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9528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Word下载.docx

《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报告Word下载.docx

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

2006年4月,正式申报校级精品课程,5月被批准为校级优质课程。

此后,对照精品课程的标准,进一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2007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并推荐申报湖北省精品课程。

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获得了专家的好评。

2009年被学校推荐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虽然落选,但课题组继续努力,

2010年再次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专业设置从最初工商管理系中的一个专业研究方向,到现在逐步成立人力资源管理系,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各个具体方面的课程全面开展,促使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内容逐步充实和丰满。

授课对象从最初的进修生培训,到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必修课,再到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其间,管理学院的其它专业也开设人力资源管理选修课。

不但本科生开设,而且统招和在职研究生也开设该课程。

授课对象范围逐步扩大,层次多样。

通过该课程授课对象与授课老师的积极实践与探索,该课程的建设逐步成熟和完善。

从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能力的培养;

从教师单方面讲授,到师生互动循环;

从局限于理论教学,到实践环节日益强化。

教学方法从最初单纯的理论讲授,逐步过渡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逐步融合专题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授课法等现代教学法,教学手段日益丰富。

二、教学团队的建设

本课程的负责人具有正高职称,师德高尚,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本课程教学团队共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高级职称占70%。

获得博士学位的

8人,占80%;

硕士学位的2人。

其中41~50岁3人,35岁~40岁5人,35

岁以下两人,40岁以下占70%;

师生比约为1:

14,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

0.3:

14。

教学团队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团队中的教师敬业爱岗,责任心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对中年教师的培养主要是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开展国际和国内交流。

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罗帆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人力资源开发,全程进修了6门课程,与GaryN.McLean教授等知名学者开展合作研究,并与国外同行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

2004年4月至2005年5月,孙泽厚在英国考文垂大学进修人力资源管理,与Graham Sara教授等学者进行合作研究。

回国之后,两位教师将美国和英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进行比较分析明确优势和差距,在教学改革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全方位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教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助其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指导朱新艳等青年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集体获得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中年教师在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时介绍教学经验和体会,指导青年教师试讲、撰写教案,收效良好。

第二,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人力资源管理。

4人去四川外语学院参加了英语培训,两位已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赵富强于2009年9月去美国奥本大学进修,为期一年;

卢少华2009年11月去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进修,为期一年。

胡浩和刘加顺完成了在清华大学的进修,徐慧娟、朱新艳完成了在武汉大学的进修。

2010年,计划派桂萍去南京大学进修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博采众长,进一步促进同行交流和学科建设。

第三,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企业博士后学习与合作研究,增强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经验。

近3年来,有3位博士后出站,1位博士后即将出站。

三、教研活动的开展

1、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

教研活动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大纲的编写,人力资源管理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教材的编写,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库、习题库、试题库的构建,双语教学的探索,人员招聘模拟、人才测评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实践环节的加强等。

2、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

完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优化及教学大纲的修订,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开展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

“工商管理专业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探索”,开发工商管理学习网,进行多媒体及网络教学。

主讲教师分别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实践和研讨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逐渐形成高质量的课件。

强化课堂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注重师生互动,采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法;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库,开发习题库和试题库,利用工商管理学习网进行教学辅导。

2006年10月,罗帆主持的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被批准立项,该教研项目即将结题,研究成果将付诸应用,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会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已达成意向的实习基地近期可以签约运行。

3、教改成果

(1)工商管理专业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探索,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武汉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

(2)罗帆.2006-2007学年度武汉理工大学“树人奖教金”优秀教师奖,2007

(3)胡浩.2008-2009学年度武汉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2009

(4)桂萍.武汉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2007

(5)桂萍.武汉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2009

(6)孙泽厚,罗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7)孙泽厚,罗帆.管理心理与行为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8)教研论文10篇

① 就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高教论坛,

2009(7)

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 中国水运(学术版),

2006(12)

③ 就业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创新.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9)

④ 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资源开发,2009(3)

⑤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9(3)

⑥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多媒体教学探索.交通高教研究,2004(6)

⑦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输出模式的博弈分析.高教论坛,2008

(1)

⑧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专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⑨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影响因素.武汉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3)

⑩信息动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9)

四、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2)职位分类与工作分析

职位分类、工作分析、工作设计方法。

(3)人力资源战略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计划概述、人力资源管理供求预测、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编制、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协调、控制与评价。

(4)人员招聘与流动

人员招聘与选拔、人员调配与流动。

(5)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员培训

学习理论概述、人力资源开发概述、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人员培训、人员培训效果评价。

(6)工作绩效考核

工作绩效考核概述、工作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工作绩效考核方法、工作绩效考核的控制与分析。

(7)工作激励与奖酬管理

激励理论、奖酬决策、奖酬管理。

(8)职业生涯与开发管理

职业生涯与职业管理概述、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组织职业管理。

(9)人力资源保障与劳动保护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劳动保险、劳动保护。

(10)企业人力资源预警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预警管理的意义、人力资源危机的成因分析、人力资源的行为风险分析、人力资源危机的预警管理。

(11)企业人力资源诊断

企业人力资源诊断概述、企业人力资源指数分析。

(12)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跨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21世纪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趋势、跨文化管理与沟通。

2、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48学时,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1。

表1课内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 学时

讲授

案例或模拟教学

小计

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3

1

4

职位分类与工作分析

2

人力资源战略计划

人员招聘与流动

5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员培训

工作绩效考核

工作激励与奖酬管理

6

职业生涯与开发管理

人力资源保障与劳动保护

企业人力资源预警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诊断

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合 计

24

48

3、教学组织方式与目的

组织方式:

多媒体教学、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专题论坛、文献综述

目的:

学习该课程旨在系统掌握组织内人力资源选拔、吸收、培训、激励、评估的客观规律与具体方法,使学生充分认识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人才的竞争是关键,“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一切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

4、实践设计思想与效果

教学理念强调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具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指导思想,课程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实践为导向,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

——创新精神的培养”来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际的过渡,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人力资源系教师承接了大量的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在为企业解决人力资源实际工作难题和现实发展困境的同时,亦为其自身积累了生动

的教学案例,沉淀了丰富的阅历经验。

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系教师队伍的科学研究几乎覆盖了人力资源管理所涉及的各个专题(如表2所示),这些研究已经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提供宝贵且真实的教学案例库。

表2人力资源科学研究及对应专题统计表

主持或参与者

课题名称

所涉及专题

罗帆

海事系统基层执法人员绩效评估研究

交通行业社团发展规划研究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深圳海事局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化研究

深圳海事局人岗匹配研究人力资源科学管理及优化研究

职位分类与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与流动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管理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