1949—1978年我国实现的是“大一统”的人民银行体制。

(中国人民银行独家经营)

7.1979年以来建立起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

四、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经营规模的大型化——现代商业银行的规模越来越大,主要是通过并购实现。

2.经营范围的国际化——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日趋国际化,主要是跨国经营。

3.经营业务的全能化——现代商业银行的业务日趋全能化,近乎成为“百货公司”。

从80年代银行经营证券业务;90年代银行经营表外业务,最后到将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集于一身。

4.经营创新的多样化——现代商业银行的创新日益丰富,新的金融工具比比皆是。

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货币互换、利率互换以及远期利率协议等。

5.经营手段的网络化——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手段普遍网络化,通过电脑网络完成。

如自动存款机、自动取款机、自动一体机等。

银行的支付清算也都通过电子化转账。

特别是网络银行的产生,使银行成为网上银行。

(讲义P3-5)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是企业

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征:

(1)拥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本。

资本是商业银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2)自主从事经营活动。

商业银行在法律地位上是独立的。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从经营中获取利润。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

2.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又与一般的企业有所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的对象特殊。

它不是经营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一般商品,而是经营货币资金这种特殊商品。

(2)经营的领域特殊。

它不是处于一般商品流通领域,而是处在货币流通领域。

(3)经营的方式特殊。

它不是采用等价交换的商品交换方式,而是采用有借有还的信用经营方式。

3.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与其它的金融机构相比也有所不同。

(1)业务范围广。

商业银行除了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之外,还能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金融服务,被誉为:

“金融百货公司”。

(2)具有派生存款的功能。

因为商业银行能吸收活期存款、办理转账结算,所以其具有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

(讲义P5-7)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各种闲置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通过资产业务把资金投向企业和居民的功能。

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支付中介职能。

是指商业银行为顾客办理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存款转移等业务活动的功能。

这是商业银行最早、最传统的职能。

(3)信用创造职能。

是指商业银行在吸收各项存款之后,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存款的功能。

信用创造功能是在信用中介功能和支付中介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商业银行最特殊的职能。

(4)金融服务职能。

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存贷款以外,为满足客户的多种需要而提供各种相关服务的功能。

它是信用中介功能和支付中介功能的延伸和发展,是商业银行还在不断发展的职能。

2.对商业银行功能认识的深化

金融市场的发展,人们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并没有降低,个人参与金融市场的方式大都通过银行进行,因此银行的功能扩展。

(1)风险管理功能。

是指商业银行利用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工具进行资产交易和扮演风险管理代理人角色,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的功能。

(2)价值增值功能。

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专业优势,通过转换金融风险、期限、规模、地点和流动性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功能。

(讲义P11-13)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与经营模式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三个:

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

1.安全性原则

(1)安全性原则的含义

安全性原则就是指在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和减少经营风险,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的要求。

这是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原则。

(2)银行坚持安全性原则的必要性

①银行自有资本较少,经受不起比较大的风险损失,容易产生资本风险。

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在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一般只有10%左右。

②银行负债比率较高,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也就高,容易产生流动风险。

由于银行的资本金少,所以负债比例高,而且负债大多都是被动性负债,受客户存取的影响。

③银行经营方式特殊,对借款者未来的情况难把握,容易产生信用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主要是贷款,对借款者的未来情况难以把握。

④银行经营对象特殊,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较多,容易产生各种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资金,它受经济发展变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较大。

(3)银行保持安全性的措施

①规避风险——就是拒绝或者退出风险比较大的经营活动。

由于银行资本金比例低,不能承受过大风险。

所以对过大的风险要采取以理服人的拒绝方法。

②预防风险——加强调研、同舟共济、加强保护、采取对策。

银行一旦与客户发生借贷关系,就成为利用共同体,所以要想客户所想,关心其经营活动,并采取保护措施。

③分散风险——对象、时间、种类、地域等的分散。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最普通的防范风险的方法。

④转移风险——转让、保险、套期交易、互换交易。

如果银行的资产出现了风险就要采取各种手段来转移风险。

⑤补偿风险——定价补偿、准备金补偿、法律手段。

任何方法都不可能绝对排除风险,做好风险补偿准备是必要的。

2.流动性原则

(1)流动性原则的含义

流动性原则就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中要保持随时应付客户的提存、并满足必要贷款的支付能力。

包括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

即资产能迅速变现,负债能随时筹集。

而且都不能给银行带来不利和损失。

(2)银行坚持流动性原则的必要性

①银行是信用企业,对流动性具有刚性要求。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企业,其信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业务经营。

一旦信用受损,就有可能导致银行破产。

②银行现金流动频繁,对流动性的要求强烈。

商业银行是以货币资金作为经营对象的,在其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动频繁,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强烈。

③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要保持较高的流动性。

由于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资金,其对外负债主要是存款,受外界经济环境影响大,所以要求较高的流动性。

(3)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方法

①建立分层次的准备资产制度

一是要保持足够的现金资产。

包括库存现金、同业存款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二是要保持容易变现的资产。

主要是各种证券资产。

前者是一级准备;后者是二级准备。

②实施负债管理

一是要开拓更多的主动性负债。

如借款、发行债券、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二是要开发创新多种存款形式。

通过创新的存款品种来吸引存款者,增加资金来源。

3.盈利性原则

(1)盈利性原则的含义

盈利性原则就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中要不断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

追求盈利、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的共同要求,也是商业银行企业性质的集中体现。

(2)银行坚持盈利性原则的必要性

①银行作为经济实体,必须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银行只有不断取得利润,才能顺利开展业务,并弥补可能的亏损。

②银行是国民经济的综合部门,其经营效益的好坏,对社会效益有重要影响。

遵循盈利性原则可是银行自觉重视信贷资金效益,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效益的提高。

③银行作为一个以信用为业务活动基础企业,信誉影响其业务经营,而盈利则是影响信誉的重要因素。

所以盈利性也是银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3)增加银行盈利性的途径

①提高资产收益,减少资产损失。

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银行资产的收益,因此银行资产收益是决定和影响银行盈利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资产也有风险损失,因此减少资产损失也是增加盈利的重要一环。

②降低负债利息,控制资金成本。

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的差额,银行的成本主要是负债成本,即资金成本,包括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两部分,因此银行要降低负债利息,控制资金成本。

③拓展中间业务,增加服务收入。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银行收入增加的重要源泉。

4.三个原则的关系

(1)三原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即既互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