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电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467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电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案电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案电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案电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案电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电子.docx

《教案电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电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电子.docx

教案电子

7、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学目标

1知识:

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情感:

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文音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过对对子,现在让我们来复习一下:

光明——(黑暗),勇敢——(胆小),

贫——(富),强大——(弱小)

1、“弱小”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弱小”有关的故事。

2、板书课题:

我不是最弱小的。

3、看到课题,你们知道题目中的“我”是谁?

“我”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弱小的?

带着问题学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

我是谁?

我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弱小的?

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出示生词认读。

例如: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

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

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

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1)让同学们在句子中找生字,并给“我会写”的字组词。

 

(2)将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看同学们读得怎样。

(3)全部出示我会写的字,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3、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写字: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范写,重点指导:

 弱:

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

 末:

先与未比较再写

 芬芳:

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四、作业设计:

1、默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10、葡萄沟

教学目标

1、知识点教授:

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

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

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背诵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认读词语。

(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一说,葡萄沟这个地方怎么样?

(是个好地方)

3、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好?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理解的问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讲读第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哪里?

那里都出产些什么水果?

画出有关的词语。

(2)回答思考问题:

葡萄沟在哪里?

(新疆吐鲁番)新疆是我国一个自治区,吐鲁番是这个自治区中的一个县,葡萄沟在这个县内。

(齐读第一句)

(3)那里出产些什么水果?

(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众多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

(葡萄)所以,这个地方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

(4)指导朗读。

引读、指名读、齐读。

2、读讲第二段;

(1)指名读课文。

思考;为什么人们喜爱葡萄沟的葡萄?

(葡萄长得好)

(2)本段有几句话?

哪句是讲葡萄的?

(3)分析第二、三句。

①指名读第二句。

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

(枝叶茂密)解释“凉棚”。

这句话说明葡萄怎么样?

(种得多)

②指名读第三句。

这句讲了葡萄的什么?

(果实累累)先讲什么?

(成熟的季节)再讲什么?

(葡萄果实成熟后的样子)结合看图,理解“一大串、一大串”。

最后讲什么|(果实的颜色)这么多颜色用个什么词可以概括?

(五光十色)

③指导朗读。

葡萄钟得多,长得好,颜色美,难怪人们最喜爱葡萄,要读出这种喜爱的语气。

(范读、齐读)

(4)这段除了讲葡萄沟的葡萄好,还讲了这个地方什么好?

(指名读第四句,启发学生说出“人好”)课文中哪些词讲出了那里人好?

(热情好客、摘下、吃个够等)

(5)这一段的第一句讲了什么?

(指名读)读后回答。

(葡萄种植的地方)

(6)齐读第二段。

(7)小结:

第二段,作者先讲葡萄种植的地方,接着讲葡萄的枝叶成长情况、果实成熟的情况,最后讲老乡会拿最甜的果实招待客人,叙述有条理讲出了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人更好。

3、读讲第三段:

(1)第三段讲了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默读课文。

这段有几句话?

(2)葡萄干在什么地方制作?

(阴房)

(3)看图:

阴房建在哪儿?

什么样子?

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的词义。

(4)葡萄怎样被制成葡萄干的?

指名读第三句。

引导学生看图。

热空气从小孔中流进,把葡萄的水分蒸发掉。

慢慢地,葡萄就被制成了葡萄干。

(5)在阴中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

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语。

(颜色鲜、味道甜)

(6)谁能说一说,这一段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

(讲阴房的样子和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最后讲葡萄干的特点。

4、总结全文。

(1)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好在哪些方面?

为什么好?

(2)教师归纳:

葡萄沟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

葡萄长得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那里的人热情好客。

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齐读全文。

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第二段

 

19、最大的“书”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自然知识,感受岩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难

1、以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读好人物对话,感悟课文内容。

2、感受岩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感悟课文,鼓励学生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好课文中的人物的对话。

了解自然知识,感受岩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知识,感受岩石这本大书的神奇趣味,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登山游戏

2、完成课文中“我会填”。

二、学习课文

1、为什么勘探叔叔把普普通通的岩石称为书呢?

到课文中1——8小节找找叔叔把岩石称为书理由的句子。

学生汇报便出示相应的句子。

A“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你觉得它哪里像书?

叔叔在发现川川这么奇怪地问他时,他会怎么说这句话呢?

指导朗读,让学生先自由地练一练,再个别朗读。

分角色朗读。

B、“有。

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它们都是字呀!

说说都有哪些字呢?

(雨痕,波痕,矿物)再引导了解什么叫雨痕,波痕。

矿物。

分角色朗读。

C、出示“有。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叔叔在岩石上看到哪些图画?

竟然看到这么多图画,看来叔叔说得没错,这确实是一本有字有画,值得人细细品读的书。

我们也去品读品读叔叔的话吧,看到川川这么认真和奇怪时,叔叔又会怎么说呢?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

分角色朗读。

2、品读书不仅能带给人知识,更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那么叔叔在看这本岩石书又是为了什么呢?

你想继续了解吗?

自由读课文9---13自然段,找找读懂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汇报。

出示: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

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a把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

b这三个时间词能告诉我们时间有多久什么呢?

这么长的时间里都发生哪些变化?

看课件演示变化过程。

小结:

看懂岩石书竟然能知道在那么遥远的年代里这里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

汇报,出示:

“用处可大哩!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根据你的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你觉得叔叔还能利用岩石书找到什么宝藏呢?

3、我们刚才这么深刻地去了解岩石书,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岩石书神奇,有趣,岩石书的作用真大了,我也想读这本书……)

4、川川和大家一样也想了解这本书吗?

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吧!

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川川以后想成为一名勘探队员,我们中国就有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5、对话朗读训练:

找两位小伙伴一起来自由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再指名分角色读。

三,拓展

1、介绍我市苍南就是地质勘探叔叔因为看懂岩石书才开采出占全国总产量70%的明矾。

以及明矾的巨大作用。

2、你还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书。

小结:

大自然真是一本最大的书啊,让你永远读不完,只要我们走进大自然,只要用心观察,控索,就一定会发现更多秘密,得到更多的乐趣。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标

1.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体会男孩子为什么不要妈妈买玩具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布置学生课后举办专题的小展览。

如:

“庆六一主题展览”、“道德之窗”等观察图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

这是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有谁在干什么?

(学生说话)

2.随机教学四个生字、三个新词:

“玩具”“柜台”“售货员”。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带红领巾的男孩。

导入课题: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鱼”和“海螺”里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a.注意后鼻音的字“芒”“兵”“抢”和前鼻音的字“咱”“品”。

b.出示词语:

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字义识记“裕”的字形,并给“富裕”找个反义词,其他生字和词语让学生在读文中多次复现来巩固)

3.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

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合作读书,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

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师生互相帮助。

4.相互交流。

说说:

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朗读感悟第8~13自然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文)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

”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

“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

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体会“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指的是哪些东西)

c.分角色读好第8~13自然段。

(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

2.朗读感悟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