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蛹成蝶—《赎罪》中布里奥妮的成长蜕变之路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化蛹成蝶—《赎罪》中布里奥妮的成长蜕变之路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蛹成蝶—《赎罪》中布里奥妮的成长蜕变之路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英语
商务英语
翻译
跨文化交际
一、选题依据和目标
1.目的和意义
被誉为“国民小说家”的伊恩·
麦克尤恩是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他曾六次被提名布克奖,并最终在1998年以长篇小说《阿姆斯特丹》荣获此奖。
《赎罪》自2010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和读者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史密斯文学奖、美国年度书评家协会奖、洛杉矶时报小说奖和圣地亚哥欧洲小说奖等多项荣誉,并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小说”和“历史上最著名的
100部小说”之一。
中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赎罪》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多样化的结论。
成长是人类和文学永恒的话题,本文立足于成长小说的创作源泉,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赎罪》中主人公布里奥妮自天真无知到成熟世故的成长历练过程,解读她在赎罪过程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追寻。
布里奥妮的成长经历对正在经历困惑的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赎罪》自2001年出版以来,国内外一些评论家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和评论。
纵观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小说《赎罪》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对这部小说关注较早,研究方向更多样化。
2.1国外研究现状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页脚...
国外学者对《赎罪》的研究涉及社会学、写作手法、叙事学理论、主题探究、美学研究等多方向。
杰克斯莱认为麦克尤恩探索了一系列的关系,尤其是男女之间的关系(杰克斯莱,1991,P10);
布瑞恩·
芬尼分析了《赎罪》中意识流的叙述手法,并认为该小说始终都在讨论如何写小说的问题(布瑞恩·
芬尼,
2004,p70);
在杰姆斯·
哈罗德发表的文章中,他写道赎罪揭示了叙事想象不是静态的或统一的,而是动态的和多极的两面,因为它通过知识和道德之间的复杂联系,巧妙地操纵了不精确的语言(杰姆·
斯哈罗德,2005,P130);
彼得·
马修斯指出纳粹或法西斯主义在书中鲜有涉及,但它们一直存在在外面的世界和世界的日常生活(彼得,2006,P154)。
此外,罗查德·
鲁滨孙谈到赎罪自觉撤消和改写了现代主义小说(罗查
德·
鲁滨孙,2010,p474);
史蒂芬妮·
阿尔伯斯和Torsten caeners针对以前被忽视的文本结构,从审美角度出发讨论了诗学及其对语篇和读者的影响
(史蒂芬妮·
阿尔伯斯和Torsten caeners ,2010,p707);
戴维·
K·
奥哈拉试图在带有元小说风格的文本中,分析其叙事伦理(戴维K·
奥哈拉,
2011,P74);
马丁·
雅可比发表文章,陈述道误读使读者渴望看到恋人的死亡,通用地,小说中的叙述者布里奥妮的误解,导致了她的行为,使恋人遭受种种
(马丁·
雅可比,2011,P56);
林恩呼吁重审赎罪的象征义(林恩,2013,P3);
泰勒和弗兰西斯在共同合作发表的文章中,认为通过在二战前、军队中、护理学院中的人物重审英国社会缩图中的阶级冲突是这本小说的突出特点(泰勒和弗兰西斯,2013,p405)。
2.2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于国外研究极为盛行的状况,国内的研究处于上升阶段。
首先,写作技巧的研究成为了学术领域关注的重点,如后现代主义中的互文性、不确定性、陌生化技巧、元小说结尾等等。
韩杰、张利明通过对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的文本策略—互文性的解读,向读者展现了麦克尤恩在小说中编织的叙事之网以及文本之间的互涉关系(韩杰、张利明,2011,作家杂志第4期);
江南从克里斯蒂娃的“易位”理论和内部互文性的角度对伊恩·
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进行了解析,他通过对小说中四个文本之间互文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小说主人公布里奥妮心理发展的分析, 探讨了这部后现代文本的
不稳定性。
他认为正是文本与心理的双重“易位”才使得小说始终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结构状态中(江南,2008,p148-149);
张杏认为《赎罪》这部作品,采用了多种陌生化技巧,为读者提供了新的审美感受,具有极高的文学性。
她分析了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并置、讽刺、时序倒错等多种陌生化技巧(张杏,2013,p7);
陈榕探讨了《赎罪》这部历史小说的元小说的结尾的作用,认为麦克尤恩在《赎罪》中所采用的叙述姿态呼应了当代英美文坛在后现代语境中对现实主义的回归,麦克尤恩通过这部“历史小说”,重新唤起了公众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陈榕,2008,p92-93)。
其次,学者创造性地对心理学、视角、语用解读进行了探讨。
张羽阳发表的一文中,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布奥尼和塞西莉亚的心理变化过程
(张羽阳,2013,p5);
张朔借助詹姆斯·
费伦的叙事判断理论,结合多视角叙事这一叙事技巧的特点,对麦克尤恩的这部著名的小说《赎罪》中所体现出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张朔,2011,p12-35);
李桂荣的
《麦克尤恩<
赎罪>
中言语缺失的语用解读》,从言语行为的语用角度,分析
