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07532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

为什么?

(1)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燃烧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

(2)酒精能挥发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挥发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

(3)水变成水蒸气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变为水蒸气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酿酒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

(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

(7)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

(8)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

4.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水: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液体,常压下熔点为0℃,沸点为100℃;

可以作溶剂,可以灭火,可以和CaO、CO2、C等发生反应,可以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H2和O2等

食盐:

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食盐的主要成分作调味品,腌制食品。

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工业上用来作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蔗糖:

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以做调味品。

铜导线:

常温常压下为紫红色固体,密度较大,难溶于水,有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加热可氧化为黑色的CuO,不溶于普通稀酸,可做到导线,器皿,装饰品等。

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决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

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

化学变化常伴随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食物变质常有这些现象,比如,食物变黄、变黑、变绿,密封的食物包装有鼓胀现象等。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下列问题:

哪些属于物理变化?

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哪些是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

哪些是关于化学性质的描述?

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熔化为物理性质,蜡烛燃烧为化学变化;

蜡烛由固体变为液体是物理性质的描述,蜡烛燃烧有发光发热现象是化学性质的描述。

2.结合自己的体会,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步骤(或环节)?

根据做过的探究填表。

问题

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问题猜想(假设)

O2减少,CO2和H2O增多

实验

1.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

2.向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证据

1.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2.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

结论与解释

1.呼出气体中O2减少

2.呼出气体中CO2增多

3.呼出气体中H2O增加

讨论

3.整理本课题的探究记录,参考教科书中提供的格式(或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写出探究报告。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

1.写出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

胶头滴管试管量筒烧杯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 )。

3.参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及食盐、冰糖和水等,进行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和排水集气等操作练习。

单元小结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3.物质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5.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1.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其中按体积计,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2.下列物质:

①氧气;

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③液氮;

④空气中0.03%的稀有气体;

⑤二氧化碳;

⑥洁净的空气。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③⑤;

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说明其中的成分②中的成分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稀有气体等。

3.选择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B)。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C)。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

(3)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A)。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

4.列举4种存在于空气中的纯净物及其主要用途。

(1)氧气的用途用于呼吸(潜水、医疗急救)、燃烧、炼钢、气焊或气割、化工生产、宇宙航行;

(2)氮气的用途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充入灯泡中、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制硝酸和化肥、液氮冷冻麻醉、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下显示超导性能;

(3)二氧化碳的用途:

可做致冷剂,保存食品和人工降雨,可做灭火剂(利用了物理性质:

其密度比空气的大,还利用了化学性质: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图书馆或档案室等发生火灾常用液态二氧化碳或干冰来灭火),可做气体肥料,促进光合作用,可做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

(4)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或氦气填充探空气球(密度很小,很稳定。

)、氙气用于医疗麻醉

5.你一定去过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和森林茂密的公园或野外,你在这两处呼吸时的感受是否一样?

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污染物较多、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噪声也较大。

农村污染物较少,且绿色植物较多,光合作用强一些,所以空气质量好

6.你如何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

(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

充人灯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课题2氧气

1.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简单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本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此气体是氧气。

2.分别写出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硫:

_硫+氧气二氧化硫___

红磷: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铁丝: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_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C)。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

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C)。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B.氧气可以燃烧

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C)。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5)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D )。

A.氧化汞汞+氧气B.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4.你家用什么燃料烧水做饭?

燃烧过程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燃料燃烧是不是化学变化?

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

石油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

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因为燃料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注意:

这是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应用题,关键是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课题3制取氧气

1.填写下表,比较三个反应的异同。

反应

文字表达式

反应物

生成物

高锰酸钾制氧气

MnO2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

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过氧化氢

水、氧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碳+氧气二氧化碳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2.选择题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C)。

A.硫+氧气二氧化硫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用排水法可以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解析:

氧气在常温、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反应,但不是所有物质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

A.烧杯、玻璃棒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塞

(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概念“一变,二不变”是指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试推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是不是可以用少量细沙来代替水?

在集气瓶内先装入少量水,一是可以防止燃烧物落下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