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复习学习笔记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5385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复习学习笔记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测复习学习笔记_精品文档Word文件下载.doc

组合叠加

直接的相加及相减

题目中图形部分相同,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

相加后进行去同存异或去异存同的运算

注意运算后再进行图形的翻转或平移。

规律叠加

注意叠加公式(常考黑+白=?

其他知识点

对称性

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注意对称轴的方向和数量

元素分布

图形中的元素位置

直曲性

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

注意直曲线组合而成的图形,注意数曲线或直线的数量

封闭性

封闭图形和开放图形

立体图形

折纸盒

注意面的方向

Z字法确定对称面和画在橡皮上

三视图

注意侧视图的方向

截面

多做题熟悉截面吧

逻辑判断

一、体系

必然性推理:

前提是真的,结论肯定是真的

可能性推理:

前提是真的,结论不一定是真的。

差别:

必然性强调整体到部分的推理(一般到特殊)

可能性强调部分到整体的推理(特殊到一般)

必然性推理知识点:

1、直言命题、三段论、复言命题、朴素逻辑

可能性推理知识点:

1、类比推理、归纳推理

二、关键词

1、有些:

(1)含义:

包含一个、一部分、全部。

至少有一个就可以称为有些。

(2)推理:

例如:

我们班有些同学及格了。

不能推出我们班有些同学不及格

2、逆否命题:

我是人。

A→B原命题

人是我。

B→A逆命题

非我是非人。

非A→非B否命题

非人是非我。

非B→非A逆否命题

逆否命题=原命题

三、必然性推理

1、直言命题:

(1)含义:

只判断了一件事,只表达了一个判断。

我考上了公务员、所有人都考上了公务员。

(2)种类(6种):

PS、括号了表示的是逻辑关系

a、全部:

全部的肯定和全部的否定。

所有的同学都及格了(全肯。

所有是)所有的同学都不及格(全否、所有非)

b、部分:

部分的肯定和部分的否定。

有些同学及格了(部肯、有些是)有些同学不及格(部否、有些非)

c、个体:

个体的肯定和个体的否定。

张三及格了(个肯、某个是)张三不及格(个否、否个非)

(3)否定:

a、如何否定:

A不/不是/并非A例如:

我们班同学都及格了我们班同学不/不是/并非都及格了

b、双重否定:

表达肯定

(4)矛盾:

a、什么是:

没有中间状态的两个概念或两个命题。

生和死男和女(黑和白上和下左和右)都不是矛盾关系

b、特点:

矛盾的A和B必定一真一假

c、矛盾和否定的关系:

是等价的关系A和不A必定一真一假没有中间状态

(5)真和假:

a、判断真假符合材料给定的客观事实就是真不符合就是假

b、重点要关注假话对假话做一个否定就可以得到真话。

(6)相互关系:

a、矛盾关系:

全肯与部否之间是矛盾关系(所有是和有些非)全否与部肯之间是矛盾关系(所有非和有些是)个肯与个否之间是矛盾关系(某个是和某个非)

b、上反对关系(所有是和所有非):

所有的同学都及格了所有的同学都不及格这两句话不能同真但能同假两句话必有一假

c、下反对关系(有些是和有些非):

有些同学及格了有些同学不及格这两句话不能同假但能同真两句话必有一真

d、推出关系:

基本的推出关系PS:

交叉关系均为矛盾关系

基本突出图表所有是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所有非所有是可以推出某个是

某个是可推出 可推出 某个非某个是可以推出有些是

所有非可以推出某个非

有些是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 有些非某个非可以推出有些非

推出公式:

①所有的A是B→有些B是A但不能推出所有B是A例如:

1班学生都考A→有些考A的是1班的。

不能推出所有考A的都是1班的学生。

②有些A是B→有些B是A但不能推出有些A不是B例如:

1班有些学生考A→有些考A的是1班的。

不能推出有些1班的学生不考A。

③所有A不是B→所有B不是A例如:

1班的所有学生都不考A→考A的不是1班的学生。

④有些A不是B不能推出有些B不是A例如:

有些1班的学生没有考A,不能推出有些考A的不是1班的学生

(7)直言命题常见题型

a:

矛盾法:

题型:

题干中给出几句话,并告诉其中有1句或2句为真或为假。

解题思路:

找矛盾→跳出矛盾→判断矛盾→推理

黄某说张某胖,张某说范某胖,范某和覃某都说自己不胖。

如果四人陈述只有一个为假,那么谁一定胖?

A仅黄某B仅张某C仅范某D仅张某和范某

答:

黄某:

张胖;

张某:

范胖;

范某:

我不胖;

覃某:

我不胖。

其中张某和范某所说为矛盾,必定一真一假,题目只有一人说假话,则黄某和覃某所说为真,则题目选择B。

b:

反对法:

找反对→跳出反对→判断反对→推理。

某单位共有20名工作人员。

①有人是本科学历;

②单位的负责人不是本科学历;

③有人不是本科学历。

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单位具有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的人数?

