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533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精品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精品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精品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精品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docx

《精品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docx

精品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绪论课——做科学,从身边开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们对时间的测量记录历程。

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

2、过程与方法:

讨论与讲述

3、情感价值观:

通过对时间的测量记录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科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教学过程:

一、引题入课:

每时每刻,在我们身边都有许多事物在变化,有许多现象在发生。

例如:

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我们吃饭、看书、打球、睡觉……当对这些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时,我们就是在学科学、做科学了。

学科学、做科学有意思吗,你喜欢吗?

让我们一起来学好科学。

二、新课

1、我们每天都要与时间打交道,除了用钟表以外,你知道还能有哪些办法知道时间吗?

2、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测量记录时间的吗?

①首先,学生说一说:

②教师补充:

3、说说你现在知道时间的办法有哪些?

三、小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明白了什么?

你觉得科学课有意思吗,喜欢吗?

四、作业设计:

1、古代,人们用了哪些计时的方法?

看太阳、月亮、星星,日晷计时,水计时,火计时,沙漏计时,机械钟表……

2、现在,你知道有哪些计时的方法?

电子钟表、石英钟表、数字表、原子钟……

现在,你有哪些知道时间的方法?

看钟表、看手机、听收音机、看电视……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图片资源的动太性资源缺乏,没达到较佳的效果。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食物

第1课 我们在生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观察、测量,并与过去进行比较,知道自己身体有哪些地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哪些没有明显的变化,从而深入认识自我。

在观察过程中,会借助工具来获得准确的数据,并用数据来反映自己的生长状况。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测量、比较、讨论

3、情感价值观:

感受研究自己成长变化带来的乐趣,为人生的科学生活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测量与比较研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题:

1、你知道你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

还有你小时候的照片吗?

仔细看看。

2、还有小时候穿过的衣物、玩过的玩具吗?

认真看看。

二、新课:

1、你认为,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哪些地方基本没有变?

学生说一说,教师补充。

2、实地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测量后,要求学生自己记录并保存以便今后做比较。

3、分析自己的主要特征:

4、教师说说今后的生长发育趋势。

并简要点一下营养与锻炼问题。

三、作业设计:

1、从小到大,我的哪些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哪些方面没有变?

体形、身高、体重发生了明显变化;

指纹、血型、DNA等没有变化。

2、我今年    岁,我的现在的身高是        ,体重是        ,记录日期: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仍然缺少鲜活的东西。

第2课  食物的色香味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并通过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子观察物体中的作用;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2. 过程与方法:

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

3.情感与价值观:

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

1、米饭、面包、包子、馒头、各种水果等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2、其他物品:

鲜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复读机、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

一满桌丰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学生观看。

问:

面对这样一满桌丰盛的饭菜,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个归纳:

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够引起我们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颜色,“香”是指食物发出的气味,“味”是指食物各种各样不同的味道。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

(1)、分小组观察所准备的食物

每个小组一张观察表格,讲解怎样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写表格,并将观察到的填写在表格中,

(2)、集体交流观察到的食物特点,教师进行板书。

(3)、引导学生从观察的现象中去归纳

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气味,通过用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道……..

三、引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对其他物体进行综合观察

1、我们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观察问题以为,还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来观察物体?

分组实验:

每个小组分给不同的鲜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复读机、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

用多种方法观察这些物体

2、观察,然后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观察物体还要用到听觉器官耳朵,触觉器官皮肤、如:

观察复读机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用耳朵听等等方法来辨别。

四、归纳总结

1、说说我们今天观察物体要用到那些器官?

这些器官能认识到物体的哪些特征?

2、归纳这些器官的作用:

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听觉器官(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

嗅觉器官(鼻子)——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

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

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

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简单,其重点内容为认识物体,已超出了认识食品的范畴。

第3课   食物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源。

能按食物的来源将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及植物类食物。

能按照食物的来源对常见的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食物的认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

教学准备:

鸡蛋(熟)、面包,肉类的食物,大米饭、蔬菜、水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

教学重点:

区分动物类食物与植物类食物

教学过程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品种

(1)、分小组进行交流,并将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归纳

提示学生注意:

食物是指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并且经过一定的加工后可以直接吃的食品。

2、认识食物来源于哪些动植物

(1)分小组进行,将带来的不同食物进行分类,看看这些食物分别来自什么动物和植物,在将研究的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里面。

(2)学生反馈

注意:

A、食物来源要说出具体的动物和植物名称。

B、既含有动物成分的有含有植物成分的食物,可以将食物所含有的成分放开来写。

(3)、问: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那几类?

