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山东省潍坊七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三历史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192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山东省潍坊七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三历史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 山东省潍坊七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三历史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 山东省潍坊七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三历史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 山东省潍坊七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三历史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 山东省潍坊七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三历史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山东省潍坊七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三历史 精品.docx

《最新 山东省潍坊七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三历史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山东省潍坊七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三历史 精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 山东省潍坊七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三历史 精品.docx

最新山东省潍坊七中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高三历史精品

潍坊七中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

2018.11

高三历史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

回答1——3题

1.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

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

“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这位投票者之所以这样称赞马克思主要因为他

A.否定空想社会主义B.改组正义者同盟

C.发表《共产党宣言》D.支持巴黎公社革命

2.右边两枚邮票分别是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位人物和一件大事,对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这一事件使这一人物的理论第一次变为现实

B.这一事件不能体现这一人物的思想

C.这一人物直接领导着这一事件

D.这一事件丰富了这一人物的学说

3.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

从世界体系演变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意义体现在

A.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B.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C.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D.给现代化道路探索提供了新案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回答4——5题

4.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发表评论说:

“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依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

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B.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C.蒋介石获释并重掌军政大权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5.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

“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会议,20年来解决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

局面开展胜利可期。

”这里的“解决优势”的关键决策是

A.力争和平谈判的主动权B.实现工作重心向城市的转变

C.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D.全力争取战略决战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事业不断发展。

回答6——8题

6.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7.有外国记者报道:

“(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

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8.2018年12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直接“三通”。

它表明

A.祖国统一障碍彻底扫除       B.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和平发展时期

C.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D.海峡两岸统一市场形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事业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重大成就。

回答9——10题

9.右图为195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照片。

标题是:

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

下面的小字是:

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

美国说周恩来是“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继续支持国民党政权

B.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美苏“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10.2018年元旦,是中美两国建交30周年。

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的七天”,中美建交的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积累的过程,以下事件按发展排序正确的是

①官方接触②民间交往③事实建交④正式建交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形势经历了复杂多样的变化过程。

回答11——12题

11.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这些现象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形成了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B.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成为美苏“冷战”加速瓦解的根本原因

D.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支政治力量

12.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

“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

A.呈现五极世界格局B.呈现经济多样化特征

C.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个别大国单独操纵世界局势

经过先民创造性的劳动,中国农耕文明逐渐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回答13——15题

13.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乞巧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

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B.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C.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D.劳动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强烈反对

1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15.《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右图为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该作品反映出的清代生产方式是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15世纪开始,伴随地理大发现,世界由分散走向统一,世界历史成为一部统一的历史。

回答16——17题

16.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速度加快B.从分散走向整体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D.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展到世界各地

17.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习俗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回答18——20题

18.“‘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

……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

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

”由材料可知,公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19.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

然而这一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②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③政治运动的推动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

回答20——21题

20.列宁认为: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以下最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A.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B.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C.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D.保证农民自由支配上交后剩余的农产品

21.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

”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

回答22——23题

22.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D.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23.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趋完备。

对此,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

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对此话的准确理解应是

A.福利政策不利于社会稳定B.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太高

C.福利政策存在弊端需要调整D.福利政策减少了社会消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回答24——25题

24.右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

“……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进行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潍坊七中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学分认定模块考试

2018.11

高三历史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总分

26

27

28

29

得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得分

评卷人

26.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

通常用举手表决。

……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

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

材料二苏格拉底说: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性。

(4分)

 

材料三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