《赎罪》中言语缺失在特定语境下造成的模糊、误解及对人物命运产生的影响,反映出后现代主义世界中人性救赎的艰辛和无可救赎的无言悲哀(李桂荣,2010,宁波教育学院学报第12卷第2期)。
除此之外,许多评论家及学者集中探讨了主题,尤其是救与赎的主题、成长主题和人道主义精神。
林景兰从主题研究的角度,以麦克尤恩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水泥花园》、《赎罪》和《追日》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他的其他作品、相关访谈和评论对他的救赎思想进行论释,以促进读者更深入地认识麦克尤恩及其作品的内涵(林景兰,2014,p6);
苌珊珊发表的硕士论文以国内外的麦克尤恩的研究及成长小说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赎罪》中女主人公布里奥妮的成长过程。
她认为女主人公布里奥妮从青少年到成人的心路历程符合成长小说的一般特征。
尽管最后布里奥妮只能在虚构的小说世界里找到心灵的慰藉,但是通过写作这种方式,布里奥妮完成了自己的赎罪历程,从而变得愈加成熟
(苌珊珊,2012,p6);
此外,尹吉明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刊登的文章中探讨了书中的人文主义,基于小说文本分析主人公在“犯罪—赎罪”过程中展示出的
情感变化,彰显小说体现出来的人性光芒,揭示作品中的人文主义关怀(尹吉明,
2010,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总而言之,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解读了《赎罪》这本书。
他们的研究促进了读者们对《赎罪》的理解,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虽然许多学者对成长主题做过研究,但成长贯穿人的一生,是人类和文明永恒的话题。
因此,成长主题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我将立足于成长小说的创作源泉,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分析《赎罪》中主人公布里奥妮自天真无知到成熟世故的成长历练过程,解读她在赎罪过程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追寻。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从成长小说角度,分析《赎罪》中主人公布里奥妮自天真无知到成熟世故的成长历练过程,解读她在赎罪过程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追寻,展示一个迷失的人如何认识人生和自我。
三、完成该课题研究已具备的条件
(1)已读完中英文版小说;
(2)接受过系统的英美文学的学习,学习了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
(3)在学校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以及浙江网络图书馆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
(4)结合自己的想法以及导师的帮助已列出该论文完成的主要提纲;
(5)具备了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
四、研究方案
1.论文框架
1.引言
1.1作品、作家介绍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2.成长小说的简要介绍
2.1起源和定义
2.2特征
2.3《赎罪》的成长小说体现
3.成长的阵痛
3.1罪之由
3.2罪的产生
3.3谁之罪
4.成长的代价
4.1自我流浪
4.2护理生涯
4.3写作救赎
5.成长的洗礼
5.1道德认知
5.2社会认知
5.3自我认知
6.结论
2.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序号
时 间
内 容
1
2015年4月10
确定指导教师名单及上报论文选题
2
2015年4月30
与指导老师见面,并确定论文题目
3
2015年5月25
提交开题报告★
4
2015年6月17
完成开题答辩;
完成文献综述★
5
2015年9月20
提交论文初稿
6
2015年10月
提交论文第二稿
7
提交论文第三稿
8
2015年11月5
向导师提交论文定稿,一式两份,提交论
9
2015年11月
完成论文答辩
2015年12月
完成最终论文答辩(首次答辩不通过
五、参考文献
[1]BrianFinney.(2004).Briony'
sStandagainstOblivion:
TheMakingofFictioninIanMcEwan'
s Atonement[J].JournalofModernLiterature,27(3):
68-82.
[2]DavidK.O'
Hara.(2011).Briony'
sBeing-For:
MetafictionalNarrativeEthicsinIanMcEwan'
sAtonement[J].StudiesinContemporaryFiction,52
(1):
74-100.
[3]JamesHarold.(2005).NarrativeEngagementwithAtonementandTheBlindAssasin[J].PhilosophyandLiterature,29
(1):
130-145.
[4]LynnMarenHofstad.(2013).ReconsideringtheAtonement:
AReexaminationofthe
Nature of Atonement Symbols[D].The Faculty of theGraduateTheologicalUnion.
[5]Martin Jacobi.(2011).Who Killed Robbie and Cecilia?
Reading andMisreadingIanMcEwan'
sAtonement.StudiesinContemporaryFiction,52
(1):
55-73.
[6]PaulCrosthwaite.(2007).Speed,War,andTraumaticAffect:
ReadingIanMcEwan’sAtonement.CulturalPolitics3
(1):
51-70.
7]PeterMathews.(2006).TheImpressionofaDeeperDarkness:
IanMcEwan'
sAtonement[J].EnglishStudiesinCanada32
(1):
147一160.
[8]RichardRobinson.(2010).TheModernismofIanMcEwan'
sAtonement[J].ModernFictionStudies,56(3):
473-495.
[9]Alb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