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汉字的发展过程综述Word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9483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化汉字的发展过程综述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简化汉字的发展过程综述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简化汉字的发展过程综述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简化汉字的发展过程综述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化汉字的发展过程综述Word格式.doc

《简化汉字的发展过程综述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化汉字的发展过程综述Word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化汉字的发展过程综述Word格式.doc

【正文】

汉字经历漫长的发展演变,已经由最初的简单的象形文字演变出众多的体系。

通过对简化汉字的研究可以追溯汉字的整个发展演变的脉络,也方便研究未来汉字演变发展方向。

很多人认为简化汉字是从近代才开始的,其实不然,如果追溯历史就会发现汉字的简化古已有之。

从1899年甲骨文被发现后学界对其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关于甲骨文的简化在蒋善国的《汉字形体学》中有提到四种方式、陈炜湛的《汉字简化始于甲骨文说》中曾提到20多种实例、刘钊的《古文字构型学》中专门用一章节进行简要归纳。

而从历史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些不太明显的痕迹,在谢世涯的《新中日简体字研究》中提出汉代的书写者有意简写而不是错字,从马王堆出土的《老子》和武威汉墓出土的木简可以证实这个说法的正确,此外在历代所传习的《说文解字》、《干禄字书》中收录了一些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规范的简化字。

根据张书岩等人所编著的《简化字溯源》中的数据(在《简化字总表》的第一、二表选取388字进行研究)得知,真正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中出现的新简化字只有1个字,只占0.26%,而先秦时期占12.63%,秦汉占15.98%,魏晋南北朝时期占6.18%,隋唐时期占7.99%,宋时期占7.47%,元时期占18.56%,明清时期占19.07%,民国时期占11.86%。

从这可以得知,汉字的简化在诞生后一直在进行而且不是单个汉字进行简化。

从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中以隶书为分界点,隶书以后的字体成为表意字,隶书以前的为象形字。

这种演变的根源是新的字体具有压倒性优势,从甲骨文出现到金文,再到篆书这段漫长时期可以很明显得看出象形文字在不断地简化和规范化,直到被更简化和规范化的隶书所取代,整个的发展趋势是减低汉字的书写难度或者说复杂性。

到了近代汉字简化则有了新的变化,不在仅限于字体的改变,开始了切音字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和大规模系统的简体字运动。

切音字母运动处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期间,主要是地方官绅创办学堂进行传授,取得较好的发展,影响较大的成果有《一目了然初阶》、《传音快字》、《盛世元音》、《拉丁文臆解》等,按字母基本可分成拉丁字母和汉字笔画两种类型,其中吴稚晖和章太炎两人的主张实践和论战对切音字运动产生较大影响,更加影响了后来的注音字母运动。

但这个运动因为民众心理不认同、办学经费、接受教育的人的成分和数量、使用和政府漠视、社会各阶层持反对意见还是失败了,但是对后来的运动有着借鉴作用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体改革。

与切音字运动自下而上改革不一样的是自上而下的注音字母运动。

注音字母运动是1912年由民国政府教育会议下达制定合理的注音字母开始,并在4个月后设立专门机构进行语音统一工作。

但是围绕着浊音、声标调方式等问题争辩,激烈程度堪比现在台湾政坛会议,因耗时过长和秩序混乱于5月17通过修改过的章炳麟的方案。

虽然有切音字运动为基础,但是由于相关理论准备不足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受到政局动荡影响,推广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1919年4月再次修订后形成了《注音字母类次序》,同时由当时教育部以政令形式下令推广,并得到长期沿用。

注音字母的形成填补了中国汉字的注音问题,同时为普及教育开启民智做出重要贡献。

近代的简体字运动与注音字母运动不同的是,开始时间是比注音字母运动稍晚,基本是在注音字母运动有了较好的成果后逐渐发起,同时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迅速发展,以1920年著名学者钱玄同在《新青年》发表提倡简体字的文章开始了社会各界激烈辩驳,特别是在1922年与李锦熙等提交给国语统一筹备会《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中提出8种简化方案,引起社会汉字简化运动。

