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533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docx

《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docx

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农行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正文第一篇:

农行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1、萌芽(1951-1993)。

1951年农行成立,1979年恢复成立。

2、成长(1994-20XX)。

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分设(一分),1996年农村信用社和农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一脱),1999年农行向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大部分不良资产(一剥)。

3、形成(20XX-至今)。

20XX年农行开始进入建设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20XX年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手续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XX年7月15日a股上市、16日h上市,20XX年农行成立60年。

农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使命:

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

愿景: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全能型国际金融企业

核心价值观:

诚信立业、稳健行远

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相关理念:

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管理理念——细节决定成败、合规创造价值、责任成就事业服务理念——客户至上、始终如一

风险理念——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

人才理念——德才兼备、以德为本、尚贤用能、绩效为先品牌形象宣传语:

大行德广、伴您成长

三农:

农村、农业、农民

第二篇:

关于对基层农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从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的总和,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

基层行是农业银行这座“大厦”的基石,是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行绝大多数员工创造个人价值和银行价值的基础平台。

因此,农业银行在股改成功后,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确保全行3510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各级领导者的认识认知水平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领导者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是规则执行的督导者,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凡成熟的、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必然懂得、重视、善于抓企业文化建设,反之,则不能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因此,这要求基层行领导首先具有较强的战略意识、市场敏感性和创新精神,善于从全局出发考虑银行的利益,要敏锐地捕捉金融市场信息,进行长期发展战略的创新,同时要具有稳健、质量、风险和管理观念。

如:

在决策方面,要自觉坚持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决策理念和程序,以保证决策质量和效率,提高决策的人文品位;在用人方面,要通过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和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自觉实践“能力本位”、“业绩本位”等理念和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在管理方面,应当着力推动思想观念、经营理念、工作作风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企业文化内涵和功能,为把农业银行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二、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贴近实际,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

企业文化既不是一种超脱文化,也不是一种表象文化,它是一个企业的性格,只有融入和渗透到全行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企业文化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应做到“三个贴近”:

一是应贴近改革实际。

当前,农业银行正在进行的股份制改革,无论深度、广度、还是难度都是空前的,这无疑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严峻的考验。

改革时期也是思想、文化的裂变和碰撞期,只有形成有利于改革的主流文化,才能坦然面对和准确回答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困惑,也才能把改革和发展的压力传递到每位员工和岗位,引导员工自觉地冲破并摒弃一切阻碍和不利于发展的束缚,使员工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认同意识不断加强。

因此,要利用此次股改契机,建立一套与新战略相适应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全新的企业文化,打造农业银行百年品牌。

二是应贴近业务发展实践。

业务发展是硬道理,企业文化必须为业务发展服务。

只有将文化的力量体现在业务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现在经营思路和措施办法的丰富完善中,体现在产品与服务品牌的整合打造中,企业文化才能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农业银行股改后区别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切实做好“三农”和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三是应贴近员工的工作生活实际。

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对员工的需求和发展、人格和思想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让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觉悟得到提高,能力得到增强,思想得到升华,利益得到实惠,使文化由抽象到具体,能够看得见、感觉到,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具有良好的实际效果。

要进一步弘扬长期积淀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文化,坚决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落后文化和陈旧观念,让广大员工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合规守法的良好职业操守。

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企业文化核心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要把管理的重心放在人这个基础之上。

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和树立“资本约束、审慎经营、价值创造、开放进取、受托责任”等新型的经营理念和精神,让“诚信、创新、学习、责任合规和人文关怀”等既有新时期农行特色、又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等新的观念。

要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致力于建立健全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尤其是要根据自身特点,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加强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构筑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体系。

其次,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

基层行要为员工的前途着想,才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奋斗目标,激发其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实现发展留人。

第三,要在培训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存量”人才的质和量。

要真正树立大培训的观念,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不断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投入力度,努力提升农业银行的人力资本总量。

第四,要以平等的态度尊重、理解和善待员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领导的信任和组织的温暖,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要多做暖人心、得人心、聚人心的工作,尤其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要重视倾听来自各个层次的员工意见,坚持公开、公正、有情操作,并针对改革后员工劳动强度和竞争压力增大的现实情况,尝试建立员工心理咨询和思想沟通制度,帮助员工舒缓压力,调整心态。

