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0502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调查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调查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工学院09至12级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到的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达96%,其中男生301人,女生179人。

调查方式:

使用自己编制的“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调查问卷”,围绕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道德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职业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状况、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提问。

然后分别统计各类学生选择答案的百分比进行分析。

一、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认同的一个倾向性态度,也就是指一个人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相应的选择。

就现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中学及以前的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升学的压力,生活上对家庭的过多依赖等,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协调,个体需要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他们进入大学后有较多的不适感、失落感和彷徨感。

同时,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

社会价值,道德价值,人生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取向,无不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突出价值取向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一)社会价值取向

绝大多数同学对社会的实情有着清楚的认识,注重和关心社会,亦能以社会利益为重。

在“您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果有多少了解?

”的问题上,有13.43%的同学认为“知之甚少”,其余的均认为知道的比较多;

在“您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新闻吗?

”的问题上,“经常关心”和“一般关心”的同学达80.60%,而没有同学选择“不关心,与我无关”选项。

这充分说明,当代高职大学生对社会比较关注,了解比较深入而全面,并热心投身于社会的各项改革之中。

  在“你认为个人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调节?

”的问题上,98%的学生认为应以“集体利益优先”和以“个体和集体利益并重”,只有2%的同学是以“个人利益优先”。

在“你认为目前社会竞争体制合理吗?

”的回答上,却有40.29%

  同学认为“不合理”,只有16.41%的同学认为“合理”,认为“不清楚”的也有32.83%同学之多。

这说明,当前高职大学生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利益问题的看法比较客观,完全符合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但对于社会的客观公正性的认识却缺乏理性和全面性,易受到社会表面现象的影响,这与同学们的社会阅历、知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广泛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的耳闻目睹有着极大的关系。

(二)道德价值取向

道德价值的取向,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与人性的美丑,它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道德根基。

“道德观念是否有一个标准”有46%的人选择的是说不清;

同学都认为道德观念只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没有一定的标准,也不应该用很精细的观念去框定。

“智慧和品德哪个更重要”智慧和品德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分别占42%和40%。

这说明品德高尚还没有成为理所当然的重中之重。

“是孝敬父母重要还是报效国家重要”B选项的人占了57%。

而C选项的人仅仅只有12%。

虽然有孝心是很重要的,但是选择报效祖国的人实在也有点少。

而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又回到了主题,在道德和诚实之间,同学们很难抉择。

认为诚实和道德是同等的。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

中国人注重礼仪是有目共睹,从长尊幼卑到举手投足都有一定的规矩。

在这样悠长的历史下中国人也该是十分注重道德品行的。

但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于道德观念的模糊让人担忧。

(三)人生价值取向

人生目的过于个性化,目标比较模糊,态度消极、意志欠缺。

在“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的问题上,37.31%学生选择“为了生存”,23.88%选择“出人头地”,16.41%选择“兴趣理想”,11.94%选择“报答父母”,而选择“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居最后一位,只有10.46%的比例。

  在“在大学期间,您树立自己的目标了吗?

”的问题上,到目前为止有71.65%的学生还未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是极为不相适应的,应引起广大西青年思想教育者们的高度重视。

在“在大学您是怎样对待学习和考试的?

”问题上,有40.29%的学生认为“平时不必注重,考试靠突击”,有11.94%的人认为“无所谓,随遇而安”,2.98%的人认为“能玩就玩,能作弊就作弊”,而“从始至终非常重视”的学生只有44.79%,这似乎也印证了上一个问题的答案。

在“您对参加各种学生活动的意愿”的选择上,只有40.29%的学生选择“经常且很乐意参加”,而其他学生均表示“有时或很少,没兴趣参加”。

(四)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人物

在“谁对您目前的价值观影响最大?

