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128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语文.docx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语文.docx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语文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B.S地为地中海气候

C.S地为热带沙漠气候D.图示区域为北半球

2.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

③河谷岩层下可能有石油④河谷是由岩石断裂所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关于图中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七月份等温线②为一月份等温线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1.B

2.C

3.B

【解析】1.据材料及图形中的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纬度为30°附近,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故为地中海气候,纬度范围是南北纬30°到南北纬40°,S在30°以南,故为南半球地中海式气候,故B项正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故A项错误;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故C项错误;图示区域为南半球,故D项错误。

2.从P地河谷剖面图可知,该河流地质岩层向上拱起,受张力侵蚀成谷地,所以地质构造属于背斜;图中河流自南向北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河谷西岸为侵蚀岸,河谷东岸为堆积岸,由图可知A地为河谷东岸,结合选项C项正确。

3.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以判断此时陆地上气温较低,凸向低纬度,所以为七月份等温线;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所以湖泊水位较高,结合图可知此时湖泊水位为b,故B项正确。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4.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

mm/年)

A.>400,>25B.<400,>25C.>400,<25D.<400,<25

5.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6.图中河流在A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B.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

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D.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

【答案】

4.C

5.A

6.A

【解析】4.根据图中的数值可知,甲地降水量大于400mm,乙地降水量小于25mm,C正确。

5.根据图中经纬度位于和降水量可知,甲处降水多,应是山地的迎风坡,是祁连山脉;乙地降水少为内陆盆地,是柴达木盆地;丙地是山前冲积洪积平原,是河西走廊,A正确。

6.图中河流是黄河,在A附近河段由于落差大,水流急,但因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较小,A正确。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7.根据雨带在、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南京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B.6~7月C.6~8月D.5~8月

8.如在6月中旬,雨带则已经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

【答案】

7.B

8.A

【解析】7.图中雨带在I地区的时间是7~8月、在III地区的时间约是4~5月,可知雨带移至上海地区时间大致是6~7月,B正确。

8.如果在6月中旬,雨带推移至I地区,则雨带长时期停留在北方,南方降水时间短而北方降水时间长,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南旱北涝,A正确。

大澳大利亚湾的冬季在强风控制下风浪甚大,素以风大浪高闻名,以致船舶难以停泊。

希利尔湖位于该湾西部的中岛上,它是一个咸水湖,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9.冬季控制大澳大利亚湾强劲大风的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

10.如果希利尔湖的颜色可随季节发生变化,下列哪个月份该湖湖水最可能呈现出深红色()

A.3月B.6月C.1月D.9月

【答案】

9.A

10.C

【解析】9.读图可知,大澳大利亚湾位于南纬30°附近,冬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该地受西风带控制,南半球的西风为西北风,故选A。

10.由材料“湖水的颜色会随着盐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变化”可知,湖水呈深红色时应当为该湖泊盐度最高季节,该地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盐度高,所以该湖泊颜色为深红色时为南半球夏季,故选C。

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和的途径。

完成下列问题。

11.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A.甲,温度固定时,增加水汽而达饱和

B.乙,经升高温度及减少水汽含量达饱和

C.丙,水汽含量不变时,降低温度而达饱和

D.丁,经升高温度及增加水汽而达饱和

12.在自然界中,下列哪种情况最不可能发生水汽凝结现象

A.富含水汽的气流沿着迎风坡爬升B.暖空气沿锋面上升

C.越过山脉于背风坡的含水汽气流D.空气强烈对流上升

【答案】

11.C

12.C

【解析】11.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一般出现在夜晚晴朗无风的早上。

读图可知,常压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随温度不同而不同,如果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露”的形成是因为晴天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夜晚气温低,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而形成露。

与丙相符。

故选C。

12.发生水汽凝结现象必须使空气达到过饱和状态。

读图可知,自然界中主要有两种途径,空气中增加水汽或暖湿空气降温,而暖湿空气降温主要通过空气上升来实现,越过山脉于背风坡的含水汽气流因下降过程中升温,空气变成非饱和状态,蒸发旺盛,不可能降水。

故选C。

黄河上游自宁夏到内蒙古托克托先后流经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流程大约1000公里。

由于沙漠的快速推进,黄河在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受盛行风影响,流沙可能大量进入黄河的沙源地是()

A.河东沙地B.乌兰布和沙漠C.库布齐沙漠D.河套平原

14.与中游相比,该段黄河()

A.有凌汛现象B.落差大C.水土流失严重D.含沙量大

【答案】

13.B

14.A

【解析】

13.读图,图示区位于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强烈,夏季风在该地的风力弱,影响小。

