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9637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摄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摄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摄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摄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摄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摄影校本课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思考中怡志。

摄影本身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通过摄影课程,使同学们能认识到摄影是真实映象瞬间的定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训与竞赛丰富学生的摄影知识,拓宽视野,激发学生对摄影科技的兴趣,使学生的摄影爱好得到更好的发展,逐步变为学生的特长,成为自己的理想。

二、采风摄影课程在修养教育中的价值1、一个懂得欣赏美的人心中定会有美,让孩子们通过手中相机记录下身边田园的美,净化孩子的心灵,懂是欣赏享受因欣赏美而带来的快乐。

2一个随时随地都能记录身边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也一定会是一个快乐的人,有自信的人。

3、一个能够意识到自己身处美中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欣赏美的人。

三、摄影课程体系四、课程实施标准1、采风摄影课程班学员采风摄影课程的学员为四、五、六年级有摄影爱好、有思想、有恒心的学生。

本课程将实行自愿报名参加的原则,预计召收30人。

2、摄影的题材采风摄影课程将以田园风光为主,可以是田园的自然风光,可以是能够体现田园人生活的民风民俗,还可以是反应田园发展历史的农耕文化。

3、采风摄影课程将采取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来开展。

4、条件允许时,采风摄影课程的学员可以到户外进行拍摄。

5、不同的时期,到户外进行拍照或利用节假日以及学校的一些活动进行摄影练习。

6、布置一周的拍摄任务以我眼中的田园风光为主题,并在下周上课时以电子稿的形式展示给其他学生,并阐述自己的拍摄手法,拍摄时遇到的困难,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采用的构图形式和艺术表现形式。

教师与学生参与讨论,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7、每学期举办一次以家乡美为主题的摄影展。

为同学们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的舞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

学生大胆尝试,用心拍摄,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鼓舞作用和激励作用。

五、课程内容及课程安排安排采风摄影课程与学校的校本课程相结合,间周组织学员活动一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来开展。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六、评价标准一采风摄影课程的学员学习要认真、持之以恒。

1、采风摄影课程的学员,每学年将会更换一次,初学者能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及摄影技巧,摄影意识增强,按时上交作品。

2、学习一年以上的学员,能够拍摄出成型的作品,能够把摄影和生活相结合,随时随地有拍摄的意识,让摄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3、学习三年以上的学员,拍摄的作品有思想、有内涵,能够做到有目的的拍摄,有恒心、有毅力,能够拍摄出能够反应事物生长变化的作品。

二活动作品要做到三个一1、学员每周上交一次作品采风摄影课程的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的环境,以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主题上交一次作品,作品的数量不限。

2、学员每月一次作品展根据家乡一年四季季节变化过程中的景色变更、不同节日的民风民俗、春耕秋收的农耕文化,以不同的主题进行作品展览。

篇二: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除畏难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三、校本课程组织机构1、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组长:

*校长副组长:

*教导主任*政教主任组员:

班主任、学科组长2、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组长:

*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副组长:

学科组长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等相关教师3、课程实施督察小组负责课程实施的督察组长:

*校长组员:

班主任、物理、化学、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副组长:

政教主任年级主任组员:

班主任、学科组长四、课程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拟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

1、认知类:

认识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龄、生日等2、欣赏制作类摄影、剪纸、折纸、面食制作、绘画、图片当地名胜风景3、音乐类民歌、小曲调、乐曲、舞蹈等4、体育类球类、跳绳、毽子等规则、技能5、礼仪教育道德规范、文明用语、语言艺术、常用交际用语、英语常用交际口语等。

6、地方人文本县历史名人故事、县名及村名的由来及变迁等。

7、信息技术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技能五、实施办法1、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对教师及其提供的课程材料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开设科目和开设时间。

2、布初评通过的校本课程科目及教师名单,推出校本课开设科目菜单供学生询问和选择。

3、加强校本课程的计划性。

开学初始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的框架。

日常的教学工作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展开,做到认真备课、上课、考核,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4、选择有特长,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定期组织他们学习“课程理论”,掌握校本课程的管理原则和实施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实践水平。

5、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过程,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客观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6、在开展课程研究的过程中请有关专家和上级领导及时指导、帮助,以使课题研究获得成功。

六、课程评价一对课程的评价每学期结束时,学校要召开任课教师会议,听取任课教师对课程建设的意见,及时修正不足,完善方案同时,要对实施的年级进行问卷调查或召开座谈会,关注学生喜好的程度,也听取学生乃至家长、社会人士的建议和意见。

二对学生的评价在该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

一是建立成长档案袋,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己成长的资料,如学习时收集到的故事、照片,办的剪贴报,写的采访日记、调查报告,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的评价等。

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随时进行评价。

最后在一学期结束时,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体现多样性。

三对教师的评价一是教师自我反思性评价:

每一个主题内容的教学完成后,认真进行反思总结二是教学督察评价:

学校重点检查备课、教师收集的资料及课堂教学。

总之,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学习、发展、成长的过程。

我们愿继续努力,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去开拓、去创新,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徐城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发展、为了发展一切学生”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教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一、课程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科学、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1、学生层面初步学会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会对自然、生活、社会及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尝试进行生产劳动,体验劳动和技术实践过程会自主地与活动相关的社会部门与个人联系,进行表达与交流,并学会自我管理,初步转变学习方式,体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学生形象和“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办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多元差异发展。

2、教师层面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培养一支“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

3、学校层面探索一条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模式,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

二、教学原则1综合性原则。

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原则。

强调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自主性原则。

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和表达结果。

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原则。

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过程性原则。

关注学生在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表现,关注不断生成的新的目标和主题,关注实践活动的方法、态度、体验、诚信等。

三、主要措施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6、充分发挥校本研训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四、课程结构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类七大类。

人文素养类:

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文文化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科学素养类:

通过各种科技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生活技能类:

通过生活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