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全套教案Word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0116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70 大小:14.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全套教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全套教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全套教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全套教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全套教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全套教案Word格式.doc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全套教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全套教案Word格式.doc(1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全套教案Word格式.doc

阀门

图1室温人工控制示意图

恒温室

温度计

眼看——用传感器或变送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控制器可接受的信号。

脑想——控制器将输入的实测温度信号和要求值进行比较(相减求偏差),并按偏差值计算出控制量。

手动——人工阀门换成控制阀,按控制信号自动改变开度。

人工控制受制于人的经验和注意力,控制不精确。

而自动控制按设定好的方案进行计算控制,可以做到精确的、恰当的控制。

图2为室温自动控制,自动化仪表代替了人。

送风送风风

1

3

4

M

TC

TT

回水水

热水

2

图2室温自动控制示意图

1—热水加热器;

3—控制器;

2—传感变送器;

4—执行器

过程控制系统的定义:

为实现对某个工艺参数的自动控制,由相互联系的自动化仪表、装置及被控对象、工艺设备构成的一个整体。

又称自动控制系统。

在讨论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时,为清楚地表示自动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一般用原理框图来表示控制系统。

如图2的室温控制系统是由温度变送器、控制器、电动调节阀和加热器及房间组成,如图3所示:

给定值

被控变量

干扰f

控制器

变送器

调节阀

加热器及房间

及房间

+

e

实测值

实测实测值值

图3室温控制系统组成图

过程控制系统方框图通常用标准名称表示。

如图4所示:

给定值

被控对象及房间

图4过程控制系统方框图

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分、湿度等)进行控制,使其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1.1过程控制的特点

1).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

2).控制方案丰富

3).控制对象大多属于慢过程

4).大多数工艺要求定值控制

5).通常使用标准自动化仪表及装置

1.2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过程控制的发展历程,就是过程控制装置(自动化仪表)与系统的发展历程。

1.2.1过程控制装置与系统的发展过程

1.局部自动化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1)自动化仪表安装在现场生产设备上,只具备简单的测控功能。

2)适用于小规模、局部过程控制。

2.模拟单元仪表控制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特点:

1)自动化仪表划分成各种标准功能单元,按需要可以组合成各种控制系统。

2)控制仪表集中在控制室,生产现场各处的参数通过统一的模拟信号,送往控制室。

操作人员可以在控制室监控生产流程各处的状况。

3)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大的多回路控制系统。

3.集散控制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

计算机的出现,大大简化了控制功能的实现。

用一台计算机可取代所有回路的控制仪表,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DC,DirectDigitalControl)。

但DDC系统的故障危险高度集中,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会造成所有控制回路瘫痪,使生产过程风险加大。

因此,DDC系统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性能提高、体积缩小,出现了内装CPU的数字控制仪表。

基于“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理念,在数字控制仪表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上,开发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的集散型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

DCS系统实行分层结构,将控制故障风险分散、管理功能集中。

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CPU进入检测仪表和执行器,自动化仪表彻底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

控制系统也出现了由智能仪表构成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ControlSystem)。

FCS系统把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依靠现场智能仪表便可实现生产过程的检测、控制。

而用开放的、标准化的通信网络——现场总线,将分散在现场的控制系统的通信连接起来,实现信息集中管理。

1.2.2过程控制策略与算法发展

伴随着自动化仪表的发展,过程控制策略与算法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程。

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的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算法,由单回路控制发展了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前馈控制、均匀控制、Smith预估控制及选择性控制等控制策略。

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解耦控制、推断控制、预测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控制策略与算法,也日趋完善。

现代自动控制技术的主要特点:

1)、功能综合化,控制与管理一体化已成为趋势,其应用领域和规模越来越大。

2)、技术密集化、系统集成化,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3)、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控制精度越来越高,控制手段日益丰富。

常见的自动化仪表生产企业:

