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看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
《高考必看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必看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1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
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
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
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二、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
2003年春季高考“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
第二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用法不同。
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
显然,两者词性有别,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
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
“之”三种词性:
动词,“辍耕之垄上”,之,到。
代词,有第三、第一人称两种,前者是一般用法,可以不必特别记忆,后者如“不知将军宽之(代“我”)至此也”属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
另外,还有作近指代词用,如“均之(代“这”)二策”。
助词,一般有五个用法:
一是当“的”字用,作定语的标志。
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是一般用法。
二是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作补语标志。
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
三是音节助词,无实义。
如“顷之”。
四是宾语前置标志。
如“宋何罪之有”,译时省去。
五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之在句子中做主语、谓语或分句。
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通过词性统一用法,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
通过抓生疏、疑难、特殊的用法,减少复习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文言虚词的用法就很容易掌握。
三、代入检验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
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A项为:
“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
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
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入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益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
再看正确项B所涉及的两句:
“曰:
吾知所之矣。
”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四、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比如“也”,句末助词,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将军之谓也”,因为“其”一般不能作主语;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
“焉”在句末动词后面,一般是兼词,如“风雨兴焉”。
如2004年高考题(江苏卷)“蔡京以官僚之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第二句中的“之”处在主谓之间,作“备”的宾语,因此可推断“之”属主谓之间,助词,无义。
而第一句中的“之”处于两个名词之间,应该是助词“的”。
如2003年春季高考“婴之亡,岂不宜哉”一句中,“之”处在主谓之间是助词,无义。
五、语法切入法
当你面对文言虚词束手无策时,不妨从语法角度切入,也许会找到解答的捷径。
2001年高考第13题D项: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
B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
六、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言特殊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
文言句式总的来说有两大类:
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四大特殊句式,《考试大纲》中有清晰完整的整理,只要同学们花功夫扎实地记熟每种句式的结构形式及其例句,基本可以掌握。
提请注意的是一些结构复杂的特殊句式与固定句式。
这可以从近几年的高考中得到信息。
例如2000年上海高考卷第25题要求选择与“美哉寿也!
”句式相同的一项,和第27题要求翻译句子“金玉之*,人民是宝”。
这两题实际考查了文言特殊句式倒装句中的主谓倒装与以“之”、“是”为提宾标志的宾语前置的倒装句,是倒装句中结构最为特殊,较少用的两种。
再如2003年上海高考卷第24题和2004年上海春季高考卷第27题要求翻译句子“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
”、“何用姓字为?
”考查的都是文言固定句式。
但考查的结果是,这几道题的得分率都较低。
因此在后期的文言复习中,句式的复习应成为突破的重点,注意总结这些句式的特点与使用的规律。
例如,2000年上海高考卷第25题考到的主谓倒装,在《考试大纲》中虽没有列出,但这一句式是在初中篇目《愚公移山》中学过的。
其文中有一句是“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句是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其提前的特殊句式。
考查其特点大致有两点:
一、一般来说,在主谓倒装句式中充当谓语成份大都是形容词,做表语。
二、主谓倒装多用感叹语气。
再如,2000年上海高考卷第27题要求翻译的句子较为复杂,因为这一句不仅考查到句式,还考查到词类活用。
首先其中的“*”,“宝”是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
翻译作“以……为*”,“以……为宝”。
然后又是以“之”、“是”为提宾标志的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式。
只有把握了这两种文言语法现象,才能对这一句有准确的理解,从而作出正确翻译。
以“之”、“是”为提宾标志的宾语前置是宾语前置句中较特殊的一类。
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大都不是代词的情况)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译为“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如“唯利是图”,“惟命是从”,“父母唯其疾之忧”,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还有“之”用于否定句中,将宾语提前以示强调,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之”还与“谓”连用,构成一种较为固定的用法,也是将宾语提前的倒装句式。
“……之谓”,译为“说的是……”,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二卷16题“其李将军之谓也?
”,就译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
再如,2003年上海高考卷第24题和2004年上海春考卷第27题要求翻译句子考查的是文言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在《考试大纲》中没有做出整理,但在我们学过的重点文言篇目都有出现。
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中的“不亦……乎?
”;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中的“独……邪/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无以……”;
“何辞为?
”中的“何……为?
”等都是固定句式。
大家要注意整理。
这里要请同学们注意一种情况:
文言中“如何”、“奈何”、“若何”常连用,表示对意见询问,但也有中间带宾语的固定用法,这时“如”、“若”、“奈”都用作介词,“如……何?
”,“若……何?
”,“奈……何?
”译为“把……怎么样?
”“拿/对……怎么办?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
”译为“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2003年上海高考卷第24题翻译句子“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
”译为“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
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能灵活的采用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答题技巧,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大大的增加答题的正确率。
但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