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管理文件汇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95871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24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管理文件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管理文件汇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管理文件汇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管理文件汇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管理文件汇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管理文件汇编Word格式.docx

《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管理文件汇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管理文件汇编Word格式.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站(M站)管理文件汇编Word格式.docx

(六)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制度

(七)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八)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九)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十一)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十二)机械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安全用电的管理制度

(十四)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十五)配件库房的安全管理制度

(十六)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章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一)消防灭火预案

(二)治安防范预案

(三)人员伤亡应急预案

(四)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五)防汛预案

(六)汽车维修纠纷调解预案

第五章质量管理及检验制度

(一)汽车排放污染物治理流程图

(二)I/M制度排放超标治理业务流程图

(三)排放治理服务承诺

(四)汽车进出厂登记制度目录

(五)维修前检验诊断制度页码

(六)维修过程检验制度

(七)竣工质量检验制度

(八)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制度

(九)标准物质管理制度

(十)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

(十一)标准和计量管理制度

(十二)配件质量管理制度

(十三)维修档案管理制度

(十四)人员技术培训制度

(十五)车辆返修制度

(十六)维修质量保证制度

(十七)用户抱怨受理制度

(十八)客户回访制度

(十九)环境保护制度

第六章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一)配电室值班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二)汽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三)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四)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五)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第七章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一)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二)空气压缩机使用操作规程

(三)双柱举升机操作与保养规程

(四)剪式举升机使用与保养维护规程

(五)轮胎拆装机操作规程

(六)发动机免拆清洗机安全操作规程

(七)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

(八)车辆冲洗机安全操作规程

(九)汽车废气分析仪安全操作规程

(十)烟度计安全操作规程

(十一)底盘测功机安全操作规程

(十二)燃油喷油器清洗机安全操作规程

(十三)二氧保护焊机安全操作规程85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工种、各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二、按照《安全生产法》 

的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构,生产部门和班组应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督促、教育和检查职工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三、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教育职工严格执行各工种工艺流程,工艺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四、维修车辆前,应将车辆停、架牢固后方可作业。

举升设备应由专人操作,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车下,举车时不准检修举升设备。

五、路试车辆必须由具有驾驶证及技术熟练的试车员进行,并在规定的路段上进行。

六、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学物品,粉尘、腐蚀剂、污染物、压力容器等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压力容器及仪表等应严格按有关部门要求定期校验。

七、根据季节变换切实做好防火、防涝、防冻、防腐及防盗工作,并制定相关措施,配备消防器材。

配电设施线路确保完好,性能可靠,使用移动电具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八、发生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保护好现场,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一)、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为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进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按相关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进行生产作业。

2、工作时不得擅离岗位,不得干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3、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穿拖鞋上班,车间内严禁吸烟。

4、非工作需要不得动用任何车辆,车在厂内行驶车速不得超过5km/h,不准在厂内试刹车。

5、加强对易燃物品的管理,易燃物品必须按规定使用和存放。

6、各工位应配备有充足的灭火器材,并加强维护保养使之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所有的员工应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7、工作灯应采用低压(36V以下)安全灯,工作灯不得冒雨或拖水地使用,应经常检查导线、插座是否良好。

8、手湿时不得搬动电力开关或插座。

电源线路、保险丝应按规定安装,不得用铜线、铁线代替。

9、下班时,必须切断所有电器设备的前一级电源开关。

3

(二)、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图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总经理(店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总经理(店长)是企业安全生产

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对本企业全体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负全面责任。

(3)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4)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组织制定、审批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及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划及措施。

(5)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6)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听取主管部门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7)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事故隐患。

(8)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9)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主持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对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二)、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负责贯彻执行上级和本厂有关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2)负责建立和完善汽车维修的工艺流程,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维修质量;

(3)负责维修设备和计量器具的采购、台帐、安装、使用、维修等管理工作;

(4)协助做好职工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

(5)按需要收集、保管有关的技术标准、汽车维修资料, 

并发挥其作用;

(6)完成厂长分配的其它工作任务。

(三)、诊断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规定和安全规程,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

(2)上岗操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上班要集中精力搞好安全生产,平稳操作,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认真做好各种纪录,不得串岗、脱岗、严禁在岗位上睡觉、打闹和做其它违反纪律的事情,对他人违章操作加以劝阻和制止。

(4)认真执行岗位责任制,有权拒绝一切违章作业指令,并立即越级向上级汇报。

(5)依据操作规程对车辆进行诊断。

6

(6)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抢救处理保护好现场,及时如实向领导汇报。

(四)、维修治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5)依据操作规程对车辆进行尾气排放治理工作。

(五)、质量检验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5)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抢救处理保护好现场,及时如实向领导汇报。

(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1)坚持“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研究安全生产技术,模范地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杜绝“三违”,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全面负责。

(2)对新工人(包括实习、代培人员) 

进行车间级安全教育,并保证教育时间,组织定期安全考核,对未经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分配工作。

参加每周的安全活动日,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3)组织制定、修订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并负责贯彻落实;

(4)组织本单位每周一次的安全、防火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设备、管线、安全装置、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处于良好状态;

8

(5)计划、布置、检查、汇报、总结工作的同时,把安全防火工作列为重要内容之一;

(6)负责申请一级用火,审批二级用火,并组织落实用火必需的安全措施;

(7)发生事故时,立即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有关部门,负责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防范措施;

(8)对安全生产有贡献者及事故责任者提出奖惩意见;

(9)经常布置、检查本单位安全员工作,支持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10)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保健的发放标准,并抓好上岗职工劳动保护穿戴,保证上岗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11)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

第三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条例》 

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新员工岗前必须进行企业级、部门(车间) 

级,班组级三级(二级)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1、企业级安全教育和培训:

由相关部门负责进行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培训内容为:

(1)企业概况,生产经营特点和危险场所及注意事项

(2)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4)有关事故案例

2、部门(车间)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由站长组织,设备管理员、技术负责人等有关人员负责进行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培训内容:

(1)部门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2)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10

(3)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安全生产知识

(4)自救、互救、急救办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5)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6)部门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7)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8)有关事故案例

3、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由班组安全员负责进行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培训内容:

(1)岗位生产特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

(2)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3)设备安全设施,消防安全设施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保养知识

(5)其他需要教育,培训的内容

4、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管理

(1)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必须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培训登记表,教育培训卡、教育培训考试试卷、考试考核成绩,证件复印件复审教育登记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工作总结等。

(2)档案管理按企业档案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