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3399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文档格式.doc

《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文档格式.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文档格式.doc

  1、会计的涵义

  会计是旨在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在企事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该系统包括四个层次:

①会计信息流通系统;

②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③会计信息解释系统;

④会计信息调节系统。

  2、会计的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向国家、企业内部、企业外部提供有助于实行宏观调控、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合理地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所必须的、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反映职能、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

  例题:

会计是在企事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该系统包括()四个层次。

  A、会计信息流通系统B、会计信息处理系统C.会计信息解释系统D.会计信息调节系统

  答案:

ABCD

  二、我国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规范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会计法为中心、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基础的法规体系。

  1、会计法

  会计法律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会计法律规范。

在会计领域中,属于国家法律层次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其中前者是会计法规体系中最具权威、最具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

  2、会计核算制度——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是由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以及其他相关部委制定的会计方面的规范。

它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监督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

  

(1)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会计准则,它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两个层次。

  1)基本会计准则。

它是制订会计核算制度以及具体会计准则的依据。

该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如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原则、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原则)、会计要素、各主要项目的核算原则、财务报告的基本要求等。

  2)具体会计准则。

具体准则是有关会计核算具体要求的准则。

  

(2)会计制度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包括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和非企业会计制度等。

主要制度有《企业会计制度》、13种行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

()是制订会计核算制度以及具体会计准则的依据。

  A、基本会计准则

  B、具体会计准则

  C.一般会计准则

  D.特殊会计准则

2012年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

(2)

  第二节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又叫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也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

会计工作的目的是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个方面做出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服务。

  会计主体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前提之一,为日常的会计处理提供了依据。

第一,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范围。

第二,明确会计主体,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

第三,明确会计主体,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

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题(判断):

1、会计假设又叫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

()

  2、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往往是一个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很大。

只有设定企业是持续经营的,才能进行正常的会计处理。

  要求定期对企业持续经营这一前提做出分析和判断。

一旦判定企业不符合持续经营前提,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方法。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又称会计期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

  最常见的会计期间是一年,以一年确定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按年度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也称为年报。

在我国,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系统的反映,为此,需要货币这样一个统一的量度。

  在我国,要求采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是对货币计量这一会计前提的具体化。

考虑到一些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多地涉及外币,同时也规定,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当然,提供给境内的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是指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

D

2012年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3)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环球网校2012年房地产估价师辅导方案

  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是进行会计核算的指导思想和衡量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以及作为对以上原则加以修正的一般原则。

  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会计信息质量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

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主要有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等。

  1、客观性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是对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根据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工作应当正确运用会计原则和方法,准确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经受验证,以核实其是否真实。

  2、相关性

  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包括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根据相关性原则,会计工作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应当考虑各方面的信息需求,要能够满足各方面具有共性的信息需求。

对于特定用途的信息,不一定都通过财务报告来提供,而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加以提供。

  3、可比性

  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根据可比性原则,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当尽量减少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余地。

其次,要求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会计政策。

  4、一贯性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

只有遵循一贯性,保持前后各期会计政策的一致性,才能对前后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和利用。

  根据一贯性原则,企业不得随意改变会计政策。

一贯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不能作任何变更。

一般来说,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改变会计政策;

二是改变会计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及时性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及时处理,及时提供。

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只有能够满足经济决策的及时需要,信息才有价值,所以为了实现会计目的,就必须遵循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原则。

  根据及时性原则,要求及时收集会计数据,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应及时取得有关凭据;

对会计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及时编制财务报告;

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按规定的时限提供给有关方面。

  6、明晰性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

明晰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简明、易懂,能够简单明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从而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理解、准确掌握企业的情况。

  根据明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

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1、根据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一贯性原则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不能作任何变更。

()

012年房地产估价师《基本制度与政策》知识点(4)

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在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不必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支付现金时才确认。

凡在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或已经当期支付,都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将收入与对应的费用、成本进行对比,以结出损益。

  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

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将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在资产处置前保持其入账价值不变。

历史成本原则的依据是:

成本是实际发生的,有客观依据,便于查核,也容易确定,比较可靠;

历史成本数据比较容易取得。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将与当期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的损益,将与当期以及以后多个期间的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资产的价值。

1、凡在当期取得的收入或者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2、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到或已经当期支付,都能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

  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谨慎原则

  谨慎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

谨慎原则又称为审慎原则、保守主义。

企业经营存在风险,实施谨慎原则,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就能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防范风险,并化解风险,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营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的经营业务对经营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重要性原则与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