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押题专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1348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押题专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押题专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押题专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押题专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押题专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押题专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押题专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押题专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0 人体的稳态与调节押题专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4)、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回归教材的同时,进行难题、经典题的演练,再配以变式题加以巩固和深化。

把不同章节,不同知识点,不同模块的知识组合,进行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

把传统的好题与新题结合,把兄弟学校的信息题改造或摘录,精选适合学生的练习题,进行强化训练。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解题能力是各种能力的落点。

教师要适时传授各种题型的规范答题方法,寻找解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重视解题的思路和技巧,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思维过程,学习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模式,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

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葡萄糖、氨基酸

解析: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项错误;

过氧化氢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项错误;

载体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项错误;

Na+、HPO、葡萄糖、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项正确。

答案:

D

2.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p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碱制剂可选用NaHCO3、Na2HPO4

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

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

D.人体中出现乳酸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B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突触间隙中的液体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

C.健康人的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胞吞进入下一个神经元发挥作用

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A正确;

饥饿时肝糖原会水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故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B正确;

健康人的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正确;

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D错误。

4.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胰岛素利用障碍,从而导致糖尿病。

服用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

B.高血压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偏低

C.服用ACEI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增强

D.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受体内合成的ACEI的调节

C

5.下列关于免疫细胞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T细胞分泌的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抗体可以进入细胞内消灭寄生在其中的麻风杆菌

C.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B细胞能够产生记忆细胞

D.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

由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A错误;

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消灭寄生在细胞中的麻风杆菌,需依赖于效应T细胞,B错误;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细胞和T细胞都能够产生记忆细胞,C错误;

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D正确。

6.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麻疹病毒减毒形成疫苗,是大分子物质,属于抗原,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A错误;

初次接种该疫苗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发挥作用,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B正确;

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C错误;

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误。

7.下列各选项与图示所给模型不符的是(  )

A.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①由胰岛B细胞分泌

B.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

C.若X表示人体的体温,则①可能是立毛肌收缩

D.若X表示排出的尿量,则②可能代表抗利尿激素

A

8.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激活X神经元的小鼠模型,以研究X神经元对水平衡的调节作用。

用三组模型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开始光刺激后,测量15分钟内的饮水量,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X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的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B.实验中的A组比B组小鼠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多

C.A组实验小鼠的下丘脑产生渴觉导致饮水增加

D.光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饮水与口渴程度无关

由图分析可知X神经元对水平衡具有调节作用,而下丘脑中有水平衡调节中枢,所以X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的水平衡调节中枢,A正确;

实验中的A组进行了48小时限水处理,细胞渗透压会升高,所以比B组释放抗利尿激素多,B正确;

实验小鼠产生渴觉在大脑皮层,C错误;

由图分析可知没有限水的C组小鼠用光处理激活X神经元饮水量增加,D正确。

9.如图为某健康的学生血糖变化情况,他在13时前仅吃了早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二者共同调节血糖浓度

B.图中B点时,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此时内环境稳态失调

C.图中C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肝糖原分解

D.图中所示过程主要通过神经调节来实现

10.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

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

B.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甲中的细胞④增殖分化的记忆细胞有关

C.如果图甲中的细胞②全部失去,则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

D.图甲中细胞②和细胞⑦可以识别抗原

由于图甲中细胞⑦释放抗体,所以可以判断该免疫为体液免疫,细胞②④⑦分别是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

图乙中的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免疫反应既快速又强烈,这主要取决于图甲中的细胞④在初次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B细胞。

丧失②T细胞,可保留部分体液免疫。

图甲中⑦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11.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Cl-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B.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

C.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D.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

12.如图表示人体肝脏组织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③的表面只存在胰岛素受体

B.当①②④的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④会使其pH明显降低

D.②与③成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③是肝细胞,胰岛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合成,胰高血糖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故肝的表面可能存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受体,A错误;

当①②④的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B错误;

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④,会和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其pH不会明显降低,C错误;

②组织液与③细胞内液成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13.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

B.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

C.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

D.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导致其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

组织液可进入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中,B正确;

机体严重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

葡萄糖只能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不能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D错误。

14.当人体注射了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吞噬(巨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

B.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

C.效应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

D.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

15.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不自主颤抖、面色苍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自主颤抖是受大脑皮层调控的结果

B.面色苍白与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有关

C.该过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增加

D.该过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增加

不自主颤抖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部位,A错误;

面色苍白是为了减少散热,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导致的,B正确;

遇到寒冷刺激,为促进产热,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增加,从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代谢加快,C正确;

该过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增加,从而促使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

16.在2017年2月北京的“光猪跑”活动中,参加者只穿泳衣或短裤进行健身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奔跑前冷觉感受器兴奋,神经元间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传递加快

B.奔跑前,低温会使参加者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

C.内环境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为体温的维持提供热能

D.奔跑时产生的CO2导致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

冷觉感受器兴奋,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但不是加快速度,A错误;

寒冷条件下,汗液分泌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此时参加者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体内的水分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B正确;

丙酮酸存在于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C错误;

内环境中含有缓冲物质,奔跑时产生的CO2不会导致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D错误。

17.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不会直接导致(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B.体温发生变化

C.胃肠蠕动发生变化

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发生变化

18.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饥饿条件下肝脏细胞中糖原的合成速率会加快

B.进食会引起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

C.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提高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降低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

饥饿条件下肝脏细胞中糖原的分解速率会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