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全.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1015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0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全.doc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全.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全.doc

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来源:

]

3、金属之最:

(1)铝: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来源:

]

(3)铁: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

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

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

熔点最低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

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

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www.xkb1.com

轻金属:

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

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

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

含铬、镍的钢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

钛和钛合金:

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

(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

“前换后,盐可溶”)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B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

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

(2)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

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

(铜生铜绿的条件:

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

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②表面涂保护膜:

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

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http:

//w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A.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①防止金属腐蚀;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B.意义:

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来源:

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来源:

]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如:

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新课标第一网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⑴概念:

(略);⑵注意:

有意义的条件“在一定量溶剂里”“在一定温度下”;

⑶判断方法:

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来源:

]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升温、加溶剂

⑷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

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

加溶质、蒸发溶剂[来源:

]

⑸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来源:

]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来源:

]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来源:

]

⑹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a.溶解吸热:

如NH4NO3溶解;b.溶解放热:

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c.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

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

①条件:

一定温度②标准:

100g溶剂③状态:

达到饱和④质量:

溶解度的单位:

(1)溶解度的含义:

如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a.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b.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来源:

学§科§网]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

a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xkb1.com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c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

(3)溶解度曲线

例:

(a)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b)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c)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d)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e)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f)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w

(g)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

(h)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

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来源:

]

(1)过滤法:

分离可溶物+难溶物

(2)结晶法:

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w

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100%

溶解度(S)

100+溶解度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100%(C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②仪器:

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

计算、量取、稀释;②仪器:

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章《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1、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

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2、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3、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

氯化钠、碳酸钠

注: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

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xkb1

浓硫酸[来源:

]

颜色状态

“纯净”:

无色液体;工业用盐酸:

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来源:

]

气味[来源:

Z,xx,k.Com]

有刺激性气味

特性

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腐蚀性

用途[来源:

]

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

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4)碱+酸→盐+水

(5)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AgNO3及HNO3[来源:

]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及BaCl2

CO32-

HCl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CaCO3↓+2NaOH[来源:

]

CaO+H2O==Ca(OH)2

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来源:

]

②化工原料:

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

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

制漂白粉

②农业:

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

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