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5795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三农”问题日益突出。

农业生产不稳,农民收入水平增速慢,农村环境条件差,社会保障事业投入不足,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已经阻碍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民人均收入下降。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近几年来急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乡收入之比,1978为2.47:

1,1984为1.7:

1,到 1994为2.6:

1,到了1997扩大为2.74:

1,2003年扩大到3.2:

1。

如果再考虑城市享有国家补贴、城市全是现金、农村多为实物等等因素,城乡收入实际上相差5-6倍。

  二是消费以及生活质量的差距也在扩大,广大农村的公共卫生条件、教育整体水平薄弱。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 70%,而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的30%;

农村每干人口,只拥有一名卫生技术人员,城市则在5名以上;

农村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只有9.58%,城市则为42.09%。

2000年,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5年,比城市平均水平少3年;

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农业从业人员最低;

2000年,全国3/4以上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

截至目前,农村还有近1亿人口没有获得医疗服务,3000多万贫困人口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服务,近20%的县未达到2000年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的基本标准,4亿多农村人口尚未饮用上自来水,近8%的农村婴幼儿没有享受免疫接种。

  三是城乡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近几年来,农业部门产值占 GDP比重明显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比值下降,农民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的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

  上述表明,我国的城乡发展,已经走到了很不协调的地步。

我们长期执行的改革方案,整体上让城市人受益更多,农村受益少;

政策的选择、发展战略的选择,长期以来更倾向于城市而不是农村,已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了。

进行战略调整,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必然选择和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

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理所当然。

农村发展之重要,“三农”问题之难解,注定了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新农村,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通过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农村社会能够实现和谐。

建设新农村不仅能更好地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构筑和谐社会,而且对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构想

  农村发展问题是近年来中央一直高度关注和重点研究工作。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这既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和理论构想,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生产发展”主要是指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巾,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二、三产业逐步扩大。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主要是指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条件更好。

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落实。

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十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这意味着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生活宽裕的农民必将享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成果。

“乡风文明”主要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的需求。

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就能促进社会风气不断改善。

“村容整洁”主要是指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衬貌整洁。

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

“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融通、相辅相成。

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

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

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了四大任务,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项政策本身与以往政策的区别,它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那就是“以城带乡、以工哺农”阶段的到来。

同时,政策本身也有非常清晰的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光是新村庄的建设,而是要把现代农业建设好,要把农村的各项改革搞好,要把对农村的服务覆盖到各个方面。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物质和精神文明,也包括农村政治发展,任务繁重,要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争取“十一五”期间能够明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整体面貌,这是一项宏伟巨大的工程,需要我们政府和社会付出艰巨的努力。

  首先,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壮大农村产业基础。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为此,政府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

  其次,新农村建设要为广大农民普遍地过上小康生活和富裕生活铺平道路。

不但不要让农民为生活发愁,而且还要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着力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和谐农村。

  第四,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加强农村道路、通信、电网、饮水、沼气、垃圾收集处理等方面的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一些地方农民个人富裕了,盖起了宽敞舒适的住宅,但是村容脏乱差。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迁移进城较多的一些农村出现了“空心村”的问题。

据粗略估计,目前我国农民占用的宅基地相当于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的3倍。

通过乡村建设规划,宅基地整治,不但可以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而且可以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加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第五,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推进乡镇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积极性,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农民得实惠。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工程,仅靠农民是难以取得成效的。

因此,要加大各级政府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相对较少。

根据《建议》,“十一五”期间,我国会扩大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更是重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会在试点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推广,扶贫和减贫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甚至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会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这些举措必然会使新农村建设落在实处,并得到有效推进。

  总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各地实际出发,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人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切实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全面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注:

本文受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