”问题的回答上,选择“家人”的占47.76%,选择“朋友”的占23.88%,排第三位的是“书籍”(11.94%),第四位是“老师”(8.95%),其余的是“同学”、“其他人”和“网络”。

从中不难看出,当前高职大学生个体成长最易受与其生活最接近的人(榜样)的影响,家中亲人和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朋友就是这样的榜样——亲人与朋友的成功与失败,以及各种经历与言论,都会成为他们成长的借鉴经验。

而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小,可能是老师的言行过于纸上谈兵,或者老师本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现实有着很大的反差,从而导致学生的认同度过低。

另一方面,同学又与自己一样没有多少人生阅历,影响上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

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极其复杂和严重,因此只有找到症结之所在,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优秀人才。

心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是物质高度的发展的产物,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心理包括心理现象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心理现象是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征。

心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的社会性。

对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经验的人或者具有不同性格的人来说,面对问题是其心理反应是不同的。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家庭、生活、学习和就业等等各方面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这一压力不仅对步入社会的人造成影响,也对在校的大学生造成了影响。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一些事情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

特别是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可能过于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够,出现交际困难。

同时害怕遇到挫折,虚荣心又强烈,对一些细小问题无法进行冷静处理等,所以容易在心理上走向偏激。

出现情绪波动等一系列不良状况,考虑到这些,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多数人的心理都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

人生的每一时期,各有其特定的问题和困难,某一时期的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解决,危机将影响下一时期的发展;

如果困难和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危机将化解,人生将会继续顺利发展,而且还将发挥良好的基础作用,并有助于后期的发展。

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并解决好青年特别是将要担负国家建设重任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如果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歪曲并且存在消极心理,长期积累又得不到缓解和化解,就容易造成心理障碍,轻则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重则影响他们自身今后的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迷茫

现在的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对自我和他人、对环境和社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对人生的走向和意义也有了初步的思考,同时对于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有一些美好的憧憬和预期。

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与生活、新的自我定位,大学生难免会发现眼前的一切并非所想的那么美好。

竞争的压力、生存的焦虑、发展的期望、情感的困惑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当他们发现在实际得到的和期望得到的、自己得到的和他人得到的之间存在很大差距的时候。

有35.2%的同学认为,大学没有他们所想象的那样高雅和浪漫,缺少文化气息。

在迷失自我的时候,大学生远离亲人和朋友,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一旦有问题想不通,死钻牛角尖,心理就会严重失衡,迷失前进方向。

2.学习与发展的挣扎

自觉、自立、自主、创造是大学学习的特点。

一些同学在进入大学后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导致考试失利,从而带来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有些同学甚至会患上考试焦虑症,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问题。

学会“学习”成为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一步。

学会学习的实质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一些初入大学的大学生正是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才阻碍了知识的获得和智能的发展。

调查中,29.64%的同学认为学习是目前自己感到压力最大的一个方面。

如果说学习的苦恼往往出现在低年级的同学身上,那么毕业后的选择则困扰着相当一部分大四的学生。

考研、就业还是出国……众多学子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徘徊。

如何面对早晚都要涉入社会的现实,给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结。

3.现实与虚拟的碰撞

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是非常普遍的,也是调查中反映最多的问题。

有39.1%的同学认为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

心理学家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人际关系的失衡带来的。

学校周围的网吧成了不少大学生打发时间的好去处,他们长时间陷入网络的虚拟空间不能自拔,玩物丧志。

许多同学面容憔悴,睡眼惺松,精神萎靡,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耽误了学业。

大学生的论坛里随处可见的一篇篇期盼友谊、发泄孤独的文章反映了一方面,不少在校大学生渴望友情,渴望理解与同情,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又不能正确认识交往和缺乏交往的技巧又使他们陷入交往的误区。

高期望值与低成果造成的心理上的巨大反差,让这些同学苦苦寻觅却又毫无结果,于是开始闭锁自己,心理上的失衡就容易导致对身体的伤害,甚至对生命的放弃。

4.恋爱的合理性与不确定性的冲突

恋爱现已成为当代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爱情存在于大学校园自有其合理性,大学校园是一特殊的社会环境,共同的集体生活、学习方向使得大学生们相互接近,再加上正值情感的萌发期,大学生之间很容易擦出爱的火花。

然而在这浪漫爱情画面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

不正确的恋爱动机往往会影响到他们对爱情问题的处理。

有恋爱就会有失恋,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明白大学是缺乏成熟的恋爱条件的,经济上自顾不暇,双方都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性,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正是这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导致大学失恋率高。

对正处于情感发展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失恋是生活给他们的第一道难题,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概括来说就是大学生是个承载着社会和家长高度期望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但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

正是这种意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