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Word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19127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Word格式.doc

《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导游词自己整理版(1)Word格式.doc

苏州也被称作是东方的威尼斯,是中国著名的水城。

苏州的苏繁体字就能很好的体现了苏州的特性。

是一个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草字头下边的左边是一个鱼,右边是一个禾,象征着苏州自古以来就水草丰茂,河网密布,是鱼米之乡,同时也是著名的江南水乡。

苏州古城内现有河道35km桥梁350多座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曾经有人呢,也把苏州的桥与威尼斯的桥做了一个比较,发现苏州的桥数量是威尼斯的20倍,所以说苏州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

我们都知道,全中国的110警察都是开着汽车执勤的,唯有苏州的110警察是坐在小船上执勤的,叫做110水警。

而苏州这个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

苏州的历史,像水一样源远流长。

已经安安静静的生活了2000多年。

所以苏州这座城市绝对是一座值得你尊敬的城市。

苏州这座城市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高楼大厦和灯火辉煌,苏州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所经历过的沧海桑田。

苏州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家喻户晓的《吴越春秋》。

可能是因为《吴越春秋》时期产生了太多经典的成语和故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美女西施沉鱼落雁,《孙子兵法》千古奇谋,吴子胥一夜白头,还有范蠡激流勇退。

说到吴越争霸,首先得从伍子胥说起。

伍子胥这个人原来是楚国人,因为哥哥和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为报父兄之仇,他远走他乡。

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杀,他在韶关期盼河水结冰,结果一夜之间急白了头。

他千里奔吴来到了吴国。

找到了一位公子,名叫光,想借吴国国力为他报仇。

两个人呢,一见如故,光就收留伍子胥作了门下的食客。

有一天,这个光就对伍子胥说我想废了吴王,自立为王。

伍子胥就答应了下来,并找到他的一位好朋友叫专著,专著这个人呢,是南京人,原来是一个卖肉的,此人力大无穷,很讲义气。

因为吴王有一个嗜好,特别爱吃烤鱼,光就把专著送到太湖边上,专学烤鱼学了三个月,等专著烤鱼技术炉火纯青之时光就宴请他的堂兄吴王来吃烤鱼。

这个吴王王僚一直对他的堂弟怀有戒备之心,这天来赴宴时身穿三层金丝铠甲,这个金丝铠甲就是把蚕丝夹在衣服中间,因为蚕丝的韧性很强,古人呢,就用这个作为贴身的铠甲可以抵挡锐利的武器,然后带着数百侍卫就来赴宴。

这时就看见一个人光着膀子,端着一盘香喷喷的烤鱼出来了,这个厨师就是专著,吴王王僚,一见此人光着膀子,全身搜查呢,也没有带武器就放下心来,正当专著把烤鱼端到吴王面前时,忽然从鱼肚子里抽出一把匕首,一下刺穿了王僚的三层金丝甲。

当然专著这个勇士呢,也被砍成了肉泥。

这呢,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专诸刺王僚。

通过这次宫廷政变光当上了吴国的国君,史称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吴王夫差的父亲。

阖闾这个人,励精图治,雄才大略,有勇有谋!

