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468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docx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知识梳理

解析几何是联系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它本身侧重于形象思维、推理运算和数形

结合,综合了代数、三角、几何、向量等知识•反映在解题上,就是根据曲线的几何特征准

确地转换为代数形式,根据方程画出图形,研究几何性质•学习时应熟练掌握函数与方程的

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参数的思想、分类与转化的思想等,以达到优化解题的目的•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

(1)确定曲线方程,实质是求某几何量的值;含参数系数的曲线方程或变化运动中的圆锥曲线的主要问题是定值、最值、最值范围问题,这些问题的求解都离不开函数、方程、

不等式的解题思想方法•有时题设设计的非常隐蔽,这就要求认真审题,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作为解题突破口•

(2)解析几何也可以与数学其他知识相联系,这种综合一般比较直观,在解题时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多面性,能够顺利进行转化,即从一知识转化为另一知识

(3)解析几何与其他学科或实际问题的综合,主要体现在用解析几何知识去解有关知

识,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建立坐标系,建立所研究曲线的方程,并通过方程求解来回答实际问

题•在这一类问题中“实际量”与“数学量”的转化是易出错的地方,这是因为在坐标系中的量是"数量”,不仅有大小还有符号•

•点击双基

1.(2005年春季北京,5)设abcz0,“ac>0”是“曲线ax2+by2=c为椭圆”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

ac>0_曲线ax2+by2=c为椭圆•

反之成立•

答案:

B

2.到两定点A(0,0),B(3,4)距离之和为5的点的轨迹是

A.椭圆所在直线

C.线段ABD.无轨迹

解析:

数形结合易知动点的轨迹是线段AB:

y=-x,其中Owx<3.

3

答案:

C

3.若点(x,y)在椭圆4x2+y2=4上,则的最小值为

x2

B.—1

C.—3D.以上都不对

3

解析:

的几何意义是椭圆上的点与定点(2,0)连线的斜率•显然直线与椭圆相

x2

切时取得最值,设直线y=k(x—2)代入椭圆方程(4+k2)x2—4k2x+4k2—4=0.

2一令A=0,k=±-3.

 

由0

 

(1)写出直线l的截距式方程;

1

(2)证明:

11+=—y1y2b

(3)当a=2p时,求/MO的大小.

剖析:

易知直线I的方程为_+2=1,欲证丄+丄J,即求V一竺的值,为此只需

aby1y2by1y?

求直线I与抛物线y2=2px交点的纵坐标.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易得yi+y2、屮y的值,进而证得

贝y刚=上,k2=±

X1X2

2

当a=2p时,由

(2)知,y’y2=—2pa=—4p,

2222

由y1=2px1,y2=2px2,相乘得(目旳2=4pxx2,

2

与=1的两条渐近线为I1、I2,过椭圆C的右焦点F作直线I,使I丄I1,又I与

b2

12交于P点,设I与椭圆C的两个交点由上至下依次为A、B(如下图)

'PL

A

B

(1)当11与I2夹角为60°,双曲线的焦距为4时,求椭圆C的方程;

(2)由FA=入AP,欲求入的最大值,需求AP的坐标,而P是I与li的交点,故需

又b<1,

a

a=、3b.

22又a+b=4,

--a=3,b=1.

1

将A点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得

(c2+入a2)2+入2a=(1+入)

2222

•••(e+入)+X=e(1+入)

^―2—:

+3w3—22.

2e2

•入的最大值为2—1.

评述:

本题考查了椭圆、双曲线的基础知识,及向量、定比分点公式、重要不等式的应用•解决本题的难点是通过恒等变形,利用重要不等式解决问题的思想.本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道好题.

【例3】设椭圆中心是坐标原点,长轴在x轴上,离心率e=-^,已知点P(0,-)

22

到这个椭圆上的点的最远距离是.7,求这个椭圆方程,并求椭圆上到点P的距离等于.7的

点的坐标.

22.3

剖析:

设椭圆方程为冷+笃=1,由e=!

^知椭圆方程可化为x2+4y2=4b2,然后将距离

a2b22

转化为y的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中含有一个参数b,在判定距离有最大值的过程中,要讨论

1

y=-丄是否在y的取值范围内,最后求出椭圆方程和

2

P点坐标.

2

解法一:

设所求椭圆的直角坐标方程是笃+

a

2

爲=1,其中a>b>0待定.

b2

22

r2ca

由e==-

a

b2

~2

a

设椭圆上的点

(x,y)到点P的距离为d,

1

即a=2b.

2

2c

y、29

=a(1--)+y-3y+_=

b24

=1-(b)2可知b=

aa

4b2—3y2-3y+9=-3(y+丄)2+4b2+3,其中一b

2

9

+—

4

如果bv1

2

此得b=.7—3>-,

2

则当

y=-b时d(从而d)有最大值,由题设得(.7)2=(b+-)2,由

2

1

与bv-矛盾.

2

2

因此必有b>1成立,于是当y=--时d(从而d)有最大值,由题设得(、.7)2=4b2+3,

2

由此可得b=1,a=2.

