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共13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30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共1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共1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共1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共1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共1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共13页.docx

《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共13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共13页.docx

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共13页

大班幼小衔接文章3篇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如何开展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如何开展

  桂载秀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

  一、学习习惯早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1)认真倾听老师和家长的要求。

如家长给孩子讲了故事后可以请孩子复述,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理解能力。

  

(2)教孩子理解老师和父母的要求。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避免做事拖拉。

  (5)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

  二、五大能力培养最重要

  语言与专注力、区分玩具与学习、课堂行为、时间观念、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1、语言与专注力:

通过语言与专注力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把听觉材料快速地读出来,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2、区分玩具与学习:

通过区分游戏与学习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正确的区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

能够正确的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

  3、课堂行为:

通过课堂行为的训练,使孩子能够养成正确的上课、举手、站立、坐姿、翻书、读书、做笔记以及下课等课堂行为,按照正确的课堂行为要求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

  4、时间观念:

通过时间观念的训练,使孩子学会认识时间,学会整点与半点的表示方法。

合理利用和珍惜时间,并会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表。

减少和避免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5、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通过作业行为的训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作业,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完成作业内容。

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听作业、记作业、写作业、检察作业的训练。

通过任务意识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

三、培养幼儿自学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

大班的老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

为此,进入大班后,我就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有意注意,我特别制作了丰富的、新颖有趣的教具,活动中彩洗染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们,使幼儿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控能力。

为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和坐势正确,一开始我就提出要求,正确示范,让孩子有正确的模仿,然后我又通过练习书定自己名字等活动巩固幼儿养成的习惯,平时,认真观察孩子们发现个别幼儿的不良姿势,及时纠正。

  另外,我与家长一起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因此,我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巩固幼儿已有常规,我还激发幼儿乐意担任值日生的热情,让值日的幼儿提醒同伴遵守常规。

  篇二:

大班幼小衔接阶段总结

  大班组幼小衔接阶段总结

  郑巍

  10月27日下午我们大班组全体教师在教研室进行了大班幼小衔接阶段总结会议,会议中各班级老师都畅所欲言,尽情的讨论自己班的经验共同分享。

现把我们在这两个月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我班组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

经过两个月的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自己正确的穿脱衣服和鞋,并达到穿戴整洁,脱下来的衣服及时的叠好,并将衣服和鞋摆放整齐。

现在大班的幼儿还学会了整理自己的床铺,将被子叠的方方正正。

长托班的幼儿还学会了自己刷牙、洗脸、洗脚,整理自己的内物。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习惯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能够自己主动排队入厕、喝水,还养成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好习惯。

  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师还注重培养了幼儿,吃饭不讲话,不掉饭粒,细嚼慢咽,不马上跑跳,饭后及时漱口的好习惯。

  幼儿的生活习惯方面,我们大班老师还重点培养幼儿对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进行保管和整理上下功夫,统一规定幼儿物品摆放的位置,衣服包按号入柜,每个幼儿都能准确的找到存放的位置,书包统一挂到椅子背上,书桌里的书本要求有顺序的摆放整齐,桌面上的书本要求一律摆放到左上角,铅笔和橡皮统一放在桌面上的卡槽里,让每一位幼儿在规则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老师还注重培养幼儿主人翁的责任感,让幼儿充分的体验生活的乐趣。

每天班级里都有小值日生协助老师工作,打扫卫生,擦黑板、浇花、管纪律等等,锻炼了幼儿生活的能力,养成了一种乐于助人的良好生活品质。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

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

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

帮助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

做练习题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

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提供书籍,鼓励孩子大胆表达。

这周在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思维。

面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

在这两周的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爱听”、“会读”、“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们一直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的事情来抓。

  1、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所以他们在上下楼梯时经常会有跑跳、不遵守秩序等行为。

