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二氧化硫综合防治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068012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市二氧化硫综合防治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洛阳市二氧化硫综合防治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洛阳市二氧化硫综合防治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洛阳市二氧化硫综合防治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洛阳市二氧化硫综合防治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市二氧化硫综合防治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

《洛阳市二氧化硫综合防治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市二氧化硫综合防治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洛阳市二氧化硫综合防治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

比例模式削减

法律保障指导原则

环境目标确定

能源消耗概况

→→→→→→→

    

3.编制原则

⑴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示范区总体遵循“总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把生态环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三方面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保证生态示范区域在这三方面得到稳步、和谐、持续的发展,这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最高目标,也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核心思想。

而可持续发展本质特征就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因此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永恒目标和原则。

在示范区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把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并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⑵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突出特色原则

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区域生态环境特点(山水兼备、交通区位优势),以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培育有新沂特色的生态型产业,在带动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显著成效。

⑶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科学管理,以及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和资源积极保护与适度开发并重等方式,对可再生资源利用强度应不超过其再生能力,对不可再生资源集约使用,使产业废物最小化,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优美和谐,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⑷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的原则

生态示范区建设旨在促进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地区发展的纲领,是地方政府和人民在多年建设实践中积累的科学知识和宝贵经验。

应当坚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补充和完善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等方面的计划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而使社会经济更加稳定和迅速地发展。

⑸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整体优化原则

生态示范区建设旨在寻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模式、途径,也即通过遵循复合生态系统的规律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整体上达到最优状态。

因此,规划中要求把试点地区当作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或系统进行规划,协调人类需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间的矛盾与权重,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与社会效益,或片面追求环境效益而忽视经济与社会效益现象的发生,使示范区的人居环境得到整体优化。

⑹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原则。

注重规划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注重规划的实用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拓宽视野和思路,与全球化、多元化、生态化、信息化国际大趋势接轨。

⑺协调运作、机制创新原则。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政府负责宏观管理、指导和扶持,对规划中优先发展的生态产业项目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适当的优惠或扶持,让其“锦上添花”。

进行制度、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使各部门能够全力配合和通力协作,让资金、资源等得到更为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示范区建设真正起到示范与辐射的效果。

4.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

4.1 

背景分析

1、电力发展现状

2、煤炭生产及使用状况

3、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状况

4、燃煤电场二氧化硫排放治理状况

5、控制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的法规、标准、政策现状

6、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4.2目标研究

1.“十一五”目标研究

(1)火电发展预测

(2)煤炭发展预测

(3)国内环保法规、标准、政策发展趋势研究

(4)国外环保法规、标准、政策研究

(5)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6)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控制目标研究

2.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

(1)火电厂发展预测

(3)国外典型国家二氧化硫控制水平分析

(4)二氧化硫控制法规、政策趋势研究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二氧化硫控制体系研究

(6)2020年远景目标研究

4.3控制措施研究(“十一五”)

1、结构调整

2、效率提高

3、低硫燃料的使用

4、洁净煤技术

5、烟气脱硫

二、洛阳市基本情况

1.自然环境

[地理气候]

 

洛阳市位于北纬34°

38'、东经112°

28',横跨黄河两岸。

洛阳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4.6C,无霜期220天左右,年积温5046─5365度,日照时数2186─2548小时,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钼、铝、金、银、钨、煤、铁、锌、水晶、铅等57种,储量大,品位高,易于开采利用。

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世界三大钼矿之一;

铝土、白钨、水泥灰岩、硅石、压电水晶、熔炼水晶和油页岩等储量均居全省第一;

黄金储量亦十分可观,开采潜力很大。

据石油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洛阳一带凹陷面积达4300平方公里,具备石油天然气矿藏形成条件,有较好开发前景。

丘陵山区面积大,有珍稀动物190余种,天然药物1480余种,老君山、龙池漫两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万余亩。

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廛河、涧河等河流和陆浑、故县两座大型水库,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已在黄河截流成功建成后将给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证。

[旅游资源]

