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及优化对策Word格式.docx
《试论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及优化对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及优化对策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J县在上一次换届后,选举产生新一届的两委成员有大约有1500名,其中,村党支部委员862人,村委会成员858人。
第一,年龄结构。
在这1500名村干部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只有27人,占干部总数的0.18%;
年龄在36~45岁的村干部中,有366人,占干部总数的24,4%;
46~54岁的干部有648名,占据了干部总数的43.2%;
55~59岁的农村干部有275名,占比18.3%;
60岁以上的村干部有184名,占干部总数的12.3%(图1)。
第二,学历结构。
在对村干部文化程度的分析中,在这1500名村干部中,并无本科以上的学历,大专学历有9名,仅占0.6%;
中专学历的有45名,占比3%;
高中学历的438名,占比29.2%;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比67.2%,有1008名(图2)。
图1J县农村干部年龄结构图(人)
图2J县农村干部文化程度图(人,%)
其次,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J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在年龄结构、文化素质、选拔渠道、职责定位、薪资状况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年龄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在的农村,常被人戏称为“386199”,即现在的农村,以妇女,儿童以及老人为主。
越来越多的年轻、高素质的人员纷纷外流,失衡的劳动力结构决定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的不合理。
在通过对J县1500名村级基层干部的调查分析中得出,年龄在37岁以下的青年干部仅仅只有27人,在这1500名村干部中,仅仅占比0.18%。
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有184名,占比12.3%。
第二,文化素质水平偏低。
在对这1500名村干部的调查分析中,本科学历及以上层次的为零,大专学历的也仅为9人,占比0.06%。
在对年龄结构分析中也得出,高素质、年轻化的知识分子或者不在农村发展,或者通过录用考试,去往更高一级的政府机关。
留在村级干部队伍中的,往往只拥有中学学历。
第三,选拔渠道过窄。
大部分的农村干部是都是从本村的农村居民中选举产生,并且农村基层干部本身还是农民,拥有较高学历的年轻人不愿回到农村担任基层干部。
因此,大部分的农村基层干部都是从相对平庸的人员中选拔而出,这进而也导致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低下,能力不强,影响了党和国家农村方针政策的领会和有效实施。
第四,村两委职责不清。
村两委对当前农村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了两委成员自身定位不当,职能行使缺乏规范,两者无法相互协调配合,在工作中会导致权力交叉现象的出现。
一些村委会成员自认为自己是由全体村民选出产生,对村里的事务拥有决定权,漠视党支部的领导。
此外,乡镇党委对村两委的工作指导不到位。
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对农村民主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对如何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的同时加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也缺乏应有的思考。
在村两委工作产生矛盾时,乡镇党委常常无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村两委之间的工作矛盾。
第五,薪资水平较低。
村级干部的工资数额由当地所在的乡镇政府做出规定,除去一部分薪资由村集体经费负担外,国家财政或者地方财政会有一部分转移支付资金,为村干部工资提供一定的保障。
首先,中国农村存在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大部分的农村仍处于不发达状态,其所能提供的资金有限,村级干部的工资标准根本无法与外出务工人员和国家干部相比。
虽然有国家或地方财政的一些补助,但村级干部的工资标准还是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
其次,不同乡镇的财政收入或同一乡镇不同行政村财政收入的不同,也会使得农村基层干部的薪资报酬产生比较大的差异,薪资待遇对比产生的反差,也会挫伤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事业的第一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新时期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首先,选人用人观念滞后。
第一,选拔任用不合理。
较低的薪资和政治待遇,使得有知识、有文化、高学历的中青年都在外地发展,不愿回到本村担任基层干部,这就直接导致了大部分的村级干部都是从本村的村民中选举产生,无法改变其农民的本质。
过于狭窄的选拔渠道,使得基层干部的选举只能局限于本村,造成了综合素质较低,处理问题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农村方针政策的顺利实施。
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由于受到上级政府的影响,少部分的村干部只能在早已内定好的人中选出,民主选举仅仅流于形式。
如此一来,真正有才能的人无法成为基层干部为村民服务,有背景有关系的一部分人却可以进入基层干部队伍。
而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无法得到新鲜血液的补充,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和基层干部队伍后备力量的缺乏,因而影响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第二,“官本位”思想的限制。
作为一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官本位”思想的核心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不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的目的。
在一些村级干部的选举中,一些后备干部一心为了谋求位置,不惜一切的谋求政治资源,忽视了村级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的“官本位”思想,在无形中压制了农村优秀人才的成长,禁锢了民主选举的正常思维方式。
其次,教育培训机制落后。
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而教育培训主要依靠党校党课,上级政府的交流和传达以及基层干部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实现。
当前,我国村级干部培训主要有以下不足:
第一,培训落实不到位,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没有得到普遍重视,由于乡镇政府以及村干部自身的忽视,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教育方式往往没有充分的落实,使得干部培训流于形式。