西安仪表厂、四川仪表厂、上海仪表公司、Siemens、Yokogawa、Rosemount、Honeywell、Foxboro等公司。

1.3过程控制系统分类及其性能指标

1.3.1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过程控制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所控制的参数来分,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等;

按控制系统所处理的信号方式来分,有模拟控制系统与数字控制系统;

按照控制器类型来分,有常规仪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但在讨论控制原理时,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设定值的形式或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

1.按设定值的形式分类

1)定值控制系统——设定值恒定不变。

2)随动控制系统——设定值随时可能变化。

3)程序控制系统——设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

2.按系统的结构特点分类

1)反馈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将被控变量输入到控制器,形成闭环,具有被控变量负反馈的控制系统。

如图5所示:

图5反馈控制系统方框图

反馈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2)前馈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没有被控变量负反馈,不将被控变量引入到控制器输入端。

如图6所示:

执行器

被控对象

变送器

干扰f

测量值

图6开环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3)复合控制系统

前馈与反馈相结合,优势互补。

如图7所示

加法器

变送器1

控制器2

变送器2

——

控制器1

图7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1.3.2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当被控对象受到干扰、被控变量发生变化时,控制系统抵制干扰、纠正被控变量的过程,反映了控制系统的优劣。

为此,要有评价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根据工艺对控制的要求来制定的,概括为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

t

y

1.3.2.1稳态与动态

1、稳态

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稳态(静态)。

当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均恒定不变时,就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系统的各个环节也都处于稳定状态。

但生产还在进行,物料和能量仍然有进有出,只是平稳进行没有改变就是了

静态特性—静态时系统各环节的输入输出关系。

静态

动态

2、动态

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的不平衡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当干扰破坏了系统的平衡时,被控变量就会发生变化,而控制器、控制阀等自动化装置就要产生控制作用来使系统恢复平衡。

动态特性—在动态过程中系统各环节的输入输出变化关系。

1.3.2.2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控制系统的输入变化后,系统从原来的平衡状态,经过动态过程到达新的平衡状态的动态历程称为系统的过渡过程。

系统的过渡响应受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的影响。

1、内部因素:

系统特性

系统的特性是由系统中各环节的特性和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2、外部因素:

输入信号

在系统特性一定的情况下,被控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取决于系统的输入信号。

生产中,出现的干扰信号是随机的。

但在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时,为了充分体现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便,常选择一些特定的输入信号,其中常用的是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

A

f(t)

时域分析时经常使用阶跃信号。

v阶跃信号变化突然,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最大。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这种干扰,那么对其它比较缓和的干扰也能很好地克服。

v阶跃信号的形式简单,容易实现,便于分析、实验和计算。

如图,输入信号在t=0时,阶跃上升幅度为A,其后保持。

表达为f(t)=Ae(t)

在阶跃输入的扰动作用下,定值控制系统过渡过程有四种形式:

①单调衰减过程

被控变量在给定值的一侧作单调变化,最后稳定在某一数值上。

②振荡衰减过程

被控变量上下波动,但幅度逐渐减少,最后稳定在某一数值上。

θa

③等幅振荡过程

被控变量在给定值附近来回波动,且波动幅度保持不变。

④振荡发散过程

被控变量来回波动,且波动幅度逐渐变大,离给定值越来越远。

aaa

过渡过程的分类

1)稳定的过渡过程

单调过程和衰减振荡过程是稳定的过渡过程。

被控变量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趋向原来的或新的平衡状态。

衰减振荡过程的过渡过程较短,经常采用。

单调过程的过渡过程较长,被控变量长时间地偏离给定值,一般不采用,只是在生产上不允许被控变量有波动的情况下才采用。

2)不稳定的过渡过程

发散振荡过程中,被控变量不但不能达到平衡状态,而且逐渐远离给定值,它将导致被控变量超越工艺允许范围,这是生产上所不允许的。

3)临界过渡过程

处于稳定与不稳定之间,一般也认为是不稳定过程,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只是某些简易的控制系统(如位式控制),只能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