因为伍子胥帮光登上王位,所以光对伍子胥倍加重用,让伍子胥建立了现在的苏州城。

并且鼓励民众生产发展农耕,称霸中原。

当时江浙地区在春秋时期有两大诸侯国。

江苏这里就是过去吴国的属地,浙江就是越国的属地。

有一天与它相邻的越国的国王敏行去世。

越国举国悲痛,全国都在办理丧事。

这个时候呢阖闾就认为是发兵越国的最好时机于是就偷袭越国。

谁知敏行的儿子勾践即位,结果中了勾践的埋伏,被长矛刺中了脚,回来之后三天就死了。

其实刺中脚是不会死的,据今天的医学专家考证呢,可能是死于破伤风。

后来他的儿子夫差继位,就把他葬在了虎丘山下。

夫差继位以后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发誓消灭越国。

果然,后来吴国打败了越国,并且生擒了越国的国君勾践。

当时伍子胥极力主张要杀勾践,但是夫差听信其他大臣的谗言把勾践留了下来,并且对伍子胥故意疏远,后来受其他大臣的迷惑赐给伍子胥一杯毒酒。

他老泪纵横地说我死后要把我的头挂在东南的城门上。

我要看着越国是怎样来打败吴国的。

最后他死的也是十分凄惨,死后被装在了一个羊皮袋中扔进河里。

后来越王勾践给夫差做马夫。

他的妻子给夫差做妾,当时越国还使用了美人计。

向吴国敬献美女,其中有一个叫做西施。

结果三年之后吴王放走了越王勾践。

勾践回到越国,为了记住这个奇耻大辱,就天天卧薪尝胆。

想尽各种办法来削弱吴国的国力。

听说夫差喜欢建造华丽的宫殿就让越国的老百姓全部上山砍柴挑最大最好的献给吴王,夫差见了心里很是欢喜,甚至把吴国原有的宫殿都拆掉重建,以此耗费吴国的国力。

还有一年跟无国借10万担粮食,说好第二年还10倍的种子。

但第二年换来的种子,其实是在国内都蒸熟的,但是吴国不知道,把种子都种了下去,结果来年吴国颗粒无收,就在这一年,越王三年卧薪尝胆,开始反攻吴国,终于打败了吴国,统一了江浙两省。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越春秋》。

当时苏州作为吴国的首都,也称作阖闾大城!

这座阖闾大城就是伍子胥建造的。

当时吴子胥是吴王阖闾重托建造吴国新的首都。

伍子胥象天法地,看土尝水。

就选择了今天的苏州这个地方建造首都。

从那时起,苏州城市的位置就一直没有变动过。

伍子胥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水利家,他选择的苏州城,携三江带五湖,拥有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阳澄湖,金鸡湖等等。

中国人都是讲究风水的,苏州这个城市,就是山环水绕的一个风水宝地。

九八年发洪水的时候,无锡整个城市都淹没在水里。

但是距离无锡只有50km的苏州成却安然无恙。

其实这就是得益于吴子胥的设计。

苏州是一个双棋盘的格局,苏州的每条河流都通向长江或者太湖。

苏州整个城市有成千上万条泄洪的通道,整个苏州就是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

所以苏州从来没有被淹没过也没有因为战乱而迁城。

更重要的是苏州市拥有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水陆并行的八座城门,在这八座城门当中最著名的就是盘门。

古人说北看长城雄伟,南看盘门秀丽,盘门最著名的就是盘门三景。

瑞光塔,吴门桥和盘门。

瑞光塔相传是孙权为他母亲所建造,每天晚上都会发出祥瑞的光芒,所以叫做瑞光塔。

吴门桥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桥。

这座单拱石桥长度和宽度都是9.85米。

桥洞完全是一个半圆形。

最后一个是盘门,它作为水陆两用的城门有两个入口,一个是从陆地上进入的城门,另一个是从河流上划着小船进入的城门。

船只想要从河上进入城门,首先要经过从城门上沿着狭窄的楼梯走下来的守卫进行检查,检查完船上的货物以及船上人员的身份,才可以放行,可以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海关。

另一个著名的城门就是胥门,之所以叫做胥门,是因为这是当年挂伍子胥人头的地方。

据说当时越王勾践的军队攻到姑苏城下看见城墙上伍子胥的人头,只见他两眼放光,怒目圆睁,都不敢进攻,最后还是从齐门攻进了苏州城。

人们还传说伍子胥的手下把他的身体裹上鱼皮抛入京杭大运河,镇住河水,迫使越国的军队不能从水路进攻,所以,苏州人把伍子胥誉为河神,伍子胥也是苏州的城父。

端午节这一天,全中国人吃粽子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只有苏州人在这一天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苏州人的性格也像水一样,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又温柔含蓄。

苏州人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在肥沃的土地上一年四季都有产出,要想获得更多就要一年四季不停劳作,这也养成了苏州人耐心,细致,做事有头有尾的性格。

苏州人细致耐性的特性,从苏州最典型的两个特产就能看出来,一个是珍珠,另一个就是刺绣!

养殖珍珠一定要有恒心和耐心,有句话叫做“七珠八宝”,就是养殖了七年的珍珠才算得上是珍珠,八年的才能算作珠宝去做首饰,苏州人养一枚珍珠至少要七到八年,但是真一个珍珠蚌中只有一个珍珠才能长到七年以上。

因为蚌壳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到3到4年的时候,渔民就会把大部分的珍珠取出来,这些不成形的珍珠呢就做成珍珠粉,只留一颗最远最好的珍珠慢慢孕育。

所以苏州人把养殖珍珠比喻成女人!

