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面试说课稿优秀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0782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面试说课稿优秀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面试说课稿优秀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面试说课稿优秀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面试说课稿优秀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面试说课稿优秀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面试说课稿优秀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物理面试说课稿优秀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面试说课稿优秀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面试说课稿优秀范文Word文档格式.docx

  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学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

  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2)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

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

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课

(2)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视频,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1)兴趣是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知识的学习

  1、安全电压(5)

  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生较易理解。

基于这一点对本知识我设计下面的师生互动过程:

  

(1)教师提供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危害)和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值的大小两方面数据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公式U=IR推导出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既应用巩固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是每个人的电阻都一样大,而且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而着重指出:

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感受科学的辨证关系。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5)

  先让学生将测电笔拆开(事先布置学生从家中带来测电笔),并对照教材中的图13-17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它的各部分名称,接着教师用测电笔演示教材图13-18的测电笔的正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

教师要告诉学生:

在使用测电笔时,应先在有电的地方试一下,检查测电笔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误判,发生触电事故;

测电笔只能在对地电压250V以下使用。

不可用它碰高压带电设备。

  3、安全用电常识(10)

  触电事故的发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取下面的具体做法:

  

(1)学生阅读课文,对触电事故有一个初步认识。

  

(2)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老鼠触电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电的危害。

  (3)通过媒体展示触电的类别的图片和视频(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发生)让学生观察、分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体的思维讨论得出触电类别及其触电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

采取讨论这种学习方式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有张有弛。

  教师可以出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①图中哪些是低压触电?

哪些是高压触电?

理由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架线杆、标志等方面分析)

  ②由图中看出低压触电是接触零线还是火线造成的?

低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

  ③由图看出高压触电是接触高压带电体造成的,还是靠近高压带电体造成的?

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一样吗?

  (4)引导学生小结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及发生的原因。

  (5)练习:

  ①家庭电路中保险丝为什么要串接在火线上?

开关为什么要安装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

  ②高压输电设备上为什么要有“高压危险”的示警标志?

如发现高压线落在你附近,你怎样离开才比较安全?

  通过以上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关系。

  (三)总结归纳——得出安全用电原则(3)

  通过学习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从而完成本节教材的重点。

  (四)达标练习(19)

  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有一名主持人,有10道抢答题,和8道必答题,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最后总分第一的获胜。

  四、作业布置

(1)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结合本节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我给学生布置课题为《家庭安全用电的研究》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板书设计

  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

  低于36V的电压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

  构造、使用方法

  3、安全用电常识:

“四部”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弄湿用电器,

  不损坏绝缘层。

  初中物理面试说课稿优秀范文二

  一、教材的特点

  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

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

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其中还编入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切的内容。

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标准,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与老教材的课程目标相比,它更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材的重难点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对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大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能力培养和探究过程体验方面,通过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的实验探究,突出“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

  四、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加强这节课的探究性,体现课改精神,这节课我主要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其中一个因素。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初二学生对摩擦有感性认识,只是还没有从物理学角度对它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为了贴近学生,一上课我就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的实验,并提出问题:

“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

”待学生回答后,我们本节就要来学习科学探究:

摩擦力。

  2.进行新课

  

(1)介绍摩擦的分类及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由于教材中不仅研究了滑动摩擦,也提到了滚动摩擦,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简单介绍了摩擦的分类:

摩擦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

同时告诉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只重点研究滑动摩擦。

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了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在解释这个概念时,主要强调滑动摩擦是在两个物体表面间产生的,这个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而对于“相对运动”没作过多的解释。

  

(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a.探究活动的第一步是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后,我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

同学们猜一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有的学生思维受教材的影响,提出的是教材上的猜想,对于这部分同学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提出其它猜想。

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思维很活跃,不局限于书本,而会提出其它猜想,作为老师,这时即使学生提出的某些猜想显得很幼稚、很荒诞,也要发掘其合理因素并予以鼓励。

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可以问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

”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我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

今天,我们只对两个猜想进行实验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压力有关?

是否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并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每组用实验探究一个猜想。

  b.探究活动的第二步是学生制定探究计划与设计实验

  怎样证明学生自己的猜想?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他们交流讨论,然后我有针对性地请了一位同学来说说他们组讨论的探究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学生,问他们“大家赞同他的方案吗?

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我们这组的同学是要研究压力的变化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那我们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是由这个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

通过学生的思考、交流和讨论、老师的点拨,学生都会制定出正确的探究计划。

  c.探究活动的第三步是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前,提醒同学们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时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至于有同学问到为什么在匀速状态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将在第六章讨论这个问题,并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进行表扬。

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我巡视各实验小组,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束后,在每个大组我抽取了两个实验小组公布自己的实验数据,全班同学共同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后继续探索滑动摩擦力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在得到实验结论后,我继续引导学生们总结实验中采用的方法:

如果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我们在研究某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时,应控制其它与该物理量有关的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变量控制法”。

接着我再讲述:

“变量控制法”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多因素问题的研究。

它不仅仅适用于研究物理问题,也适用于其他科学领域问题的研究,在今后的学习和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