四、树立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培养成熟的经营理念

成熟的经营理念对基层行经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核心是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现。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营绩效取得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员工价值、股东价值和社会(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统一;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对各项发展目标的统筹兼顾、把握平衡上,实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所谓“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基础的牢固性、发展资源的再生性、发展战略的前瞻性等方面,做到眼光长远、通盘规划,不断“子孙路”、不吃“过头粮”。

树立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观,要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五个关系:

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发展和局部发展的关系。

局部与整体之间是从属关系,整体是由若干个局部组成的。

整体的发展依靠局部的发展来实现,局部的发展需要整体发展来提供保障和支持。

从长远来看,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一定发展时期和阶段,局部发展必须服从整体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因此,各级管理者在谋求发展时,要从大局出发,既要考虑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整体发展的要求,当局部发展与整体发展出现矛盾时,局部必须服从整体,甚至做出牺牲。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阶段发展与长期发展的关系。

能否处理好阶段发展与长期发展的关系,是衡量一个单位是否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请关注:

)基层行在确定和实施阶段发展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利于实现持续的发展。

正确处理好阶段发展目标与长期发展目标关系,对各级管理者来说,既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一项根本的要求。

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关系。

强调加快发展速度,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强调提高发展质量也必须要以适当的速度作保障,只有发展速度而没有发展质量,就失去了发展的意义;单纯注重质量而忽视速度,就会失去

发展机会丧失竞争能力,最终就会踏步不前。

因此,发展不仅是量的增长、速度的提高、规模的扩大,而且是在机制健全、内控严密、管理规范的前提下,实现效益的提高和价值的最大化。

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银行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任何时候风险都与发展相伴相随。

我们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但不能为了发展而忽视风险控制,否则,不会实现真正的发展,同时也不能为控制风险而束缚住手脚。

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拓业务、谋求发展。

五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业务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关系。

农业银行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是业务发展,但业务的发展不是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企业发展的最高目标,两者的关系是:

业务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现实可能;员工的发展、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提高,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力量源泉。

因此,在强调业务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员工的全面发展。

但员工的全面发展并非全体员工都要发展,也要体现优胜劣汰、有情保障的精神;并非每个阶段都要发展,而要从整体上、趋势上、大局上进行把握;并非同步发展,也要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实践工作中必须注意克服重视“业务的发展”,忽视“人的发展”的错误倾向,坚持“两手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推动业务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五、坚持内控优先的原则,构建良好的风险文化

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进、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有助于风险管理体系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都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履行自身职责,促进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风险管理文化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在基层行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业银行发展的历史和经验表明,一些基层行之所以在风险管理上出现问题甚至常常失败,其原因并不是因为缺乏风险管理系统、政策及程序,而是因为落后的企业文化尤其是风险管理文化不能使这些系统、政策、程序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没有把执行制度变成员工的一种行为习惯。

因此,构建良好的风险文化已成为事关农业银行生存、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促进风险文化建设,首先要在规范执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加强宣传,引导干部员工认知认同理念并不断加以实践。

只有先认知,即充分了解内控价值理念的真正含义,把握内控价值理念的本质要求,认识到内控文化在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员工才会认同这些文化理念。

其次要将内控价值理念深深植根于心,落实于行。

只有认同,才会信奉,实践这些价值理念才会成为自觉行为。

各级行领导班子必须身体力行,对内控的各项制度要求保持高度的敬畏,决不允许对各项内控制度表示丝毫的蔑视,决不允许对背离内控价值观的行为有丝毫的容忍;全行员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最起码的操作守则做起,“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坚决不办违反规定的事情,坚决抵制破坏制度的行为,最终形成一种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习惯让位制度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农业银行风险文化。

六、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实现制度与文化的平衡

有效的管理等于优秀的文化加上科学的制度。

制度约束是把企业的观念文化转化为行为文化的最重要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传导机制。

制度解决的是该不该做的问题,是一种刚性约束;文化解决的是怎样自觉地去做的问题,是一种柔性约束。

也可以说,刚是柔的制度支柱,柔是刚的精神支柱,二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一方面,严格、科学的制度管理,是企业健康运营和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