洛阳历史悠久,文化积存丰厚灿烂,山水景观多姿多彩,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从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先后有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设立国都,建都历史长达1529年,在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

洛阳曾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从东汉(公元25─220年)开始,逐渐成为国际性大都会,至隋唐(公元581─901年)发展到顶巅,人口达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作为长期辉煌鼎盛的古都和中原文化发祥地,历史给洛阳留下了都城遗址、寺庙石窟、墓葬碑碣等丰富的文化遗产。

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53处,市级40余处。

夏、商、周、汉魏、隋唐五大都城遗址举世罕见,被誉为“五都荟洛”。

龙门石窟是中国3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释源”、“祖庭”之称。

北部邙山历来被皇家视为风水宝地,遗存着东周以来诸朝皇陵形成的中国最大的古墓葬群,现已出土40多万件极为珍贵的文物,并在此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洛阳北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南有五岳之一的嵩山和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花果山,有造化神奇的栾川鸡冠山溶洞,还有少林寺、风穴寺、灵山寺和陆浑水库游览区等风景名胜。

我国传统名花牡丹,国色天香,名甲天下,洛阳已有1300多年栽培历史。

现有200多万株、近400个品种。

清明前后,牡丹绽放,万紫千红、流光溢彩。

自1983年以来,市政府每年举办牡丹花会,吸引了数百万计的中外游客。

旅游业已成为洛阳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未来十到二十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东部地区率先迈向现代化,西部地区实施大开发的背景下,地处中原的洛阳,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中共洛阳市委八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洛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决定到2012年,提前实现GDP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国民经济保持年均12%以上的高速增长。

客观分析洛阳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对认清洛阳经济的基础和现状,找准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提前实现全面小康有重要意义。

洛阳市国民经济的基本情况

洛阳地处中原,是西进东出的重要枢纽,公路、铁路、航空交通发达,矿产、能源、水利资源十分丰富。

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1)从产业构成上看,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工业

  洛阳是“一五”、“二五”时期迅速成长起来的重工业城市。

多年来,工业始终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洛阳市国民经济与工业息息相关,关联度很高。

工业高速增长的阶段也是全市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工业处于低谷的阶段全市经济也徘徊不前。

  可以说洛阳起家靠的是工业,发展靠的也是工业,今后洛阳经济的持续增长,工业也必然是理所当然的主力军。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洛阳市工业占GDP的比重将保持在5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基本维持在60%左右。

如果工业能保持年均15%以上的平均增长,那么全市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就成功了一大半。

  而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洛阳工业积累下了雄厚的家底和优势,具有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潜力。

 《国家产品目录》中,洛阳拥有214种产品,占全省产量比重超过50%的有52种,处于100%垄断地位的有16种。

产生了“东方红”拖拉机、“LYC”轴承、洛阳浮法玻璃,“大阳”摩托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声誉和份额的知名品牌。

  三是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企业家、科研队伍。

2003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年均从业人员28.0万人。

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9551人,其中拥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有5254人,从事研究与实验发展的人员有3205人;

每户大中型企业平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为98.5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人,列全省第三。

这些拥有丰富管理经验、具备一定技术素质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企业家、产业工人和科研人员是洛阳市工业持续增长的人才基础。

  尤其重要的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加大石油化工、铝、电力、先进制造业四大基地建设力度,一批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使洛阳市工业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2003年洛阳市发电量达到168.3亿千瓦小时,占全省的16.5%;

原油加工量457万吨,占全省的76.8%;

铝产量33.9万吨,占全省的24.9%。

这些陆续建成的项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支持洛阳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2)从需求拉动来看,增长潜力在投资

  洛阳国有工业是主体,三产相对较弱,经济外向程度低,人民收入来源单一,消费和进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直不明显。

相反,从历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速的关系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总是先于全市国民经济启动,对国民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拉动作用,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不断升高,2003年洛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7%。

  从投向上来看,洛阳市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

2003年工业投资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2%和42%,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

大量的工业投资既增加了当期需求,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又新增了生产能力,为未来的增长打下了基础。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拉动当期增长的同时,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展示了城市形象,促进了招商引资和旅游业的发展,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