在1933年受到蒋介石的关注,于1935年以教育部第11400号部令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在戴季陶强烈阻难下下令暂不实行。

1952年蒋介石再次进行文字改革,进行简体字运动,但在以胡秋原为代表的台湾文学界和史学界部分人把简化字上升到破坏中国文化的高度下反对下再次失败。

近代的简化汉字运动形成的理论和成果为以后的简化汉字进行社会推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有效地推动文字改革历程,对现代简体字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有着深远影响。

现代的简体字改革汲取近代简体字运动的经验,于1950年在教育部牵头下开展简体字的研究,并于1952年成立文字改革研究会,进行专门研究。

在教育部召开的座谈会上通过简体字简化4项原则,并于1950年在历代资料文献的帮助下编辑成《常用汉字登记表》,在征求社会各界和专家团体的意见后根据“述而不作”的精神缩减原有通用简体字规模,并把异体字和互通的汉字尽量合并后再次调研,于1951年变成《第一批简体字表》。

1954年在《第一批简体字表》基础上和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整理编辑成《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并于1956年由国务院颁布多次修改后的《简化汉字方案》。

而1977年草率发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因为不够合理、意义的混淆、形近的混淆、简化字的过于简化和片面追求减少笔画的因素下于1986年停止使用。

相比于《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的失败,《第一次简化汉字方案》遵循科学并且循序渐进、尊重传统客观求实、汲取汉字演变历史中历代的成果和经验、经过长时间准备研究和征求意见,被社会各界广泛的承认和使用。

而在新世纪针对人名生僻字滥用和不规范使用规范字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在第三次人口普查和公安部建立人名用字字库的基础上,于2003年在教育部牵头下开始研究《人名用字表》,并且列入“十五”国家规划。

综上,中国的汉字是自诞生以来不断的在演进,不断的发展简化,向着普世化发展。

文章的资料搜集主要是以知网的全文模糊检索、高级检索的主题词频检索和专业检索。

全文模糊检索主要以“简化汉字的发展过程”为主,高级检索的主题词频检索主要以“汉字”为主题并含“简化”/“发展”/“历史”进行检索,专业检索通过“SU='

汉字'

ANDKY='

简化'

”进行检索。

就我个人来看这门课是能让人学到东西的,就看自己怎么学,学到的技能可以方便以后工作中的资料收集和调研。

而且学到了类似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之类的较高级的资料检索技能,而不是以前只是靠着百度的模糊检索就万事大吉,对于一些专业资料和相对前沿的研究还是要通过类似知网、维普之类的大型的专业的数据库,不可为省事就选择不精确的资料和报道,希望老师照顾可以在介绍一些文字编辑的小工具和一些不广为所知的操作技巧,对于课程希望可以引深讲解和多些使用西文数据库,总的来说很感谢老师课设这门课。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1892-1949)汉字改革史论[D].河北:

河北师范大学,2013.

[2]卢佳.甲骨文字形简化问题研究[D].河北:

河北大学,2010.

[3]王敏陈双新.汉字简化是从新中国建立后才开始的吗?

[N].语言文字周报,2014-09-17(004).

[4]刘金荣.“近代汉字”刍议[J].浙江社会科学,2005,第04期:

165-168.

[5]王志方.从“二简”看汉字简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第02期:

146-148.

[6]向光忠.国语运动百年与汉字简化进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第06期:

15-17.

[7]张达明.简化汉字,蒋介石为何耿耿于怀[J].文史博览,2013,第09期:

19-20.

[8]佚名.蒋介石两次推行汉字简化[J].晚报文萃,2011,第17期:

21.

[9]桑哲.略谈建国以来汉字的简化和整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06期:

153-156.

[10]黎一民.民国推行简化字[J].神州民俗(通俗版)[J],2012,第05期:

48-48.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