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往往缺乏实际调研,且没有将培训人员进行层次、类型的划分,只是机械地填充国家的大政方针,在设计农村法律和技术知识方面,根本没有技术性的针对指导。
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训方式下,教育培训无法适应迅速变化时代环境,无法满足基层干部的现实需要。
第二,培训方法单一,管理过于松散。
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填鸭式的教育,纯理论的授课,使基层干部被动的接受理论教育,没有体现出基层干部作为培训人员的主体地位,难以调动干部的学习积极性。
基层干部的培训没有较强的执行力,在培训管理上,缺乏一个有效的制约机制,从而造成农村基层干部轻视培训教育,忽视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再次,监督和评估机制不健全。
监督制度是约束农村基层干部行为的有效手段,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对村干部进行约束,能够避免各种思想问题的升级。
而形式主义在当前的农村干部监督管理中普遍存在,过于松散的监督力度导致了部分村级干部产生贪污腐败,违纪违法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比如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迟到早退现象,往往由于只是小事而没有继续深究,长此以往,迟到早退的风气渐渐扩大,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队伍的形象。
监督的约束力下降,会使得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越来越严重。
再比如,在村级干部的考核评估机制上,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估考核体系。
在评估村级干部时,大多存在着主观意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考核。
此外,村级干部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看不清楚,对自身问题认识不到位,不利于考核的顺利进行。
三、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的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种种不足,这势必会影响党和国家农村政策的有效实施,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针对以上几点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合理优化年龄结构,形成村干部的新老搭配。
老龄化的农村基层干部使得农村事业缺少了生机与活力,而建立一支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则是增添农村建设事业动力的前提。
第一,合理提高村干部的工资标准。
中青年往往是一个家庭的支柱,而比较落后地区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实际工资,还比不上外出务工人员。
较低的薪水使中青年不愿待在农村发展,即使是村干部,也无法养家糊口。
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薪水,使其收入水平达到当地行政村人均收入的1.5倍左右(最高不能超过3倍)。
村级干部的薪水可以由固定工资,绩效工资以及任职工资组成。
以任职时间的长短来确定任职工资,以考勤和工作绩效来评定绩效工资,从而吸引部分中青年回原籍任职。
第二,提高青年党员的数量。
青年党员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后备力量,提升青年党员的质量和数量,能够使青年党员长时间的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能够提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促使他们为新农村的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其次,改革培训方式,吸引专业人才。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较低,拥有较高学历的村级干部占比太少。
低学历的农村干部在思想上不免有些落伍,在积极吸引外来优秀人才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当前村干部的各项素质,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第一,创新培新内容和培训方式。
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必须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实际,针对不同的党员干部,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以通俗的话语解释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以便农村基层干部更好的理解和执行。
运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对农村干部进行现代管理,电子政务,民主法治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当前农村干部的培训方式主要依靠党校教育,然而党校的师资力量有限,无法对每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做出针对性的培养。
因此,一方面,在依靠党校教育的同时,可以与大专院校等合作开展系统的针对性的培养,利用高等院校里优秀的师资力量,补充党校师资力量的不足。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授课,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延伸开放式的培训网络。
第二,培养专业技能,吸引专业人才。
农村基层干部应该围绕农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主题,积极转变传统思想,学习农业专业知识。
通过培养先进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农村特色的产业,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宗旨教育。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农村基层干部是执行党农村方针政策的基本力量,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就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要通过网络等多种新媒体的教育方式,使得基层干部能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抛弃“官本位”的错误思想,并充分利用党校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
再次,优化村级干部的准入机制。
农村基层干部的主体还是本村村民,村干部的本质上还是农民,其综合素质无法适应现代农村的发展。
部分村干部的选举还受到某些宗族势力的操控,民主选举成为纸上空文,无法真正去落实。
多渠道的选拔村级干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