 

2故所求椭圆的直角坐标方程是—+y2=1.

4

1

由y=-丄及求得的椭圆方程可得,椭圆上的点(一

2

点P的距离都是■,7.

解法二:

根据题设条件,设椭圆的参数方程是

x=acos0,

y=bsin0,其中a>b>0待定,0v2n,

 

••仝

-e=—

2

•°・a=2b.

设椭圆上的点(

223

d2=x2+(y-2

1

如果丄>1,即卩2b

X,

y)到点P的距离为d,贝U

3221

0+(bsin0)=-3b•(sin0+—)

b

222

=acos

2+4b2+3.

bV2,

则当sin0=-1时,d(从而d)有最大值,

由题设得(7)2

 

(b+3)2,由此得b=.7—

2

->1,与bv-矛盾.

222

1

因此必有丄

2b

w1成立,于是当sin0=—2-时,d(从而⑴有最大值,由题设得(7)

22

=4b+3.

由此得b=1,a=2.所以椭圆参数方程

消去参数得—+y2=1,由sin0=」

42

x=2cos0,

y=sin0.

cos0=±—知椭圆上的点(一"3,——)(y3,

22

—1)到P点的距离都是.7.

2

评述:

本题体现了解析几何与函数、三角知识的横向联系,解答中要注意讨论深化拓展

根据图形的几何性质,以P为圆心,以.7为半径作圆,圆与椭圆相切时,切点与P的

距离为7,此时的椭圆和切点即为所求•读者不妨一试•

厂2/3、27

x+(y——)=7,

2x2+4y2=4b2,

292

得3y+3y—=4b—乙

4

由A=0得b2=1,

即椭圆方程为

所求点为(—

22

x+4y=4.

AA

v'3,—-)、(,—-)

22

•闯关训练

夯实基础

1.(2005年北京东城区目标检测)以正方形好过正方形四边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尿72

ABCD勺相对顶点

AC为焦点的椭圆,恰

3

cd

2

B.

D.

、51

3

、10.2

解析:

建立坐标系,设出椭圆方程,

由条件求出椭圆方程,可得

 

答案:

D

3.(2005年启东市第二次调研)设Pi(J2,<2)、P2(-42,—J2),M是双曲线

1

y=_上位于第一象限的点,对于命题①|MP-|MP|=2、、2:

②以线段MP为直径的圆与圆

x

x+y2=2相切;③存在常数b,使得M到直线y=—x+b的距离等于—|Mf?

|.其中所有正确命

2

题的序号是.

解析:

由双曲线定义可知①正确,②画图由题意可知正确,③由距离公式及|MR|可

知正确.

答案:

①②③

4.(2004年全国H,15)设中心在原点的椭圆与双曲线2x2—2y2=1有公共的焦点,且

解析:

双曲线中,冷尹,

它们的离心率互为倒数,则该椭圆的方程是.

F(±1,0),e=£=J2.椭圆的焦点为(土1,0),

a

离心率为-—.•长半轴长为.2,短半轴长为1.

2

2•方程为—+y2=1.

2

2

答案:

+y2=1

2

5.

(1)试讨论方程(1—k)x2+(3—k2)y2=4(k€R)所表示的曲线;

解:

(1)3—k2>1—k>0k€(—1,1),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1—k>3—k>0k€(—,—1),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1—k=3—

k2>0k=—1,表示的是一个圆;(1—k)(3—k2)<0k€(—^,—,3)U(1,、、3),

表示的是双曲线;k=1,k=—.3,表示的是两条平行直线;k=.3,表示的图形不存在

(2)由(k2+k—6)(6k2—k—1)<0(k+3)(k—2)(3k+1)(2k—1)<0k€(—3,

11

)U(—,2).

32

6.

2222

tI0A=|OEB,•••xi+yi=X2+y2.

又•••yj=2pxi,y22=2px2,

22

•X2—xi+2p(X2-Xi)=0,

即(X2—xi)(xi+X2+2p)=0.

又tXi、X2与p同号,•Xi+X2+2pz0.

•X2—Xi=0,即卩Xi=X2.

由抛物线对称性,知点A、B关于x轴对称•

(2)解:

由(i)知/AO)=30°,贝U

广2广

y=2px,x=6p,

”y=^x\y=2j3p.

J3k

•A(6p,2,3p).

方法一:

待定系数法,△AOB外接圆过原点0,且圆心在x轴上,可设其方程为x2+y2+dx=0.

将点A(6p,2,3p)代入,得d=—8p.

故厶AOB7卜接圆方程为x2+y2—8px=0.

方法二:

直接求圆心、半径,设半径为r,则圆心(r,0).

培养能力

7.(理)(2004年北京,i7)如下图,过抛物线y2=2px(p>0)上一定点P(X0,yo)

(yo>0),作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A(xi,yi)、B(X2,y2).

(i)求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的点到其焦点F的距离;

2

(2)当PA与PB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时,求-yi一y2的值,并证明直线AB的斜率

y。

是非零常数.

解:

(i)当y=P时,x=E.

28

又抛物线y2=2px的准线方程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