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7905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最新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五、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六、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201X版)》和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与普通门诊要做到挂号、候诊、收费、取药、检验、注射、厕所等分开。

七、医院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并有明显的隔离标志。

黄色为空气隔离标志,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标志,蓝色为接触隔离标志。

八、病人用的一次性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严格一次性使用,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复用的应一人一用,送供应室集中消毒。

呼吸机螺旋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除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湿化液应为无菌水,每日更换。

九、吸痰操作执行一人一次一管,一次性吸痰管使用后放入医垃圾袋;

盛放吸痰管的容器每日更换灭菌;

吸痰器的吸引瓶使用时,应先放入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再吸痰,紧急情况可先吸痰再放消毒液;

使用中的吸引瓶,应每班倾倒吸引物,使用完成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十、病人使用体温表先清洗再放入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中浸泡

30分钟,捞出冲洗擦干备用,盛放体温表的容器每日清洁,每周高压灭菌两次;

含氯消毒剂现用现配,用时监测,每日更换。

十一、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每日空气消毒2-3次,有记录;

紫外线灯管有累计照射时间、更换日期及强度监测记录,使用中紫外线灯管低于70um2应更换灯管,灯管每周用70%~80%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

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有记录。

二、地面与物体表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

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

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用后抹布或拖把需浸泡于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30分钟后,再清洗晾干备用。

被肝炎病毒污染时用201XmgL含氯消毒剂擦洗。

拖把要分室使用,标识明确,使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备用。

三、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如手术部

(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与地面2次(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有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四、含氯消毒剂应现配现用,须保持有效浓度监测并记录,每日更换。

五、各科室消毒工作质量由护理部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共同负责监管。

(2)

一、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

二、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三、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必须灭菌;

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四、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五、各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不同情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六、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

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

选择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干净。

七、科室应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

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1、各科室应定时通风,必要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其他的空气净化措施。

2、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

拖洗工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3、墙面一般不需常规消毒,受到病原体污染时,采用适宜浓度的

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处理。

4、病房各类用品表面应保持清洁,一床一桌一椅一抹布,使用后及时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必须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八、洗衣房回收污染被服不应在各科室走廊内请点,以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九、各科室布局、流程应合理,洁、污区域划分明确,防止人流、物流交叉。

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指证和方法。

根据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并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十、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在病区末端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

对已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收治于感染性疾病科;

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观察;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十一、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出医院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二、医疗废物处置应符合我院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

(3)

一、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与预防知识培训,为其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二、医务人员上班应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

进入手术室、产房应换专用鞋;

不得穿工作衣随意出医院;

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标准预防,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三、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特殊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

日常工作中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五、治疗室应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医务人员进入时应戴口罩、帽子;

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h,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h,并注明开启时间。

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

容器每周灭菌2次(也可使用一次性小包装消毒液,使用时间为7天)。

门诊、换药室、手术室、分娩室的干缸不超过四小时。

其余处置室不超八小时。

六、医务人员应遵守消毒灭菌原则: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粘膜、组织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

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物品必须

达到消毒水平。

七、根据物品性能选用消毒灭菌方法。

耐高温、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可选用低温灭菌;

用过的医疗

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其中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八、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做好记录。

配制好的84消毒液不超过24小时。

戊二醛不超过一周。

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九、病人使用的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

湿化瓶里应加灭菌水,每日更换。

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等可拆卸部分应每周更换

2次。

十、体温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血压计袖带应保持清洁,如有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清洗,并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消毒。

十一、普通病区的物品表面、地面无污染时,需采用湿式清洁。

当受到污染时先去除可见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擦拭布巾、拖布按要求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特殊科室如手术室、产房、口腔科、检验科等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剂湿拖或湿擦,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

各室抹布要分别使用,不得混用。

二、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各科室需监督检查保洁员的清洁消毒工作,有特殊要求时应向保洁

员交待清楚。

换下的被服放入污物袋内,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

三、病房、治疗室、厕所应有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使用,悬挂晾干,并定期消毒。

四、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五、按照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合理处理医疗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