结合图中沙漠分布的位置,流沙可能被吹进黄河河道的沙源地是乌兰布和沙漠,B对。

河东沙地、库布齐沙漠位于河道的冬季风的下风向,可能性小,A、C错。

河套平原裸露的沙地少,没有流沙分布,D错。

14.与中游相比,该段黄河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A对。

该段主要流经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平原地形区,落差小,B错。

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水土流失不如中游地区严重,C错。

含沙量比中游小,D错。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9~2019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

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

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

16.据图可判断()

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

【答案】

15.A

16.B

【解析】15.结合植被与径流的关系分析,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撂荒地缺乏植被,径流量变化最大,因此图中①为撂荒地。

林草地涵养水源作用最强,径流量变化最小,因此③为林草地。

则②为耕地。

A对,B、C、D错。

16.图中显示山区降水年际变化较大,说明降水不稳定,季节变化大,A错。

植被覆盖度越高,涵养水源能力越强,下渗越多,因此二者呈正相关,B对。

根据图中信息无法推断该地植被类型和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C、D错。

下图示意河套灌区区域。

灌区引黄灌溉全年分夏灌(4~6月)、秋灌(7~9月)和秋浇(9~10月)三个阶段。

农田退水通过排干渠排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随灌区土地面积的增加,乌梁素海水域面积越来越小。

为解决乌梁素海面积缩小的问题,灌区采取了生态补水的措施,即引黄入海。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7.河套灌区夏秋季节大量灌溉的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B.蒸发旺盛

C.盐碱化严重D.地下水不足

18.据图示信息判断,10月水质最差的河段是()

A.磴口以上河段B.磴口至临河

C.临河至乌拉特前旗D.乌拉特前旗以下河段

【答案】

17.B

18.D

【解析】17.夏秋季节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且是农作物生长季节,所以夏秋季节大量灌溉,故B项正确。

18.水质最差的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段,支流减少,陆地排污量大,结合选项,故D项正确。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材料二:

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下图)

(1)试描述L湖湖底坡度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

(4)如果在图示地区建设一造纸企业,试评价该造纸企业的区位条件。

【答案】

(1)(L湖湖底)西、北侧坡度较小;东、南侧坡度较大。

理由:

(湖泊水位就是等高线),(湖泊)西、北侧水位线(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小;东、南侧水位线(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大。

(2)(湖泊)西侧地势较平坦(坡度较小),浅滩面积广;(甲)河流注入,(淡)水资源丰富;(湖泊)西侧河流注入较多,湖泊盐度较小。

(3)(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入湖(甲河)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水量减少,出湖水量(乙河水量)减少;蒸发旺盛,盐分在湖泊中积累,(湖泊盐度逐渐升高)。

(4)有利条件:

(芦苇)(造纸)原料丰富;水资源丰富。

不利条件:

交通不便;易产生水污染及生态问题。

【解析】

(1)读图,根据L湖湖底最高和最低水位线的分布判断,湖泊西、北侧水位线(湖泊水位就是等高线)稀疏,说明湖的西、北侧坡度较小。

坡度较大。

东、南侧水位线密集,说明东、南侧坡度较大。

(2)读图,结合前面分析,湖泊西侧地势较平坦,坡度较小,浅滩面积广。

西侧有甲河流注入,淡水资源丰富,西侧湖泊盐度较小。

该地位于干旱区,湖水蒸发旺盛,东侧缺少河流淡水注入,盐分较高,不能生长芦苇。

(3)从自然因素分析,L湖位于干旱地区,蒸发旺盛,盐分在湖泊中积累,湖泊盐度逐渐升高。

从人类活动角度分析,该地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

湖泊水量减少,出湖水量减少,乙河水量减少,与河流淡水水体交换量少,导致东部盐度升高。

(4)结合材料分析,湖西部芦苇分布广,发展造纸工业的原料丰富。

从图中河流分布看,该地水资源比较丰富。

因此判断有利于造纸业的发展。

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造纸业是水污染严重的工业部门,发展造纸工业,容易产生水污染和生态问题。

这是发展造纸业的不利条件。

20.据下图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1:

分洪区是利用湖泊、洼地修建堤圩或利用原有圩垸在河湖洪水超过某一标准时,用以有计划的分泄超额洪水的工程。

荆江分洪区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分洪区,区内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

1954年后一直没有分洪,区内人口剧增,经济发展快。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与莱茵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差异及形成原因。

(12分)

(2)据图1,写出A省的简称为,图中省会城市是。

(4分)

(3)三峡水利枢纽控制着荆江上游的来水和来沙,三峡工程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

到百年一遇。

读材料1和图1,并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