10月怀胎,既要操心劳力,又要满怀希望!

如果不是苏州人有这样的韧性,有恒心,有耐心,恐怕想养只好珍珠也是很困难的。

刺绣同样也是需要一定的耐力,耐心才能做好的,一个姑娘一整天才能秀出巴掌大一小块儿,如果没有耐心和韧性是坐不住的!

白居易有句话叫做姑苏的绣,杭州的绸,一直到今天日本的和服与和服上的刺绣都是用的苏州刺绣,80年代,苏州吴江绣了一件和服送给了日本的山口百惠,和服上绣了七只仙鹤,象征着百年好合,山口百惠就穿着这件和服出嫁,当时轰动了全日本,一直到今天为止,日本人到苏州来旅游都一定要看一看苏州的刺绣。

大家都知道苏州话是吴侬软语,苏州人说话都很软很绵,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讲话。

即使是吵架呢,在外人看来也是一种享受,即使吵架吵到很激动的地步,也会先问你一句,让你尝尝耳光的味道好不好?

苏州的女人也像水一样含蓄温柔,我们都说苏州出美女,为什么苏州出美女呢?

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容貌,首先的是这里的文化造就了苏州姑娘的温柔含蓄,小家碧玉。

苏州的语言,苏州的饮食,苏州的园林,苏州的文人都是那么优雅,那么含蓄,所以苏州的女人自然也很美丽,有一种江南女孩子特有的美丽。

另外呢,也可能与苏州这个地方的一个特产有关,就是珍珠粉,俗话说,一白遮三丑,苏州女人自古以来就养成了喝珍珠茶,用珍珠粉匀面的美容习惯,也看出来苏州女人比较善于保养!

苏州的男人也是像水一样比较温和,有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给人的印象就是柔和文雅,谦逊,温润如玉,自然而然的有一种书生的气息。

因此苏州这个地方历史上也是文人众多。

清朝苏州有一个才子姓王,进京赶考,全国各地的才子都到了京城,住在旅店里准备应考,几天下来了,大家呢也都熟悉了,就相互在一起聊天说自己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广东的秀才那是一个大胖子,财大气粗,让人感觉那挺有钱,而他呢就说,他们广东的怎么怎么好,又是象牙,又是红木的,大家都说广东这个地方了不起啊。

东北的秀才就说我们那里出貂皮等等,大家又说东北这地方了不起呀。

最后呢,只有苏州的王秀才没有说话,大家都说苏州也是天下名郡,难道就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吗?

王秀才不紧不慢的说,苏州天下闻名,不过知名的特产呢也不多,就三样,一个是丝绸,一个呢是我们太湖的淡水珍珠,这两个大家都知道,还有一个呢,这个王秀才就故意顿了一下,说,状元!

众秀才也是瞠目结舌,作鸟兽状散。

不过这个王秀才呢也确实没说假话,自清朝以来,全国出了一共是112位状元,江苏一个省就出了49个,第二名是浙江20个,第三名是安徽八个,这差距也是非常明显,但是苏州仅仅一个市就占了21个,所以说苏州历史上也是文人墨客十分众多。

苏州也是一个文人辈出,人杰地灵的城市,古代的苏州也出过很多的文人才子,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江南四大才子,其中最著名的才子就是唐伯虎,唐伯虎呢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苏州人,名字叫做唐寅,小时候家里是开小酒店的,16岁中了秀才,文章写得极好,人家都说他是天赋异禀,文章无前,27岁时,到南京的江南贡院去考举人,拿了第一名,就是解元。

同年,自刻一枚印章,叫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

后来参加会试,考进士的时候呢是和这个江阴的大地主,也就是徐霞客的高祖徐经一起去的,徐经虽然有钱,但是才学不高,就动歪点子,用重金来买通了主考官的书童,偷出了考题,拿到考题之后啊,自己不会做,就请唐伯虎代笔,说我这里有一篇试题呢,想请唐兄斟酌,唐伯虎就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改天考试的时候呢,唐伯虎一看怎么一样的试题,难道有这么巧的事儿,于是就重做了一篇,果然发榜的时候,唐伯虎第一,徐经第二名,唐伯虎觉得徐经是不可能得到第二名的,就跟别人说了这件事儿,结果呢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下子就给告发出来,牵出了一段科举考试的舞弊案,最后徐经入狱,主考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