动物类和植物类

3、对食物进行分类

(1)   给所带的食物进行分类,并将结果填写在书中的表格里面,

(2)   对书中P13页的食物图也进行分类,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3)   交流并修正

(4)   总结归纳:

动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

                                     混合食物:

4、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强调了混合性食物的认识。

第4课  食物的营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所含的主要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能正确的使用酒精灯等实验材料。

能用火烤、滴碘酒、按压等方法研究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能按照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实验法、比较法、分类法等

3、情感与价值观:

能用所学的食物营养知识改善自己的营养结构,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观念。

教学准备

1、酒精灯、镊子,碘酒、滴管、白纸等

2、馒头、米饭、熟土豆、熟鸡蛋、肥肉、瘦肉、蔬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

3、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学重点:

常见的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列举平时爱吃的食物

1、 在小组里面交流,对爱吃的食物进行统计,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2、汇报统计情况,根据学生的有无偏食的情况引入对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研究。

3、揭示课题

二:

实验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

1、 介绍酒精灯及用途,边介绍边演示酒精灯的用法,

2、实验:

(1)实验要求:

将自己所带食物分成三分,分别放在火上烧、滴碘酒、放在纸上面按压,等方法进行实验。

(2)分组进行探究,边观察边记录,

注意:

对食物进行按压时,许多食物会留下痕迹,肥肉留下的是油迹,蔬菜留下的是水迹,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火烧的要尽量避免黑烟,要放在火的外焰烧,

三、    归纳实验现象

问:

你在研究食物营养的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

瘦肉鸡蛋——在火上面烧了有臭气味。

米饭、馒头、土豆——滴碘酒了变成蓝色

肥肉、花生——在纸上按压有油迹

蔬菜——有水分

四、    介绍食物的营养资料

瘦肉、鸡蛋等在火上烧过有烧头发的气味,这是因为食物里面主要含有蛋白质,它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材料。

在食物上面滴上碘酒变成深蓝色是食物中主要含有淀粉,按压后有油迹,是因为食物中主要含有脂肪。

脂肪和淀粉为人们提供能量。

五、    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

1、 分小组来完成,将分类的结果记载下来。

2、 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六、    拓展、运用

1、阅读书中的资料。

2、回家对自己吃的食物进行鉴别,有哪些营养成分。

收集有关食物营养的图片资料进行展览。

教学反思:

本课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要求偏高;实验过程中,课堂不大好控制。

第5课  设计一日食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一天所需的食物营养设计一日食谱。

能利用图书、网络等方式获取制定“一日食谱”的相关资料。

通过收集资料、与他人交流等形式,制定一份教为科学的“一日食谱”。

2、过程与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讲述法。

3、情感与价值观:

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膳食结构的资料

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问:

如果每天都吃一样或2样的食物,这样行吗?

为什么?

学生反馈并揭示课题:

设计一日食谱

二、    学生设计一日食谱

(1)讨论:

我们怎样才能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

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设计科学的一日食谱,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所需要的营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实际、经济情况等来设计。

(2)出示课件:

有关食物营养的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的获取设计一日食谱的信息。

为设计食谱提高依据。

(3)学生自己设计“一日食谱”。

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三、    交流设计的“一日食谱”

(1)交流设计的食谱,在交流的过程中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以防出现不合理的食谱。

(2)学生相互评价设计的食谱。

相互比较评价出设计合理的食谱,进行肯定,对不合理的食谱进行完善、修改。

(3)根据交流和评价的结果,更加完善自己设计的食谱。

四、    引导学生统计进三天的食物品种,对照设计的一日食谱,改正自己的饮食习惯。

(1)统计最近三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

(2)根据自己统计的结果与设计的一日食谱进行比较,找出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是营养的结构和食物的数量。

(3)相互交流,说出改进的理由。

特别是自己平时爱挑食偏食的同学改进饮食习惯。

五、总结

教学反思:

本课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学得有趣,且对人生很有益。

第6课 食物的消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的组成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知道如何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

2、过程与方法:

资料影片法、讨论法、讲述法。

3、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面包、水果、纯净水等食物,消化器官的课件、消化过程视频资料

教学重点:

认识人的消化器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