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近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生物的进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18477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近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生物的进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近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生物的进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近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生物的进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近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生物的进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近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生物的进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近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生物的进化Word下载.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近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生物的进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近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生物的进化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近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生物的进化Word下载.docx

2

乙地区

64

32

4

丙地区

84

15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点睛:

此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频率的计算以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相关的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析:

由题目可知,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氨基酸数目没改变,氨基酸的改变应该是由碱基对替换引起的,A错误;

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2×

2+20×

1)÷

(100×

2)×

100%=12%,B错误;

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4×

2+32×

100%=20%,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为(1×

2+15)÷

100%=8.5%,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但不代表突变率最高,C错误;

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低,则敏感性基因频率最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答案:

D

2.(2013年江苏单科,T12,2分,★★☆)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

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本题以物种进化树为载体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信息提取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项错误;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项错误;

由题图知,人类和黑猩猩DNA的差异为0.99%,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两者的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C项正确;

比较题图中数据可知,大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比大猩猩与非洲猴的亲缘关系要近,D项错误。

C

3.(2012年广东理综,T6,4分,★★☆)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

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还可能发生变异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本题以人工拼接的方法产生酵母菌染色体结构变异为背景,考查生物的变异、生物表现型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生物进化的实质等内容,是对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

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替代酵母菌的染色体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重组酵母菌仍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异,A正确。

重组酵母菌的性状受其遗传物质的控制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B正确。

重组酵母菌的遗传信息和自然状态下的酵母菌有所不同,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C正确。

重组酵母菌只是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不能改变酵母菌的进化方向,生物的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环境条件)决定,D错误。

4.(2012年海南单科,T23,2分,★☆☆)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涉及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对进化的意义、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环境变化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之间的关系、进化的基本单位等内容,是对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

基因自发突变率虽然低,却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表现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因此对环境的适应性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正确。

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的适应性,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则可能不起选择作用,种群基因频率不变,C正确。

种群内个体之间才有基因交流,所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群落,D错误。

5.(2011年广东理综,T25,6分,★★☆)(双选题)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  )

A.定向突变

B.抗生素滥用

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来源和进化的原因,是对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抗生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抗生素的滥用使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强,B正确。

基因NDM1编码的金属β内酰胺酶使抗菌药物失活,从而表现出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C正确。

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D错误。

BC

6.(2011年江苏单科,T6,2分,★☆☆)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而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错误。

基因在世代间传递,因此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正确。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D错误。

7.(2010年江苏单科,T12,2分,★★☆)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本题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是对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A错误。

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与变异方向无关,B错误。

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因为温度降低使相关酶因活性降低而使可溶性糖不能转化成其他物质导致,而非为防冻害而产生的现象,C错误。

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与不抗药的个体相比,有更多机会通过繁殖将基因传递给后代,D正确。

模拟试题

1.(2013东莞模拟)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③④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继承。

⑦是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2.(2013成都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的形成是长期采食高处树叶的结果

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

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长颈鹿长颈性状的形成是长期采食高处树叶的结果,符合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A错误。

抗生素对细菌起选择作用,而基因突变的发生与抗生素的使用无关,B错误。

两种生物杂交,但产生的后代不可育,说明两种生物间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

黑色桦尺蛾与灰色桦尺蛾仍为同一物种,D错误。

3.(2013厦门质检)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种的个体可以组成一个或多个种群

B.新物种形成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C.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同一物种的个体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可以组成多个种群,若分布在同一区域,可以组成一个种群,A正确。

不同生物利用环境的方式是不同的,B正确。

种间斗争和种间互助都是实现不同物种间共同进化的方式,C错误。

生殖隔离的形成表示新物种的产生,D正确。

4.(2011北京通州模拟)以下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B.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C.④是指物种的多样性D.②是内、外因素影响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5.(2012济南一模)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而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不会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变异,是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A

考点三十七基因频率的计算

1.(2010年大纲全国理综Ⅰ,T4,6分,★☆☆)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是对理解能力的考查。

若A、a基因控制的性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无明显差别,则A、a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A正确。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和基因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B错误。

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C正确。

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0,D正确。

B

2.(2009年广东单科,T20,2分,★★☆)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10/19B.9/19C.1/19D.1/2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是对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设基因为A、a,据题意,某人群中AA和Aa占19%,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81%。

据遗传平衡定律可得,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90%,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1%和18%,因此人群中的患病个体基因型为AA(1/19)或Aa(18/19)。

患病妻子(A )与正常丈夫(aa)所生的子女正常(a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