( 

 

A。

20个人都是本科学厉B。

只有1个人是本科学历C。

20个人都不是本科学历D。

只有1个人不是本科学历

第①句与第③句为下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的两句话必有一真,本题题干说明三句话只有一句为真,因此第二句话肯定是假的。

因此可以推出单位的负责人是本科学历。

根据基本推出关系某个是为真则有些是肯定为真则第①句话为真,第③句为假,根据矛盾关系,有些非与所有是为矛盾关系,必定一真一假,因此有人不是本科学历可以推出所有人都是本科学历,因此本题选A。

反对法常见题型总结:

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

遇到上反对关系:

即所有是与所有非,题干中一般会说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假,则某个是或某个非必为真,看见这样的题型直接在答案中找所有是或所有非(注意上图中的对应关系,对应项为某个是对所有是、某个非对所有非),如选项中没有所有是或所有非,可以找有些是/某个是或者有些非/某个非。

遇到下反对关系:

即有些是与有些非,题干中一般会说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真,则某个是或某个非必为假,看见这样的题型直接在答案中找所有非或所有是(注意上图中的对应关系,对应项为某个是对所有非、某个非对所有是),如选项中没有所有是或所有非,可以找有些是/某个是或者有些非/某个非。

c:

推出关系:

主要提问方式为,下列选项中那些不能确定真假。

答题思路:

找肯定为真的和肯定为假的,运用排除法确定选项。

在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王宜获得了由董事会颁发的特别奖。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断定不能确定真假。

Ⅰ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都获得了特别奖。

Ⅱ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都没有获得特别奖Ⅲ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有人获得了特别奖。

Ⅳ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有人没获得特别奖。

A.只有Ⅰ。

B.只有Ⅲ和Ⅳ。

C.只有Ⅱ和ⅢD.只有Ⅰ和Ⅳ。

答案:

王获得了特别奖为真,即某个是为真,根据基本推出公式,某个是为真则有些是为真、所有非为假。

因此II为假、III为真,I、IV无法确定真假故答案选D。

2、三段论

3、复言命题:

(1)组成:

直言命题+逻辑词项(连接词)考察重点为逻辑词项

(2)种类:

①联言命题:

a、形式:

A且B,A和B为联言支命题,地位等价。

即A且B=B且A

b、常用语:

表并列、递进、转折的含义的连接词,都属于“且”的范畴

c、含义:

A且B→A.B两个联言支命题都是真的。

即A、B都真→A且B,为真。

A、B有一假→A且B,必定为假。

d、矛盾:

A且B与非A或非B互为矛盾

②选言命题:

相容的选言命题:

A或B也可以写成B或AA和B可以共存

或;

或者;

或者。

也许。

也许;

可能。

可能;

两者不同时(小红和小明不能同时出现)

A或B→A、B至少有一个为真。

即:

A、B只要1真→A或B为真。

只有A、B都假→A或B才能为假

d、否定式推理有效:

A或B+非B→A例如:

小红去或小明至少去一个,小明没去,则小红肯定去。

e、矛盾:

A或B与非A且非B互成矛盾。

小红去或小明不去,该句为假。

则小红不去且小明去为真。

不相容的选言命题:

要么A要么BA和B不能共存

要么。

要么;

,两者不可兼得;

可能,二者必居其一。

要么A,要么B→A、B之间必定一真一假。

要么A,要么B与要么A且B,要么非A且非B。

例如,要么小明去,要么小红去为假。

则要么都去,要么都不去为真。

③假言命题:

a、含义:

如果明天天气晴,那么我就出去玩。

b、形式:

A→BA为真则B肯定为真,A为假则B肯定为假

c、常用语:

I:

关键词:

如果A,那么B;

只要A,就B;

若A,则B。

看见这些可以写成A→B

II:

只有A,才B;

除非A,才B;

不A,不B;

除非A,否则不B。

看见这些关键词可以写成B→A例如:

没有报名成功,就不能成为公务员。

可以推出:

成为公务员需要报名成功(不A,不B);

除非吃药,否则不能治病。

可以推出治病需要吃药(除非A,否则B)

III:

加关键词,一句话要是可以改成如果/只有A,那么/才B。

则句子逻辑为A→B

IV:

句子表示A一定B的含义,则句子罗姐为A→B

V:

充分条件推出必要条件。

例如,听课是考上公务员的必要条件。

可写成:

考上公务要→要听课。

d、推理规则,A→B只能得到非B→非A

A且非B例如:

如果小红去,那么小明不去为假,则小红去且小明也去肯定为真。

基本法

矛盾法

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题型一:

题目中给出A→B非B→非A给一个A

综合推理

4、朴素逻辑

A:

列表法:

针对题型:

多人物或多事物,让我们找到他们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个选项只给出部分情况。

横纵列表(针对题目中只给出两类条件)

连线列表(针对题目中给出三类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