为了规范幼儿的走廊纪律,我们把规范幼儿的走廊纪律作为工作重点。

在学期初提出在走廊内行走的基本要求---排队慢行,扶好扶手,不大声喧哗,不跑跳。

  又如:

培养孩子要有爱劳动的品质,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将玩过的玩具收好等,如果孩子不会老师会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做示范。

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

直到掌握为止。

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逐步形成行为习惯。

幼儿安全习惯养成

  2、幼儿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还教育幼儿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游戏规则,比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交通行为习惯,比如靠右行、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卫生习惯,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过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发事件安全习惯,比如如何应对陌生人来访、如何应对突然失火、如何应对找不见大人的情况等。

教给了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体现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习惯的养成也不在一朝一夕,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更加的细心,才能促使幼儿顺利的过渡,更好的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篇三:

大班“幼小衔接”教研笔记

  主持人:

大班音乐组组长—赵学青

  参加人:

张园长、茅园长、朱园长及全体大班教师

  教研内容:

升入大班,教学中注重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

  一、良好的倾听习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作用

  倾听是孩子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孩子语言习得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能力。

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才能真正地理解语言,正确地运用语言,掌握与别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二、教师反馈幼儿常出现的问题

  ⒈插话。

当别人还没有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就急不可耐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⒉自己回答完之后就不再听取别人的意见或想法。

  ⒊集体教学中只关注自己的事情没有听教师或同伴的发言等。

  三、教师讨论:

与幼儿交谈中要注意倾听的几个方面

  1.与孩子对话时,要注视孩子的眼睛

  2.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要听孩子把话说完

  3.耐心倾听,并及时肯定孩子的倾听行为。

  四、教师研讨:

怎样在一日生活各环节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⒈寻找大班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或事物,鼓励大家讲一讲,听一听

  ⒉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肯定幼儿的良好表现。

  ⒊日常活动中每次都把要求提在前面,提醒幼儿注意倾听。

  ⒋运用纠错竞争的游戏等方法,鼓励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五、本学期要长期关注培养幼儿倾听习惯,为幼儿进入小学,走进课堂,更好的开展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主持人:

大班语言组组长—兰晶

  参加人:

张园长、朱园长、茅园长及全体大班教师

  教研内容:

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一、自理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班幼儿还要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要知道怎样解决和处理,这些方面平时多是由家长包办的,致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不会处理矛盾,不会合理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

在幼儿进入小学的预备期,我们开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活动,希望在教研中总结出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提升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效率。

  二、教师各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比赛思路

  大班幼儿喜欢竞技类游戏,因此通过比赛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教育目标能真正落到实处,不失为一种好的形式方法。

比赛主要包括:

叠被子比赛、穿脱衣服比赛、系鞋带比赛、擦桌子比赛、扫地比赛、收拾玩具比赛等,其中还通过小组比赛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

  三、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要注意的几项原则

  1.家园配合为主2.鼓励表扬为辅3.循序渐进原则

  4.坚持不懈原则5.互帮互学原则

  教研时间:

20xx年4月12日地点:

教研室

  主持人:

大班音乐组组长—赵学青

  参加人:

张园长、茅园长、朱园长及全体大班教师教研内容:

幼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正确培养

  一、培养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重要性

  孩子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书写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

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

  坐姿:

挺胸坐,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左、右大腿大致平行,膝弯屈大致成直角,足平放在地面上,手轻放在大腿上。

  写姿:

正确的“三个一”读写距离(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胸距课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握笔姿势:

正确的执笔位置可以用一句歌诀确定:

“执笔指尖一平掌”,即写字的时候,左手平掌放在桌面上,写字的右手枕在左掌背上。

这样,“一平掌”的位置迫使执笔的笔尖离纸面为“一寸”左右。

  三、教师讨论:

如何在书写过程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习惯四、组长总结:

用儿歌学习帮助幼儿理解书写姿势的要求

  每次书写前都要注意姿势的要领

  教师要注意随时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